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葵去织”我是真不知道,据《成语大字典》说:“拔掉种植的冬葵,禁止妻子织布,指为官者廉洁自奉,不与百姓争利。”

        出处为《史记·循吏列传》:“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仇其货乎?’”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故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古之贤人君子在列位者皆如是,是故下高其行而从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贪鄙。”

        二者说的一个意思,就是为官者因不愿意家人和老百姓争利,见自己的妻子在家织布、种冬葵,愤怒到休妻的地步。原因是:“我当官已经有俸禄了,怎么可以再抢夺农人种冬葵,农妇织布获取的利益呢?”

        后世有效法的,如《宋书·谢庄传》:“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拔葵去织,实宜深弘。”意思说“拔葵去织”的精神实在适宜深度弘扬。

        为了不和百姓争利,居然“拔葵去织”,而且到“出妻”的地步,看似行为过火,但如此为民着想的官员却是过百世也是让人神往期盼的吧。

        我想,还是回到“冬葵”吧。

        冬葵是古人的蔬菜,《诗经》时代就有《豳风·七月》中就提到:“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意思是:六月吃郁李和葡萄,七月煮冬葵和豆子。

       《本草纲目》是这样说冬葵的:“古者,葵为五菜之主。”还说:“四五月种者可留子。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经年收采,正月复种者为春葵,然宿根至春亦生。”

        明代的李时珍都说冬葵为“古者”遑论现在。所以他说:“今不复食之,故移入此。”是说把“葵”从菜部移入草部。

        但冬葵在春秋时代是“百菜之王”,可做汤可腌菜,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井上生旅葵”“采葵持作羹”。到了唐代,仍吃,白居易《烹葵》: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唐宋以后,吃葵就少了。为什么,不知道。

        如今我们吃秋葵,吃的是秋葵的嫩果实,显然不是吃叶子的冬葵。只不过是可以做联想的媒介。如此而已。

        但是我还是向往“拔葵去织”,多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