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其实有三种,赤豆、相思子、海红豆。赤豆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红豆,相思子是多半红少半黑的剧毒红豆,海红豆是艳红的红豆。能寓意相思的大约就是相思子——红豆了吧。

让人意味深长的是相思是有毒的。

还是先说成语“红豆相思”吧,自然是来自唐·王维那首著名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据说王维这首诗来自一个传说,话说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称“相思子”。

我对此不置可否,每每看到红豆,想起的倒是韩凭夫妇,虽然他们的“相思树”不是结“相思子”的树,但是我总固执的认为两人的爱情故事最贴半红半白的“相思子”,所以不惜把他们的故事全文录出,出自晋·干宝《搜神记·韩凭夫妇》卷十一: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大意是说宋康王的手下韩凭娶一美貌女子,被宋康王抢夺。韩凭怨恨,宋康王就把他囚禁了。那美女“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给韩凭送信,表明自己不屈必死的心志。韩凭明了,不久自杀。美女紧随其后,设计投栏而死。留下遗书,想让宋康王把他们夫妻合葬在一起。

那宋康王岂能满足美女的愿望?而是专门把他们的坟墓隔开,却又能看见。那宋康王还扬言:“你们夫妇相爱深厚,若坟墓自己相合,我就不再阻拦你们!”

于是,一夜之间,两座坟墓中各长出一株梓树,不过十日,那梓树就长有一抱之围,两树互倾,根交于地下,枝连于顶端。又有雌雄鸳鸯栖于树上,交颈悲鸣,宋国人无不感动。就成此树为相思树。还说那鸳鸯就是韩凭夫妻的精魂变的。

这么贞烈的爱情故事,有了相思树,有了相思鸟,有了相思豆——红豆岂不是也相配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