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潺潺流淌,纵贯小区南北。
没有惊涛没有骇浪,只是默默地流淌在小区的地儿里,脉脉地流淌在居民的心儿上。一座三曲小桥横跨小溪两岸,人们来来往往,沐着春风,和着溪唱。
桥边的小广场是男女老少的乐园。这一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那一边上上下下羽球翻飞。少妇摇着小儿轻轻地哼唱:月儿明,风儿静……老汉扶着老伴喃喃地唠叨:轻抬脚,慢迈步……悠悠秋千荡来荡去,颤颤翘板颠上颠下。好一派祥和!好一派温馨!桥边的凉亭里,楚河汉界正战犹酣,小二大王啪啪摔响,斗也,乐也!
溪水潺潺,摇动着点点水草。水草下,不知名的小鱼,往来穿梭,忽而游到岸边,撩逗着往来行人,忽而钻入水中不见踪影。溪低的卵石奇形怪状嶙峋棋布。
溪岸两旁,丁香流莹,玉兰溢彩,微风徐来,阵阵花香袭来,醉人心脾。青松挺拔,翠柏吐碧,朝阳升起,片片针叶抚来,痒人身心。白杨亭亭玉立,争争向上,仿佛不挠的大汉;绿柳婀娜多姿,风情万种,酷似羞涩的靓女。往返在溪旁的小路上就如徜徉在无边的情怀之中。
华灯初放,独自站在曲桥上,望着林立的高楼里闪烁的五颜六色的霓虹,家乡西小河上的那座小桥便浮现在眼前了……
西小河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处。小河很小很小,小到了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有人说它叫黄泥河,可村上的人一直叫它西小河。就是这条不起眼的西小河,留下了少年时代许许多多的乐趣和多多少少的酸楚。
小河上的桥算不得真正的桥。人们将一根粗粗长长的圆木横在小河上,就算做的桥了。天长日久,圆木的老皮脱落了。没有皮的圆木光光滑滑,特别是雨天,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河里。我们这些小学生,大多胆子小,就是晴天,也只能爬着过桥。
桥的下方是一处河湾。水清清的凉凉的。夏天,这里是孩子们戏水的佳处。混小子们光着屁股在湾里嬉戏。搂狗刨,打漂洋,扎猛子,乐此不疲。打起水仗来,互不相让。忽而,这个孩子的屁股上粘上了黄泥,忽而,那个孩子的小鸡上挂上了柳枝。孩子们嬉笑着追逐着,小河湾成了欢笑的海洋。
小河套里绿树成林碧草成茵。各种各样的野菜遍地都是。猫爪、猴腿、鸭巴掌、蛰麻子,采回家,端上桌,美餐!美餐!
如今,小河干涸了,自不必再有桥了。河套匿迹了,也不会再生野菜了。那里是一片稻田。阳光下,稻浪翻滚。翻滚着乡亲们的希望,翻滚着乡亲们的喜悦。
站在田埂上,望着村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忽然想起了我曾写过的一首小诗《故乡的小河》——
村头的小河
流淌着远古的歌谣
河边的老榆树哟
萦绕着炊烟袅袅
树下的羊羔羔
亲吻着满地的青青草
满地的青青草哟
架起了通向未来的天桥
村头的小河
流淌着神奇的童话
河中游鱼哟
采撷着多彩的浪花
花里的气泡泡
描绘着灿烂的人生
灿烂的人生哟
憧憬着更加灿烂的图画
村头的小河
流淌了一代又一代
河边的父兄
耕耘了一年又一年
粘豆包儿
凝聚着执着
山里红
闪烁着心愿
黑土地泛起了淳朴的波浪
波浪涌起啊
涌起一片湛蓝湛蓝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