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上午,我们同渭城文化馆一行7人,来到空港新城北杜镇东边的老字号“礼义成”老作坊。“礼义成”已有百余年历史。生于1952年的傅平是“礼义成”木艺坊第五代传人,亲自介绍了“礼义成”的来源,他说,“车店的“礼”指礼法,是社会上通用的法规;“义”指“礼人”,礼于人,仁义,仁是爱人,义是利人,意为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傅平家车铺字号创立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4年),他们家一直坚守着“把手艺学红,把别人的木头当自己的木头”父辈祖训” 。 

     人们常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句话来比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其实,牛(马、骡子)拉的那种木轮大车轮子,也可以视为时代发展的标帜。木轮大车比起昔日的人背、马驮来说,应该说是农耕时代的一场革命。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轮子时代的国家,轮子常常被作为中国文明的起点,由此可以看出轮子对农耕文化影响的巨大的意义,木轮大车是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的活化石。

    《后汉书》中的《 舆服记》记载,“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为知舆。舆轮相乘,流连无极,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在公元前(公元前2717年-前2599年)期间,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

    《史记 夏本记》中说,夏禹(鲧子 公元前2224年~前2198年 )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可见当时交通工具已经基本齐备。说文解字注,“謂人輓以行之車也。小司徒輂輦注曰。輦、人輓行。所以載任器也。司馬法云。夏后氏謂輦曰余車。殷曰胡奴車。周曰輜輦。夏后氏二十人而輦。殷十八人而輦。周十五人而輦。故書輦作連。”,当时夏代已经有了20人拉的大型车辆。在公元前2000年时,中国已经大量使用牛车和马车。

1560348532419301_meitu_1.jpg

     走进“礼义成”木艺坊的前厅,可以看见西边摆放着一辆木轮大车,西边摆放着一辆娶媳妇用的木轮轿车。望着木质的大车,思绪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夏收和秋收时,可以看见生产队的木轮大车将收获的庄稼,运回晾晒场。应用马车,在泥土路上走,由于土路较软,车过后路面就有压痕,雨后,路面有泥水压痕更深。古人云:“前面有车,后面有辙。现在公路看不见明显的辙了,现代路面车辙是路面周期性评价及路面养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路面车辙深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

     穿过前厅后,进入中厅,这是工作间,中间有一辆正在制作的木轮大车,木工操作间,锻造用的火炉,工作台等等。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近百种工具,66岁的傅平给我们讲解了墨斗、木匠尺、锯子、推刨、锉子、圆锉、木胶木工工具的用途,并与徒弟演示了用大锯裁板的过程。

     穿过办公室与宿舍,来到后院。这里堆放着傅平祖辈制作的各种大同小异的木质大轮车,各种各样的农耕木质用具像架子车、箱柜等,展示着过去辉煌的农耕文明。木轮大车,农耕时代最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木轮大车可分为牛拉大车和马拉大车。牛拉大车多为十字型大木辐条车轮。车轮与粗木轴连在一起,轴轮一体转动,制作工艺简易,车体重,行驶慢,多为一牛拉着,主要搞农事运输。马拉大车是花轱辘车,木轮木轴,制作工艺复朵,车体轻,载重大,跑得快,除干农活外还跑城乡运输。由木轮大车到胶轮大车,是由车毂中间圆洞伸入铁轴使车轮转动的原理产生了轴承。轴承的出现,改进了运输工具,从胶轮大车到拖拉机、汽车,又是个进步。木轮大车对人类的贡献,功不可没。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木轮大车由胶轮大车和机动车所代替。木轮大车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今日城乡公路上跑着各种各样的汽车,古老的木轮大车在我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但那欢腾奔跑在大路上的木轱辘马车,在人们脑海中却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引发着我们对那沧桑年代里饱经忧患的陈年往事的思索。后来随着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的出现,木轮大车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木轮大车的身影,只能在博物馆或民俗旅游景点才能偶尔寻到,而想要目睹它的制作过程,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奢望。

1560348556511992_meitu_2.jpg

     傅平讲到制作木轮大车的第一步是选材,根据祖传口诀有“洋槐辕、榆木桄、槐木柱子走四方”,讲的是大车的用料主要是国槐、洋槐、因为槐木不容易裂缝,主要用来做车辕。枣木、榆木由于韧性好,主要做车柱。木轮大车制作的关键技艺是车轮的制作。构成车轮的部件有车毂、车辐和车辋。第二步要经过自然时效,在古代的车木工做工选料非常讲究,用什么年代的料,木料的选用是否对称等等都是都有车工匠传承人千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木材最少要用一年前的木料,达到一定的干度后,加工出来的工件变形小,车木匠人讲究隔年的辐条,意思是说车辐条要用最干的木料,两三年的木料越干越好。

