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躺在床上,想起即将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思绪便自然而然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儿童少年时代,我们那个时候的儿童节。

      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也是一个以集体主义贯穿一切的年代。我们公社地处渭北丘陵沟壑地带,是一个鸡叫一声鸣三县、三面环沟一面靠山的偏僻地方。即使如此,我们的“六一”也毫不例外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同样过得声势浩大、有声有色。至今想来,仍然令人激动不已,难以忘怀。

      那时候,几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是全公社的中小学生在一起过的。我们公社内只有两所初中,其余都是小学,那时小学是五年制,初中是二年制,所以全公社的学生基本都是少年儿童,“六一”便成了大家共同的节日。

      地点在公社大院门前的空旷场地上,这里也是一个露天剧场和会场,场边靠公社大门一侧有一个常年搭建的舞台,样板戏演出或全公社群众大会就在这里举行。我们的“六一”也放在这里过,可见当时公社的重视程度。这一天,十里八乡的群众纷纷赶来看娃们的表演,里三层外三层地拥,真是人山人海,比演戏和群众大会还热闹,与其说是儿童的节日,还不如说是全公社人的节日。

      我们的服装是统一的,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是白衬衫蓝裤子,衬衫筒在裤腰里,扎上自制的“军用皮带”,再戴上红领巾。这样的装扮,男生英武,女生潇洒,每个人都焕然一新,充满喜悦。

      “军用皮带”其实不是皮的,是黄帆布带做的,“皮带”扣五花八门,有的是拾的旧的,有的是自己用八号铁丝折的,带扣眼是自己用锥子或钉子穿的。我当年就先后自制过两条“军用皮带”,自认为做工精致,曾引以为自豪。再就是有的人家娃多、家贫,给孩子做不起新衣服,就只得去借别人家孩子退下来的白衬衫或蓝裤子。为了娃们的节日,大人们都是竭尽全力的。

      还有表演的道具,有的是家长代做的,大多数是自己动手做的,都是木制的。有红缨枪。找根木棍,一头削成梭标的尖头,再将用红墨水染的麻絮扎在枪脖上,一杆红缨枪就做成了。有花棍。将一根木棍的两头各扎上彩色布条(以红色居多),再在棍头各穿一个孔,用铁丝穿上几枚麻钱,拴在孔上,然后在棍上用蓝红墨水相隔画上彩带,这就是一根花棍。还有木刻的长枪、短枪、大刀等。每个人做的道具长短大小都基本一致,以求表演时的整齐美观。

      表演开始了。先是体操表演比赛。各个学校按顺序分别表演。先是绕场齐步走,最前面的仪仗队,几十杆甚至上百杆红旗迎风招展,蔚为壮观。能成为旗手是一种荣耀,不管男生女生,大多要选那些学习好、长得乖的,特别是最前头带有引导性的那位旗手,肯定是全校出类拔萃的人物,要么是校花,要么是“大队长”“中队长”什么的。还有在场地中央吹着哨子叫队的,肯定也是这样的人物。我有一个跟我一样大的外甥就是叫队的,好多年让我羡慕不已。他后来便做了教师,是教体育的。仪仗队后面便是表演方队,有扛红缨枪的,背长枪的,挂短枪的,举大刀的。雄赳赳气昂昂,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叫队者的带领下,一遍一遍齐声喊着口号: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走几圈以后,队伍便在场地中间按设定好的队列排好,先是将道具放在一边做广播体操,不管是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队列和动作都很整齐,令人赞叹不已。接着拿起道具,表演自己编排的体操,动作往往是大同小异,刺杀,射击,瞄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齐声高喊:“杀——杀——杀——”

      有的学校还有现场模拟表演,如抓特务,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王成手握爆破筒跳入敌群等等。我则最爱看这些模拟表演,那种紧张气氛,那种以假乱真的枪声爆破声扣人心弦,令人振奋。

      而接下来的打花棍表演则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单棍打,也有双棍打,有独打,也有对打,有边走边打,也有摆开方队打,而且在打的过程中队形穿插变换,有条不紊。脚手并用,腾摞跳跃,棍头的彩布呼呼生风,麻钱唰唰作响,既优美壮观,又声震魂魄。我至今仍然不可思议,偏远的乡村,怎么能编排出这么壮美绝伦的集体舞蹈来。可惜,如今随着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的增多,留守孩子越来越少,这种集体花棍舞再也无人组织编排,甚至许多孩子不知道花棍是什么样子,真是遗憾啊!

      有时候也演文艺节目,样板戏清唱,群口快板,相声,三句半,流行的小戏,还有老师和同学自编自演的小戏等。我曾跟同学演过自编的小戏,走台老不到位,表情老不自然,结果就仅此一次,便靠边站了。还演过三句半,老忘词,参加男声京剧合唱“临行喝妈一碗酒”,由于是京腔,与我的方言音调相差甚远,而我只是听其音而未见其词,所以好长时间没弄清“临行喝妈”是什么意思。

      表演和演出结束以后,老师往往会给同学一人发几颗水果糖,或一只铅笔,或一个小作业本(只值几分钱),算作奖励,也算节日礼物。就这,同学们也是甜滋滋、乐悠悠的,排着队、说说笑笑地回学校去。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六一”仿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