艾蒿我是熟悉的,应该说中国人都熟悉,每年农历五月端午,谁家门上不是别一把艾蒿,以期这一年邪毒不侵呢?

  除此,爱上保健的国人谁人不知道艾灸呢?那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艾蒿自古就大名鼎鼎,《诗经》、《楚辞》都提到。先说《诗经》中的,我喜欢那里面的情谊。

  《王风?采葛》中,采了三种草,其中有艾蒿: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意思就是,我采葛藤、采牛尾蒿、采艾蒿,不论采什么,心里只有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思苦啊,但是那是有情的苦,那相思就是苦中有甜,就像艾蒿的味道,香,香的别致。

  若是臭,那是在《楚辞》中。屈子不喜欢貌不惊人的艾蒿,在他眼里艾蒿是“恶草”,和他心仪的“香草”云泥之别。他在《离骚》中这样提到艾蒿: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节录)

  大意:

  兰草、白芷变节已经不再芳香,荃、蕙已经和茅草一样。

  为什么曾经的芳草啊,如今竟然和白蒿、艾草同流合污。

  难道还有别的缘故吗?这就是不好好的修行带来的危害。

  白蒿、艾草就这样相对于兰草、白芷变成无可置疑“恶草”。以至于他的后继者一样怀才不遇的东方朔也延续他的说辞。

  《七谏?怨世》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节录)

  大意:

  那粗陋的蓬艾居然用来铺床,杂草马兰却越长越高。

  抛弃了香草白芷和杜衡啊,我遗憾世人竟然不知道什么为芳草。

  又是“香草”白芷、杜衡比对“恶草”飞蓬、艾蒿。

  于是,想到“芝艾俱焚”,一定和屈子们抱有一样的认识。

  芝艾俱焚的出处是汉?刘安《淮南子? 俶真训》:“巫山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

  意思“美物”灵芝和“贱物”艾蒿同归于尽,相当于“玉石俱焚”呗。

  所以有《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这样的结果,我是说把艾草说成是“恶”“贱”之物我是遗憾的。后来艾草开始治病,甚至能“驱邪”,地位又攀升到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步。

  但是,我还是喜欢那更久远的从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艾,那是爱,是情,是相思,即使相思苦,也比无情好。不是吗?

  关于艾的成语还有,兰艾难分、兰艾同焚。

  兰艾难分,就是香草和臭草分不开。艾在兰的面前永远是“恶草”。出处南朝?齐?丘巨源《驰檄数沈攸之罪恶》:“今复相逼,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

  《宋书?沈攸之传》也这样使用:“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兰艾同焚,就是“玉石俱焚”的意思。出处在晋?庾阐《檄李势》:“檄到,勉思良图,自求多福,无使兰艾同焚。”

  同期,《晋书?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可惜,艾在旧时终究难逃“恶草”的名声,所幸今日艾因为可以养生,猛然间身价倍增,以“有用”处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位置。

  艾,爱也,哀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