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男主马学武企业分房,搬进新家的第一晚,他向妻子李宝莉提出了离婚。之后便是李宝莉经历丈夫马学武出轨,以及他的跳江自杀。剧情发展到此,我竟对李宝莉没有一丝同情。她太斤斤计较,丝毫不顾及丈夫的颜面,又容不下无家可归只马学武一个独儿子的婆婆。她的所作所为使我不自觉地站在了马学武的立场,觉得这一切都是她逼的。
直到影片结束,我开始回顾整部影片的始末,对李宝莉一家三口有了截然相反的认知。
首先是马学武,他向李宝莉提出离婚,还没有办理手续,出轨是在婚内,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缘由,都是不对的。若他真的喜欢周芬,也要等到离婚之后,再去追求。
他接他的妈妈过来住,无可厚非,却没有提前告知李宝莉。是,房子是企业分给自己的,但这一切是建立在他们还没有离婚之上的。所谓夫妻,要相互平等,李宝莉同不同意是后话,但在此之前,却是万万要同她说一声的。更何况这还是在他出轨被发现又被原谅之后发生的,李宝莉是真的想同他好好过日子,他就更应该和她知会一声了。
从这些层面上来说,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原因。
然后是他们的儿子小宝,我从前觉得小宝挺懂事的。在李宝莉请闺蜜小景在家吃饭时,拿马学武出轨的事暗暗讽刺,小宝故意支开:“爸爸,我们去玩吧”。他小小年纪,便懂得体察爸爸的窘迫,尽自己的所能不让他尴尬难堪。
可是到了后来,他高考中了状元,却要和李宝莉断绝母子关系,完全忘却了,他啃得苹果,端在桌子上的牛奶,甚至身上的校服,都是妈妈一根扁担挑出来的!而这一挑就是十年!十年,母亲从风姿绰约的少妇,到佝偻邋遢的中年妇女,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她是他的母亲啊!
李宝莉这一生其实挺悲剧。早年得不到丈夫的爱,丈夫死后,义无反顾的赡养婆婆,把每天挑扁担的所得全额奉出,最后何嫂子的儿子出事,还要同婆婆商量,从她那里拿钱安抚何嫂子。一心一意掏心掏肺的付出,得到的却是儿子一句:“这是爸爸的房子,你搬出去,让奶奶住。”
那天很晚很晚,李宝莉还没有回来,小宝的奶奶担忧起来“该不会学马学武想不开吧”。“她啊,不会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小宝突然那么懂妈妈了。
是的,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她因为坐上了马桶,高兴了老半天,满心热忱的憧憬着属于他们一家三口独立的新生活。理想中的生活过于丰满,现实却硌地她手心疼。在遭遇丈夫背叛的时候,想到用电话检举的方式保全婚姻,以为回归后的丈夫会牢牢黏在自己身边……厄运一次次向她袭来,她没有躲闪,倔强着、挣扎着……
十年前尚能如此,十年后也当然一如既往。该片于2012年在内地上映,距今已7年之久,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相较于从前车马慢的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承受的压力都只会与日俱增。这个时候,逃避躲闪都解决不了问题,死也不是唯一解脱的方式;像小宝纠结过去,不肯看看眼前身边人对自己的付出,从而无法拥抱全新的生活,也是不可取的。虽然李宝莉的一生足够悲剧,但是她始终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勇气,竭尽全力地抗争着,就像结尾的那辆车子,启动不起来了,没关系,自己下来推一推,总还是要继续前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