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随辽宁省某行业代表团出访朝鲜,在妙香山国际友谊展览馆里,曾惊喜万分地发现了一本中国作家歌颂中朝友谊的诗集,署名牟心海——诗一样的名字。  

  回国后,我才间接地渐渐地了解到,心海先生是一位资深作家,也是一位高级官员:修身、治国、作学问,摄影、写诗、撰美文……方方面面,成绩斐然,令在下仰慕不已。尽管迄今仍未谋面,可每当文友们提及先生,我总是不无骄傲却略显攀附地说:噢,认识,在朝鲜。

  后来,省散文学会秘书长康启昌老师在给她的学生“布置作业”时,嘱我好好读读心海先生的《欧罗巴游思录》,然后试着写点东西。放下康老师的电话,最初的感觉是受宠若惊:终于有机会司以走近心仪久矣的心海先生啦!继而,难免有些惊慌失措:我,一个小学生,有什么资格贸然品评大家大作?思前想后,只当是完成老师的“命题作文”吧,好在从小学就开始写“读后感”。 

  抑或时间有限,也许慵懒使然,平素展卷,我首先浏览的内容大都是序言、后记、插图、引文、作者小传。窃以为,倘若将作品拟人,如此几项便是“五官”,端正乎?俊美否?一目了然。习而惯之,翻开《欧罗巴游思录》,我的目光自然也就先落在了她的“眉眼”上——真真漂亮!一见钟情,着实令人爱不释手。 

  先说“序言”。为心海先生作序者亦是我的恩师,大名鼎鼎的彭定安老先生。由于经历上、学识上、感情上的诸多原因,彭老对早年曾经旅居过的欧罗巴大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记忆犹新;对这本游思录的美学价值、社会意义乃至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均分析的人木三分;对无论是在政界还是文坛上的老朋友牟心海知人知面更知心。掩卷沉思,彭老的心弦被那“蓝色的天空漂来的蓝色音符”频频地拨动了,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的笔迹思绪……在‘历史’面前停步,在艺术面前流连,在现实面前思索”;“走进每一个国度,就象翻开一页画册,一页史册,一页诗册。”彭老认为,是作者用“文心艺思的记叙……把读者引入现场,欣赏风光文物,纪念逝去的历史和历史上的作家艺术家。”与此同时,“作品中还有不少观察与感受,对于我们安排自己的发展和生活,富有启发意义。”总之,“这本游记散文采取了一种淡墨画、小夜曲的风格……从一枝一叶到树木森林,是一种优雅的、沉静的、散淡的风格。”彭老不愧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寥寥数笔,便清晰准确地勾画出这本文集的特色与风格,即,且游且思的凝重、深刻与如诗如画的轻松活泼以及二者相溶的和谐与自然。于是我想,之后的评论(包括此篇)则叹为观止,否则,便有狗尾续貂之嫌。如是说来,请大家圣手作序,也就让旁人不好说什么了。当然,这是笑谈。 

  再说“后记”。正当欣然收笔之际,推开窗棂,深深呼吸,心海先生的胸中充满诗情画意:“阳光向我走来,空气也带有几分情意,这世界正绿得浓浓,一切都充满生机”。啊,满目苍翠,万山葱茏!这是当今世界的底色,也是这本游记的原色,更是心海先生十分积极乐观的精神本色。它不同于世纪初“东亚病夫”在异国他乡的凄凉与苦楚,也没有世纪末“象牙塔”里无病呻吟的潮湿与晦涩。如今之中国,生机勃勃;如今之欧洲,绿意浓浓。我们可以挺起胸膛,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各个地方,我们也可以放开喉咙,尽情地喊,尽情地笑,尽情地唱,如此正是心海先生旅欧归来的第一感受,也是我们掩卷之后的深切体会。总之,是行者、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合弦与共鸣。接着,心海先生还坦言了他的出访目的:“从民间的角度接触这些国家的社会变化、文化艺术、经济状况及风俗民情。”正是这一出访目的也便决定了本书的独特视角,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哲学的欧洲,一个艺术的欧洲,一个理性却也浪漫的欧洲,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欧洲,一个都市化与乡村化并存的欧洲,一个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壮美的欧洲。在这里,心海先生为我们轻轻地唤醒了歌德、席勒、达芬奇、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帕斯特尔纳克,他们或叼着烟斗或捋着胡须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用一双双神奇而又普通的手,把历史的文化和文化的历史一页一页地为我们展开,使我们不仅走过欧洲,而且走进欧洲,使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不再是艰涩陌生的名词,而倏然变得有声有色,可亲可近。恕我直言,确定这一独特的文化视角非心海先生这类优秀的文化使者所不可。换句话说,倘若出国的人都能够或多或少地带回点这样的礼物,花多少外汇都值!《后记》的最后,心海先生交待了他的写作初衷:“这些文字也许会引起读者的思索和想象,也可能获得一点知识,我想这样也就够了。”显而易见,心海先生的愿望大于l00%的实现了,他不仅引导读者见识欧洲,想象欧洲,思索欧洲:看到德国“建筑的线条撑起房屋的古风”,看到法国“塞纳河漂起巴黎之夜”,看到比利时“滑铁卢山上的铜狮”,看到奥地利“土斯克湖畔的石碑肖像”;而且在这“文化导游”的旅途上,沿着十四行诗般美妙动人的“目录”,便可以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艺术上的享受,有什么能比这种审美效果令原本是诗人的散文作者更感到欣慰和满足呢。