     有的零件还要人工时效,因为辐条两端用榫卯,辐条干了以后要收缩,如果辐条木料不干,水分太大,辐条无法收缩,而车头的木料要潮湿,因为随着木料渐干收缩,榫卯相应的缩小,榫卯越来越紧保证车轮的牢固。车辋的用料湿度介于车头与辐条中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车的轮子由原来的手工轮子变成了机器轮子。在车辕的用料上,车辕的制作要在一根料而且是对着一根料上取材,因为木头新材和边材收缩程度不同,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避免出现两个车辕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可以在一个木板上取材,但这个木板取材的树木要生长得笔直。轮子过去叫车头,车头在制作的时候要拿水先泡,泡出来以后阴干,阴干以后就不容易裂缝。在车轮用料干湿的标准上,车木匠人讲究隔年的辐条,当年的辋,要用疙瘩(车毂)树上长。意思是说车辐条要用最干的木料,越干越好,因为辐条两端用榫卯,辐条干了以后要收缩,如果辐条木料不干,水分太大,辐条无法收缩,而车头的木料要潮湿,因为随着木料渐干收缩,榫卯相应的缩小,榫卯越来越紧保证车轮的牢固。车辋的用料湿度介于车头与辐条中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车的轮子由原来的手工轮子变成了机器轮子。在车辕的用料上,车辕的制作要在一根料而且是对着一根料上取材,因为木头新材和边材收缩程度不同,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避免出现两个车辕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可以在一个木板上取材,但这个木板取材的树木要生长得笔直。

     在车轮用料的上,也有祖传口诀“一头、九辋、十八辐”,在这个环节中车头(毂)与辋的卯榫接是技术的关键。关于车辐的距离,卯榫位的划分利用祖传秘诀:“先有三皇造世,后有五帝仁君。”即先将车毂的顶平面等分为三,再在每一份中按尺寸五等分。这样下来刚好十八辐。然后以点引线向侧面决定车辐卯位。车辋是九块,呈圆弧状,制成后,能准确地拼接成一个直径为一米四的圆,而构成辋圈。根据祖传口诀:“要叫辋不乱、二尺四寸半”。这个土工具叫画辋板。用它在板材上就可以画取标准的辋样。两个内外弧的长度,长一点,组装成就硬了,斜了,装上车辐后不酌不平。

     在傅平师徒的努力下,仔细观看了木轮大车完工前最后一道重要工序——上钢制泥瓦,就是用烧红的熟铁片将车辋外圆箍起来的制造全过程。钉泥瓦(钢制),是木轮大车制作的最为精彩的工序。木与钢的有机融合,全凭铁匠火候的掌握。只见铁匠用火钳将烧红的钢瓦放置在槐木轮圈上,顿时烟火四起,然后抡起铁锤一阵猛砸,一旁的木匠迅速地将木轮转至180度,沉入下面一盆冷水中冷却,随着“吱吱”的声响,瞬间升腾起一团团热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铁匠、木匠完美组合,使得木质轮圈和钢瓦牢不可破接合。

1560348577623229_meitu_3.jpg

     说起家族的历史,傅平激动的说:“清朝光绪初年,傅平祖上的傅四公在咸阳东郊黄家沟投师学艺,掌握了以木轮大车为主的木制农具的制造工艺,后来在北杜镇创办木匠铺,取号“礼义成”,“这名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合法经营,造福社会,成就事业。”傅平的父亲傅克温为第四代传人,20多岁时便已成为技艺超群、远近闻名的木工大师。

     傅平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礼义成于1954年接受公私合营,次年歇业。但他父亲始终未辍木工手艺,制作的大车轴独一无二,轻而利,闻名四方,深受庄稼人的喜爱,为北杜人的生产农具改革起了很大作用。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礼义成生意兴隆,美名远播,四乡投师学艺者也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礼义成先后收来自咸阳、礼泉、兴平、泾阳、长安和蓝田等地的学徒达20多名”。

     历史已成过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木制农具已经早已远离人们的视野。傅平后来也不再制作农具,开始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生活都比较顺利,但是几代先人智慧凝结的传统手工技艺无人传承,却总是令他魂牵梦绕、不能释怀,“木制硬轱辘大车现在几乎没人会做了,如果我不把它重新拾起来并授予后人,那就真的成为历史了,我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建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如今,木轮大车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礼义成”第五代传人傅平,运用祖传技法打造木轮大车,对搜集整理关中平原木轮大车传统技艺做出了很大贡献。传统木质轱辘大车的制作工艺。木质轱辘车发明车的制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历史,生产力关系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它在军事、经济、贸易运输、以及农耕文明的演进都做出了积极而伟大的贡献。其制作的技艺,从造型学、力学、几何学、防腐学、木工,铁匠技艺等方面充分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对美的追求,是一项优秀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掘。

赋古风一首赞农耕时代活化石木轮大车

礼义成加工艺美。木轮大件钻研忙。

农耕年代新时点,保护传承国萃揚。

时效自然择料细,卯接榫固技术强。

静心制作发掘造,抢救消失古物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