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要写关于梓树的文章才关注梓树的。

  开始关注梓树,梓树就多起来。原来小区、校园、街道的那些树就是梓树,于是看到了梓树开花,一串串,黄绿色,芳香无比,形如泡桐花,只不过小点而已。

  如此不起眼的梓树从前可不是这样,而是“植林则众木皆拱”的木中之王。也因为梓树的地位,从汉武帝时称皇后为“梓童”,这是儿时看戏剧才知道的。

  古时,梓树会种在家的周围、官寺、园亭。宋朱熹《诗传》云:“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是说种了桑梓,就不愁子孙没有吃喝用度。

  再说一下“付梓”,也是因为木中之王梓树的稳定性,古代印刷书籍的刻板就用梓树,所以刻印书籍称为“付梓”。

  《书经》以“梓才”名篇,《礼记》称木匠为“梓人”,可见梓的不同寻常处。

  再说成语“敬恭桑梓”,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大意是:只有先辈所载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对它毕恭毕敬。我尊敬我的父亲,我依赖我的母亲。现在我既不能依附与父亲,也不能依赖母亲,上天既然让我生,我的好运在哪里?

  这是一首哀怨诗,是父亲听信了谗言,把他放逐,致使他幽怨哀伤、寤寐不安、怨天尤父、零泪悲怀。即使如此他对父母所栽的桑梓“必恭敬止”,犹如对父母怀有恭敬孝顺之心。

  于是就有了“敬恭桑梓”。

  后来桑梓就是指家乡,忘记了那个悲凉的“小弁”。

  西晋陆机之《百年歌》:“辞官致禄归桑梓,安居驷马入旧里。”

  回家乡的心是欣慰安心的。这就是所谓“敬恭桑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