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意识的省思》(Thoughts on Life and Consciousness)是一本让人内心异常静谧的书。

  然而,我的阅读却伴随着电视里利比亚硝烟弥漫的画面。每日传来利比亚的枪炮声不绝于耳,政府军控制了某个地区、反政府军控制了某个地区、北约持续轰炸……总有人死亡,大多是平民,边境难民的状况更是如坐针毡,利比亚的天空,太阳仿佛都是黑色的。其实,岂止是利比亚的天空?又岂止是战争?当下的这个星球是如此的不平静。

  当今的世界物欲横飞、私利肆虐,社会与自然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战争的冲突、气候变暖、贫富分化愈演愈烈,人们因为种种纷扰而患得患失,生活幸福指数每况愈下,人类需要一种觉醒与自我救赎。《生命与意识的省思》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简单朴实的语言告诫人们,让灵性回归宇宙意识。本想随手翻翻,寻觅作者字里行间剖析现代人类社会的偏颇思维与精神缺失,捕获作者的智慧和他那“简单易行、清明圆满”的宁静和坦然。可就在我翻阅作者自序的瞬间,这些字句却给了我一种灵性的超越:“这个世界平衡吗?你的生活均衡吗?”,“我们必须唤醒自己和所有人类。现代的生活方式,已使太多人陷入消费主义的形态和低等的意识状态。他们的生命非常空虚、失落,而且,如果他们不觉醒的话,他们的子女也将失方向。”作者以一种真诚、一股内心宁静和平衡的强大动力告诫每个人都应该以深沉而诚实的内省提升心灵的正面能量,以无私的关怀和善意去实践自己的信念,以爱与智慧化解人类社会的失衡。

  《生命与意识的省思》的作者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是经济学和法学博士,金融和对外经济协作专家。1992年4月雅奈兹当选为斯洛文尼亚独立后的首任总理。2002年4月当选为斯洛文尼亚第二任总统。1991年之前的斯洛文尼亚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瓦解后,斯洛文尼亚获得独立。这个拥有200万人口小国在雅奈兹总统的领导下,人们生活富足,社会祥和安逸。2006年6月,跨越人生巅峰的雅奈兹不顾全体国人的殷切挽留,宣布不再竞选连任,而将致力于传播高雅的理想,提升人类的灵性意识。当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独自搬到树林里,对生命与意识予以深刻的内省,以此呼吁民众告别不安与患得患失的困扰,拥有内心和平,改善身心健康,创造和谐社会,于是有了《生命与意识的省思》的诞生。雅奈兹说,“不要为了权力和欲望而生活,要多多聆听内在的声音。生着,若只是埋头苦干,没有机会停歇,没有时间思考,没有途径去接触生活的本源,那么这样的生活,还会有幸福么?人为何总是感到心里困苦不堪呢?是因为被往事纠缠,是因为为欲念而累,忘却了自己的眼前,忘却了最重要的当下。我们忘了好好地活着,忘了当下的这一刻。反而去想过去的事物,盘算将来会发生什么,却让当下悄然流逝。”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若将现代人同原始人比较,其结论是否和绝大多数人固有的想法大相径庭?因为二者之中生活更如意的,在卢梭看来,显然是原始的野人。他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在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物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其实,人生的真谛是内心的宁静。财富、名声、荣誉,确实并不重要。要是你为获得这些而时时烦躁、恐惧、焦虑,那归根结底有何用?负面的能量会吸引来更多负面效应。如果你是一个内心宁静均衡的人,在人生路途中汲取宽容、智慧和知识,跟随内在安详的声音,你会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平顺,感受到一种圆满。你会清楚意识到生命每一个时刻的珍贵,你的生活不再无序。

  人们总是说,自己需要一方田园净土,繁花吹径,炊烟袅袅,红尘远离。可是人们又经常忘记心灵本源,总在制造利禄诱惑自己,于是,苦苦挣扎着千里跋涉寻找桃源,在寻找的路途中,他们又嫌弃一片又一片桃源太过安静,太过荒凉,不惜代价把那里改造成繁华都市,之后,继续启程。有一天,也许你会问。我的生命中还有什么?这一辈子,我得到了吗?籍此,我们是否该反思,去感悟心灵呢?

  法国大思想家蒙田在1571年他三十八岁之时,由于对官场政治深感厌倦,也为了躲避宗教战争带来的灾祸,他决定弃官隐居,回到他祖辈留下的波尔多蒙田古堡,过一种远离尘嚣,读书默想的生活。为了追求寂静,他甚至厌烦家里的琐事,厌烦来来往往、叽叽喳喳的仆人,独自住进主楼附近一座简陋的塔楼里。为了永远记下他开始退隐这一重要时刻,他请人在墙壁上用拉丁文写下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公元1571年,三月朔日前夕,时值三十八岁生日,米歇尔·德·蒙田长久以来厌倦朝廷之苦差使与公职之重负,决定趁尚有精力之际,隐退至缪斯之怀抱,在平静、安稳之中度过所剩无几之余年,生命之大部业已流逝,期盼命运之神允其保住这一处曾献予自由、安宁、悠闲之栖身地一祖先留下之静谧隐庐。” 他去世之后,他的《蒙田随笔》成了千万人的枕边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甚至影响了世界。