  三是“插图”。心海先生不仅钟情诗歌,喜好散文,而且酷爱摄影。于是,他的欧洲之旅才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产出”,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外事经典:不仅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出去,而且将欧洲文明的历史录下来;不仅把美丽的欧洲讲给我们听,而且将欧洲的美丽拍给我们看。从而,使我们耳闻目睹,身临其境般地来到了雄伟的凯旋门,神奇的卢浮宫;看到了比利时根特市街头的塑雕与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空变幻的云层;见识了贝多芬用过的钢琴竟是如此普通,施特劳斯仍在维也纳城市公园“演奏”……心海先生写德国,题头可见传统风格的普鲁士民居;心海先生写法国,首页便是高耸人云的埃菲尔铁塔。沿着他的旅欧行踪,我们看到的还有荷兰的风车,匈牙利的古堡,乌克兰的海港,俄罗斯的教堂……于是,一部游记也是一个画廊,这种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特殊审美效果,想必只有多才多艺得天独厚的心海先生方可营造。至此,使我不禁想起中国传统的一幅幅山水画上的一首首山水诗,高峡平湖,相得益彰。记得省散文学会曾和有关艺术团体联手举办了一届摄影(配诗配文)大赛,真是见地独到。其实,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首彩色的诗歌,一篇立体的散文。不信你看那《欧罗巴游思录》封面上的“草地与风车”,想必一百个读者心中定会酿出一百篇美文。当然,从创作主体的角度讲,一边拍风景,一边写游记,也是互为启迪,相辅相承的。如是说来,风景照片与游记散文的艺术效果理应吻合——心海先生为我们创作的这本亦诗亦画美不胜收的散文集便是二者“爱情”的结晶。借此机会建议散文学会,如果可能的话,应当提倡写散文,特别是写游记散文的作家,不仅要练电脑,而且要学摄影,进而用你的心用你的笔,同时也用你的广角镜头,去发现去摄取去创造去展示更美更真更动人的风景,让你的读者同时也是你的观众。这方面,我们不能不钦佩心海先生。 

