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山后遗址的听说已有些许年了,一直没有去朝觐。除了时间上的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它的鲜为人知。它不像一个知名的景点而被游客众星捧月似的流连光顾。但无论如何,名山后遗址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九年前就已被列入了浙江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名山后遗址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名山北麓的名山后村。这个初夏的一个午后,在同行小王的陪同下,两人驱车来到了令我心仪已久的名山后村。

  进村的道路旁,荷田碧翠,竹林摇影,颇有几分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情趣。嗅着各色野花的幽香,和田野上散发出的清新,我们来到了村子。一进村口,在郁郁葱葱的一颗香樟树下,竖立着一块文物保护说明碑,上书有“名山后遗址”。近在咫尺的一旁小巷口,几名老妪正闲坐着在聊些家长里短。我迫不及待地下车就向她们问起了遗址的发掘处。由于口音的关系,交谈了好一会还是不明就里。正聊着,不远处蹒跚行来一老者,于是再继续探问。看我们是来寻找遗址的发掘处,老者欣然带着我俩前往。

  一番沟通交谈后,我得知老者姓邬,已古稀之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是这个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兼治保主任,参与了遗址挖掘的一些辅助工作。在他的讲解下,我对名山后遗址慢慢地有了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

  名山后遗址总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1982年初,该村的砖瓦厂在一次取土时,偶然发现了不少造型一致,大小不一的石钺。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时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淡漠,砖瓦厂在后来取土时将遗址的中心区域破坏,留下了遗憾。

  名山后遗址分属河姆渡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时期,是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奉化先民居住地,已确定年代为5600年。遗址堆积厚2.7米左右,野外分12个堆积层,以良渚文化人工营建的土台为界,其上为良渚文化堆积,其下8—12文化层及相关遗迹属河姆渡文化遗存。名山后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是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之间地层叠压关系最清楚的一个遗址。

  1989年秋冬时节,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对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获得了依次叠压的12个文化层,8层以下的文化层的包涵物表明它们属河姆渡文化遗存。这次发掘,在360平方米的遗址中共发现了墓葬6座,灰坑(沟)43个,人工夯筑土台1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137件。

  人工夯筑土台的发现是这期发掘的重要收获,陶器也是主要的出土物,有釜、鼎、豆、盉、罐等,还获得了不少阴线细刻花纹标本。鸟纹是装饰的主题,其中二件“鸟头蛇身”纹标本耐人寻味,它以盘曲的躯体(蛇身)和尖嘴、羽冠高耸的鸟头为主体。蛇身上有卷云纹、弧线、直线组合的纹样,鸟头周围又有十多只鸟盘旋飞翔,一件完整的豆上有9组这样的纹饰。

  而在1991年第二期的发掘中,又发现了彩绘陶觯等一些重要的文物,为进一步认识名山后遗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名山后遗址还引来了不少国外学者的关注。2003年12月,美国夏威夷大学考古学教授罗莱先生与哈佛大学考古学博士、夏威夷毕士博博物馆研究员焦天龙先生以及省考古研究所王海明教授实地踏勘了该遗址,并对该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纺轮等器物进行考证。专家们认为,通过名山后遗址的考古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河姆渡文化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传播情况。

  如今的名山后村已不是一个独立的村庄,已由山头朱村、徐家塔村合并一个自然村。行走在村里,我被帖有“茗山”的门牌号而不解。邬师傅的一番解释,使我恍然大悟。

  在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合作社时期,名山后村的各项工作走在其他村的前列,一位上级领导说,名山后村的成绩出头,村名也应该要出头,于是就把“名”改为了“茗”。茗,古通萌。《说文解字》:“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芽,萌也,从草牙声。”想来这位领导还很有点古文学的底蕴。

  走访中,以前两次挖掘后的几个挖掘地早已不见了踪迹,现在已被种上了庄稼、果树,甚至还盖起了房子,着实令我困惑不解。这个遗址目前为什么不再开发?为我此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想,这不会是简单的一个技术问题的局限吧。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不同的文物具有不同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和历史价值。如何传承其原有的风采和内涵,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