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辈人有个习惯,每次从乡下进城回来,都要捎点好吃的带回家。不然,就好象少些什么,对不住在家等候的老小亲人。


  大连有一著名小吃——王麻子锅贴,老大连人都知道,它曾经是当年大连老百姓下馆子的首选。


  岳父岳母在世时,特别喜欢吃“王麻子锅贴”。因此,我和妻每每去大连市内,都要到天津街买些“王麻子锅贴”回来。妻也爱吃这一美食,是因为她小时候,岳父岳母每次去大连回来总要捎些好吃的,自然少不了“王麻子锅贴”这个人人喜爱的小吃。 “王麻子锅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香而不腻,且形状象渔村的小船,两头张嘴透气,吃前可见里的肉馅,令食者垂涎。


  记得我第一次吃“王麻子锅贴”,是在四十四年前。当时我还是一名军人,每月的津贴费只有六元钱。“王麻子锅贴”那时也便宜,一斤20个才卖一元。但即便如此,吃上“王麻子锅贴”对于那时的我也是奢侈的事。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美食吃过就忘,但唯独“王麻子锅贴”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同时不能忘记的还有与之相关的让我觉得愧对老岳母和小外孙的事。


  记得在小外孙四五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饭桌上谈到“王麻子锅贴”。大家回忆起当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王麻子锅贴”的味道如何好,如何难买。在旁边吃饭的小外孙听见了,就嚷嚷要吃,一连几天的“王麻子”。直到后来,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才让小外孙暂时把“王麻子”忘到了脑后。但今年五一前夕,已经九岁的小外孙,不知受课外哪本书的影响,突然又想起了“王麻子锅贴”。于是,他日夜催爸妈领他去吃,仿佛不吃到“王麻子”,就要以绝食和不睡示威。无奈,女儿求我第二天领他去大连市内吃一次“王麻子”。小外孙一听,脸上荡漾着天真的喜悦:“太好了,终于可以吃到‘王麻子’”了。”看他那样,我也开始想念这道小吃了。


  可当我打车带小外孙找遍整个大连市区也不见“王麻子锅贴”的踪影。小外孙急得哭出了声,我马上说“就快找到了,别着急”。最终来到黑石礁,那里曾是“王麻子锅贴”最后一站——王麻子酒店。可当出租司机信心满满地将车停在门前时,我却看到“日月昇渔家菜”几个字。可恶,半年前还是王麻子酒店的,什么时候换成了“日月昇渔家菜”?


  小外孙大哭起来,满脸的泪水。好在旁边有一家喜家德饺子馆,这也是小外孙的最爱。没办法,只得哄他走进馆内,最后挑了几样好吃的饺子才止住了小外孙的眼泪。


  回来的车上,小外孙问我:“姥爷,别的城市没有‘王麻子锅贴’吗?”显然,小外孙对“王麻子”仍未死心。此时,车恰逢行驶到振兴路棉花岛匝道口。我又忆起棉花岛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岳母,想起了离世前的那个冬天。


  那是32年前,我刚刚从部队转业到辽渔集团党委办公室,就接到舅哥打来岳母去世的电话。在去往棉花岛的路上,我心里除了悲痛之外,还隐隐地有一种亏欠。大约一周前,在去看望病重的老岳母时,她用模糊的声音对我说,想吃“王麻子锅贴”。我当即点头,表示明天就去买。可转业培训的事情又处尾声,考试迫在眉睫。成绩直接决定分配岗位,来不得半点大意。因此,我把答应老岳母的事,拖了下来。心想,老岳母已病危几次都挺过来了,估计这次也应该没事。


  哪知,1988年12月31日这天的旁晚,舅哥的电话声让我一下子心碎了。如果说,我对老岳母临终前的亏欠有所填补,那就是在后来的祭奠日时,我曾无数次为其买过“王麻子锅贴”放在坟头前。尽管我深知老岳母吃不到嘴了,可是这种寄托对我亏欠的心多少有些填补。


  小外孙虽然没吃到“王麻子锅贴”,但他生活的路还很长。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说不定会出现“张麻子”、“刘麻子”等锅贴、锅烙、煎饺什么的,也许小外孙更爱吃。


  当然了,若是早一年半载的来王麻子酒店,小外孙不会有遗憾,我这个当姥爷的也不会有什么愧对了。


  “王麻子锅贴”这一美食,虽说在大连街头不见了,但它早已被老辈的大连人吃进了心里。尤其还有更多的人,在思念“王麻子锅贴”的时候,还在回味儿当年去往天津街路旁的糯米香、开封灌汤包、马家饺子、天津狗不理包子和扬家吊炉饼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