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里偶然看到一段视频,一个学生模样的少年,被一个歹徒从校门口拽出来,一阵拳打脚踢之后,学生倒地不起,歹徒揪起衣领活活把他勒死。这期间周围除了施暴者的同伙,只有一个看门人和一个妇女,他们从门岗值班室里跑出来,但并没有对歹徒加以劝阻和制止,而是听歹徒说了什么之后,不紧不慢地走回到室内,再也没有出来。看完这个视频,我的心里一阵刺痛。因为儿子和那被打的孩子一般大小,作为一位母亲,我没有理由不心疼和气愤。面对歹徒对少年长达十多分钟的殴打,这位值班门卫竟选择视而不见,他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一条年轻的生命被摧残致死?冷漠,这是我对整个事件中看门人表现的第一反应,畏惧,是我仅能想到的对看门人行为的辩护。正是这冷漠和畏惧,让如今的社会邪恶与正义的天平不断失衡,让人们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和行动力,让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或许我没有权利谴责看门人,如果换做我在场,我也不一定有勇气冲上去制止歹徒。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情形,多少人会选择和看门人一样躲起来,中国人奉行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上冷漠者的辩词。多少人会在内心谴责歹徒,却没想到这种冷漠和畏惧正让自己成了歹徒的帮凶,在道德法庭的审判台上,这些看眼的人同样是有罪者。看门人躲起来,自然有他的理由,一是怕自己被歹徒打死,二是那孩子与他无亲无故,他没必要为救别人家的孩子而牺牲自己,他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是人之常情。但这常情真的就能让自己心安吗?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战场上,多少军人为了素不相识的人去冲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和平年代,又有多少人见义勇为,将潜意识的善念化作正义的行动。这些人之所以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有的是因为职责所在,更多的是良心和信仰使然。

虽然畏惧是每个人面对危险时的正常心理,它受潜意识的小我支配,受贪生怕死的懦弱限制,但它依然有转化成勇敢的条件——爱和担当,一旦它获得条件,就会越过潜意识世界里的蒺藜,成为一种权衡利弊后勇敢的行动。战胜畏惧,对抗邪恶,需要爱和担当。有了爱就会战胜畏惧,实现自我良知的觉醒;有了担当就会听到利人主义的召唤,服从奉献精神的驱使。试问,如果那孩子是看门人的亲孙子,他会选择躲起来吗?一定不会,相反,他会拼了命去救那孩子,他会第一时间报警,然后抄家伙冲上去,去大声呵斥施暴者,去奔跑着呼喊周围的人……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博爱和担当,是无法冲破畏惧,勇敢抗争的。当一个人具备了这种博爱,他就不再有羁绊正义行动的自私和狭隘,除了为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奉献这份爱之外,他还可以在任何需要他的时候需要他的地方冲上去,展现出无畏的精神和品质。

这件事不禁让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麻木的中国人,一百年过去了,如今,那些吃瓜群众、那些看客,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依然大有人在。更可悲的是,看客们不但麻木,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小了,很多人怕被溅了一身血,连看都不敢看了。这种冷漠,已经成为 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再次谈起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时,大多数人会说侵略者的凶残,但很少有人会反省被害者的懦弱和冷漠。当上万人集体被枪杀,无一人站出来反抗,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下场,却不敢站出来怒怼敌人的枪口。只要不涉及到个人利益安危,谁也不愿意站出来,这是殉难者的可悲,更是人性的可悲。所以才会有苟活者讲述自己看到敌人把身边的同胞一个一个打死的经过。归根结底,是当时中国人的冷漠、自私和懦弱造成的,这样的秉性或许与我国长期被封建集权制度统治压迫有关,在这里不想做详细分析和阐述。如今很多人依然如此,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就不会去思考道义上的善与恶。只要枪没有架在自己的脑门上,面对别人被伤害,大部分人选择熟视无睹,这确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当然,这样冷漠的事例不仅仅发生在战争时期,也发生在和平年代,不仅发生在中国,国外也有。

记得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1974年她的终结作品《节奏》中,将自己面向观众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有七十二种道具(包括枪、子弹、菜刀、鞭子等危险物品),她要在长达六个小时的创作过程中,任由观众选择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结果令人瞠目结舌,观众有的用口红在她脸上乱涂乱画,有的朝她身上吐唾沫,有的用剪刀剪碎了她的衣服,在她身体上作画,有的帮她冲洗,有的人划破了她的皮肤,直到有人把上了膛的枪放在她的口中,最终被他人阻止。这次行为艺术不仅考验了艺术家本身,同时也考验了周围观众的道德底线。这是一场人性的善与恶的较量,甚至谈不上较量,因为至始至终,所有人都施暴,几乎没有人给予拥抱。中国有句老话叫“人之初,性本善”可从这次行为艺术来看,我们看到的确实人心中潜藏着太多可怕而丑恶的东西,如果有这样的社会环境作为土壤,这种隐藏在人内心不太深处的种子就会蔓延开来,那么这个世界就将成为人间地狱。冷漠固然可怕,但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冷漠的可怕,冷漠够不成犯罪,但冷漠却是犯罪者的同谋,是助纣为虐的表现。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大家在网上传播着五花八门的信息,有播放行人被汽车撞倒在马路中央无人去扶,结果任由车辆将其撞死的;有人播放老人倒地后被人扶起后老人讹人的……这些负面的信息传播,恰似制造黑色的邪恶的精神土壤的工厂,给最适合冷漠自私的种子萌发的环境。可以想象,这种冷漠的行为一再被示范、被传播、被扩散,那么就难以形成一种良好社会风气。观众更多的会对这个社会产生抱怨,夸大世界的灰暗和人性的罪恶。如果没有合适的正确的思想做引导教育民众,我们的社会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在抱怨社会自私冷漠的同时,自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社会是我们人组成的,每个人怎样这个社会就会怎样,很多人抱怨世风日下,却不想自己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果我们任由这些反面教材传播下去,任由抱怨扩大开去,那么这种冷漠的行为就会在很多场合重复上演。

冷漠者是可悲的,他们懦弱,自私,缺少人性的善。传播冷漠的人是可耻的,他们在为社会营造一种利于恶的种子生根开花的土壤。所以,不要做冷漠者也不要做冷漠的传播者,在他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拿出我们的勇气,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拿出我们的爱国气节,“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是英雄们表现出的不屈气概,对于老百姓来说,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的手就是对施暴者最大的还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