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树是一种既让人爱又让人恨的植物。深秋时节,在村野的沟壑边、土崖上顺手摘几粒深红饱满,阳光下熠熠发光的酸枣,放进嘴里咀嚼,酸甜可口,会消除农人一日劳作的辛苦。酸枣树则不然,那锐利、坚硬、粗大的刺会划伤人。

       我们的先人早已注意到酸枣树的存在,那时称为“棘”,

     《诗经》中的酸枣不是这样的,那时酸枣树被称为棘,在《诗经》中小小的酸枣树居然十一处提到,可见其在古人生活中的参与程度。

       我最喜欢还因为它提供了你完全想不到的思维:“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大意是,和风从南吹过来,吹到酸枣小嫩芽。嫩芽欣欣向荣,都是母亲辛劳,和风从南吹过来,吹到酸枣成柴薪。母亲智慧善良,哺育我们成人。

       酸枣居然可以是众多子女的代言,何其幸何其重也。

       当然,那时“棘”更多的是柴薪,篱笆,或者就是鸟儿的栖息处。我最常见过的就是栖在酸枣树上的鸟儿,不是黄鹂,不是麻雀,婉转啼鸣,兴致盎然。那时酸枣花正开,香味馥郁,于是你会想起“喜鹊登枝”。

        酸枣树还有让现在的我们想不到的是,西周时期,酸枣树居然是高官位置的标定。为什么选不起眼,遍地都是的酸枣树作为标志,我不理解。

       不理解就不理解,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尤其是久远的从前,我们不理解的多呢。还是看看关于酸枣树的成语吧。有四句提到:荆棘满途、荆天棘地、披荆斩棘、铜驼荆棘。

       任谁都能注意到,荆、棘总是连在一起的,无一例外。

       可见其性质,或者出现的区域总是在一起的。前三句在《荆条——披荆斩棘》中已经叙述,古不赘言。

       但说“铜驼荆棘”,出处,《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这个故事很不出名,说的是西晋时期一位叫索靖的官员,早早就看出西晋的败象,因无力改变,不免感叹,指着洛阳宫门外摆放的铜驼,叹道:“我会看见你们淹没在荆棘中么?”

       后来的故事不用说,西晋灭亡了,索靖也在保卫洛阳的战斗中受伤而死。他的预言应验了。

       选一处“别致的”,和《诗经·邶风·凯风》》代表母亲背离的,《楚辞·九叹·思古》中的酸枣树代表“丑妇”:“甘棠枯於丰草兮,藜棘树於中庭。西施斥於北宫兮,仳倠倚於弥楹。”

       大意是:棠梨枯死于丰茂的草丛,满身长刺的棘却长满庭院。美女西施被赶到冷宫啊,那丑妇仳倠得以近身君王。

       很显然,美女西施美若“甘棠”, 丑妇仳倠就是那浑身长刺“棘”——酸枣树。

      现在如果“披荆斩棘”,用的是工业文明的工具,从这一点讲,我们似乎进步了。至少科技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