  在《生命与意识的省思》里,作者认为自私和自执是所有问题的本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便会滋生占有欲和失去后的恐惧。恐惧则是痛苦的源头,之后如忧伤、嫉妒、愤怒等等会接踵而来。一旦懂得汲取正面和肯定的能量,以宽容和善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恐惧就会消失。安详的生命自性便会和宇宙意识相互连通,圆满和清明的意识也就会油然而生。当心灵开始发生变化时,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头脑不再控制我们,而是我们更善于去运用头脑。我们会回归大自然,热爱生命,更懂得与万世万物和谐共处,而不再到外界去寻找身份和价值的认同,不再为了功名利禄去破坏良善的本性。当负面思想和苦难挫折来临时,仍然能以泰然之心去面对,享受生活大河的万千气象。

  我们时常在想,人生最重要的是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健康;有人说,是财富;也有人说,是爱情。但,我认为总的来说,是快乐,最起码,要生活得快乐。很多时候我们把生活的目标定位于物质的需求。更多的票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而这些需求是追求不竭的。然而,除了这些,我们的生命还容得下什么?我们的内心世界里还剩下什么?是否给自己一个安然的空间,去探索究竟的、真正的生命的意义呢?我们是否在问自己真的快乐了吗?其实,现代社会,人已然陷入了一个循环,与真正的生活渐行渐远,每日辗转各种场所,饕餮之宴,觥筹交错,阿谀奉承,急功近利,在水泥森林中穿梭奔波。为了各种欲望去耗费心力,为着各种目的去自愿或者违心地过着声色犬马而应接不暇的生活,焦虑着,紧锁眉头,日复一日。所以,雅奈兹便在《生命与意识的省思》一再提醒,生着,若没有机会停歇,没有时间思考,没有途径去接触生活的本源,那么生活,还幸福么?

  美国湖畔作家梭罗在小湖边开荒种地,每天打猎和伐木,过着原始、简朴的生活。在木屋里,在湖边,在林中,在瓦尔登澄明的月光下,他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在那里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从容不迫地生活,聆听和体味生活的真谛。他要让自己“不至于在临终时才发现自己不曾生活过”。这里的生活是寂寞的,然而梭罗却说:“寂寞有助于健康。”他曾这样说:“我并不比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不比一张豆叶或一只马蜂更寂寞,不比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每天,他都要把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思考和感触写在日记中。

  身边不断有朋友和我谈起莫名的烦燥、忧虑。前几天一位朋友又和我谈起“烦燥”“忧郁”这个话题,我说是不是因为春天来了?他则说,四季都是这样,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这位朋友有着不菲的资产,桥车有好几辆。或许这样的惆怅时而大家都有。总在某个时刻,内心有惴惴不安的焦虑与烦躁,一时挥之不去。这样的时候,不妨选择一本书吧。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建议我们从哲学、艺术、宗教中寻找摆脱焦虑的方法。我觉得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这些观点仿佛离我们甚远。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处处充盈着等级体系。让我们通过哲学的沉思、艺术殿堂的遨游、皈依宗教来寻求心灵的安宁、身份的确认无疑是等于梦游。相反,我们生活环境的拥挤、资源的匮乏、生态的失衡、像漫画一样的建筑群炫富表征、缺少思考的心灵,等等,这一切都加剧了我们对自我认同的迷惑。至于,到底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让我们通往摆脱这种迷惑和焦虑的彼岸,《生命与意识的省思》或许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均衡的人,也能协助你找到内在的和平。本书将能提升你对自我、对自己的生命同世界周遭的意识。然后你的生命就会改变,你将不再依循过去的道路——那条路上充满不安,使你若有所失。你会改变,你的能量将会提高,你的健康也将改变。

  在撰写这篇读书笔记的间或,传来了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后人被炸死以及基地组织头领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这个纷扰的世界让我们不能再沉溺于“世界本无事”的和平幻象之中,而应该看到种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加快觉醒的脚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意识层次和能量。正如雅奈兹在书中所言:“意识尚未觉醒的人,会因为自私、贪婪而摧毁地球和人类。而意识觉醒的人将战胜自私与贪婪,挽救人类和这个星球。我们可以做很多事,因为我们内在有无限的潜力。”雅奈兹在《生命与意识的省思》序言中说:“我们必须唤醒自己和所有人类。当今世界缺乏好的领袖,任由贪婪、自私领导这个世界,那些对财富、权势的贪得无厌不仅制造不义的苦难,更是在毁灭全人类。”他向全人类发出号召:“提升自己的意识等级,把自己培养成为负面世界中的中流砥柱,做一个影响世界的人。”他说:“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再去处理世界”。

  读完这本书才知道雅奈兹已于2008年2月辞世了。先生还曾来中国参加博鳌论坛,接受CCTV的访谈。他留下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给人类。他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命。读罢此书,意犹未尽,感觉作者提出了许多问题,何为灵性?何为宇宙意识?何为圆满清明的意识?他呼吁政治人物与大众媒体与他一起去唤醒人们的意识;他呼吁人们淡泊名利,关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保护动物、提倡素食。像印度圣雄甘地的那样,采取非暴力运动,以灵性的力量唤醒大众走向和平。

  重重地合上这本书。四十八日的日记篇篇依然在心头萦绕。“圆满的清明意识”、“活在这一刻”、“生活应该有所改变”、“帮助他人”、“现代生活方式”、“赢家与输家”……那些字字句句挥之不去。封面上那句“我们一定要停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都一直在往前冲。其实,应该说是随波逐流,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让我觉得仿佛在大海边一碗清泉浇注了我的心田。仿佛在浑浑噩噩的睡梦中有人将我叫醒,让我跳出那些迷迷茫茫的梦境,站在一泓如镜的水边审视自己,端坐在水边的树下,绿草茵茵的无限风光让我有心情阅读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