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没人不知道,就是糖炒栗子,就是栗子糕,好吃。尤其是冬天,买一包刚翻炒出来烫手开口的栗子,甜香诱人,等不及回家,站街脚就剥开栗子壳,一颗饱满半圆的栗子放进嘴里,绵甜喷香,冬天一下子美丽起来,有了糖炒栗子,冬天的萧瑟是可以原谅的。


  栗子和榛子都是坚果,《诗经》时代常常用在一起,《仪礼》中记载,周朝的士冠礼、诸侯见相互拜访(聘问)的礼仪、各种丧礼、祭祀的仪式,栗子是做为贺礼或祭品的。


  《左传》云∶“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郑风·东门之墠》也提到栗子:“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大意就是:东门外面很平坦,茜草长在半坡上。这房屋离我很近,可人儿却离我很远。东门外面长栗树,下面就是我的家。难道不是我想你?是你不来找我呀。


  写一位女子想念她的情人,就在东门外的栗树下,没有受礼仪的约束,仅此而已。


  不论是祭品中的栗子还是情人眼里的栗树,栗的历史久远,关于栗的文化也久远。


  该看看成语中的栗了。


  火中取栗,《成语大字典》的解释为:“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得不到好处。”


  关键在于它的出处,竟然来自外国,太意外了,这是第一次看到成语的出处没有来自本土。是十七世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猴子和猫》


  大意是,一只狡猾的猴子把栗子放在火里烧熟,然后骗猫替它取出来,猫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取出一个个栗子,猴子则兴致勃勃在一旁一个个吃香喷喷的栗子,猫却吃不到。


  虽然这很不符合猫敏捷聪明的形象,但人家拉·封登就是这样编的。


  从久远的《诗经》时代,从在栗子树下思念情人的情意缠绵中,一下飞到十七世纪的法国,看一只猴子戏耍一只猫“火中取栗”,实在有穿越的感觉。


  这样的栗太出人意料了,你不会忘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