  四是“引文”。从德、法、荷、比,到奥、匈、乌、俄,显然,心海先生周游欧洲列国,既不是政府官员的访问,也不是经济团组的考察,更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因此,文中鲜见那种“导游小姐”的讲解和各种资料的“汇编”,按照彭老的定位,这本游记中所描绘的欧洲,是“文心艺思关照下的身影。”近些年来,国人踏上西方之旅的也不少,然而归来的感受却不同,如同看“哈姆雷特”,如同读“红楼梦”,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对于心海先生而言,与其说访问欧洲,不如说解读欧洲,而对欧洲诸国最精彩的诠释和破译都凝炼在他那一段段诗一样精美的引文之中。正因为心海先生读懂了德意志热烈而沉稳的民族性格,才吟出“阿尔卑斯山挺胸而立,高耸欧罗巴大地默语千言,诉不出内心的情动”;正因为心海先生读懂了法兰西浪漫和奔放的人文精神,才唱道“塞纳河涌起艺术的波涛,每个浪花都折射艺术的光芒”。沿着这条文化之旅,心海先生还读懂了花的王国——荷兰是怎样围海造田,征战自然,“这里缩小了蓝色,扩大了绿色,它的边缘已送出遥远、遥远……”;读懂了音乐故乡——奥地利浓郁悠久的艺术气息,“这里到处都繁衍着音乐的细胞,跳动着音乐的脉搏”;读懂了乌克兰的昨天和今天,“有思维的第聂伯河,不断地倾诉,不管太阳升起还是降落”;读懂了俄罗斯的光荣与梦想,“这古老的云层遮挡不住古老的天空,这广阔的大地土层厚厚,蕴涵着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应该说,心海先生以他的广见博识,准确地解读了欧洲,又以他那精美的语言,为我们生动地注释着欧洲。这种注释像一扇扇窗口,展现给我们的是最经典的欧洲,它将欧洲的人文自然化,又将欧洲的自然人文化,因此,那每一段如诗如画、如歌如诉的“引文”才能够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思想里,溶解在我们的情感中。窃以为,即便踏上欧罗巴金色的土地,尔等也未必有这样的收获,因为美,不仅仅是客观存在,而且也是主观感受。那天晚上,我把这一段段美轮美奂的引文,朗诵给妻子和女儿,她们都听呆了,继而,女儿喊:“我要去欧洲”;妻子说:“不必出国了”

  最后谈谈“作者小传”。如同“序言”一样,本来这两部分的内容都不属于评论的范畴,但我已声明,不是写书评而是“读后感”,既然如此,便可以随感而发,倒也少了许多规矩。读罢《欧罗巴游思录》,最佩服的是心海先生文笔的深刻、细致、朴实和生动。所渭深刻,前面已经多次提及,所要补充的是,心海先生在文中几番妙论“残缺美”的命题,如“海德堡”的残垣,“维纳斯”的断臂,无头的“胜利女神”……其结论是:残缺更增加了美的内涵,恰恰是美的残缺,才得以创造了一种更加独特而难以复制的美。所谓细致,最典型的例子是心海先生对各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民居建筑的观察和描述。应当说,这些东西是在任何资料中都难以查找的,也是最容易被许多旅游者忽略的。然而在心海先生的游记中,却多次详实地描写了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对德国乡村的民居和荷兰民间的服饰,刻画得唯妙唯肖,使读者过目难忘。所谓朴实,这的确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心海先生是官员又是诗人,文中却看不到任何矜持和浮华;如今欧洲各国已是相当的都市化现代化,而心海先生更关注的却是那里的乡村平民及其民间文化。总之,一本《欧罗巴游思录》引导我们更多的是“走在乡问的小路上”,让你感到是那样的轻松、自然和亲切。所谓生动,除了前面说到的“引文”之外,还包括每篇文章的诗化标题,开头、结尾的生花妙笔,以及为风景照片的精彩配文,将这些“珍珠、玛瑙”收集起来,诗歌般地朗朗上口,瑰宝一样熠熠生辉。譬如“歌德坐在树荫下”,譬如“风车摇醒了蓝天”,譬如“黑海风吻敖德萨”,譬如“卡秋莎停止了歌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血管里流出的是血,水管里流出的是水”,那么,心海先生的文笔如此深刻、细致、朴实、生动,也是“基因”使然。读罢“作者小传”,我似乎找到了其中的逻辑和理由。攀来还是挺有缘份的,心海先生是我的前辈亦是我的老乡(甚至还是相隔二十多年的校友),他先后担任过公社、县、市三级领导职务,所以文章才写得大气、深刻;他又是那种一看便知无论做多大的官,双脚仍离不开土地的“平民市长”的形象和心肠,所以观察生活才细致,深入民间才朴实;他常年坚持文学创作,著书立说,硕果累累,出的集子已经摞起多高,写本游记散文,自然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而他最钟情的还是诗歌,他在本质上仍是诗人,灵感和激情时时鼓荡着他撞击着他,于是,语言才生动,文章才隽美。如此说来,我真羡慕那些一不留神儿才写散文的诗人。 

  比起书中赵华胜先生的画像,我对心海先生的描绘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总觉得读过这本沉甸甸的文集,于一步步走进作品的同时,亦一步步走近作者,而后者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