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古墙•古城•古道》这本沉甸甸的大书,不仅是出于对包头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该书作者的敬重(网络上作者的相关介绍),也是源于一个意想不到的“小巧合”:自己加入包头市最美书友会刊发的第一篇文章《鹿城英雄风云会》与该书第78页《古城会英雄•九原麻池古城》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于是一种“默契感”促使我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路走来……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古墙•古城•古道》一书是内蒙古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旅游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方金良老师创作的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全书近17万字,整体结构好似一个“纺锤体”,两头尖,中间大,分为“古墙”“古城”“古道”三部分,共收录了作者的散文44篇,图片76幅。
  全书表达了生与死、爱与欲、永恒与变化等多条主题线索。归纳起来,最主要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访“古”的游踪。暗线是作者尊重历史、珍视传统民族团结的感情。无论是写古墙、古城和古道,还是赞颂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昭君精神、主张和亲政策等等,无不贯穿着这一线索,从而使全书形成一个事理相关的整体。
  该书中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都较为简洁洗练,语句生动流畅,寓写景、状物、叙事、抒情于一炉,准确、严谨、鲜明而哲理凸显。每一篇的标题高度凝练地讲明一个主题,勾连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故事。作者的描绘,是在自然景物中寄寓深意、在抒情时深沉辗转含蓄不露,在表达哲理意味中反思拷问,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染力和思考力。尽管写作笔法是散文化的,但却是在挖掘积淀于千年历史遗存文化的基础上,以严格的实证态度,结合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各相关的历史文献查阅,进行了周密的推理和论证。这正是用文学的形式,于纵横捭阖中摸索着去完成学者的课题。同时也使得读者和作者一起获得一种优雅与从容聚合、凝重与压抑交织的感受,一种慑人心魄的身心渗透和腾跃爽润的快意。
  阅读中,感觉作者不仅仅是一位学者、考古学家,更像是一位规划建筑大师。他执优美的文笔,迈稳健的双足,用科学缜密的思维,以谨慎的态度和独特的视角,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为我们“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沟通与阻隔、融合与战争的政治军事思想的战略布局”(P118),智慧地构建起了包头以往的模型,深度复原了包头这片热土的历史档案,大跨度、全景式地呈现了被誉为“中国历史后院”的包头真实而又富有诗意的故乡生态美图,给读者以新颖、奇特、兴奋的体验。同时,作者又像是一位出色的讲解员,站在《古墙•古城•古道》这座展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天然博物馆”里,以一个历史亲历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为我们讲述着一段段悲壮凄婉、雄浑大气的边塞风云故事和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带给我们无限的猜想与蓬勃的力量。
  纵观全书,这本文集从考古学与历史学等多个角度,介绍、展现、科普了一幅幅包头乃至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更替继承的画卷。这就是一部包头版的《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细细读来,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在化为文字之河的流淌中,给人以沿途风光、精神景象的旖旎行色和陶醉迷痴的感动,同时在活生生的现实中又使包头的历史“增添了厚重之感和‘赤光紫气之异’”(P140),令人振奋,令人神往。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志》总主编董耀会为此书作序,并称“这是了解包头及周边古墙、古城、古道必读的一本,极具地方史研究价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欣赏价值。”
  合上书,欣赏着书的封面:作者站在石头砌筑的高处,似乎站在历史的高点,又好像在心中默默重复着自己所立下的愿望(P238),居高临下,审视着过去,傲视着现在,憧憬着未来。人在天地间多么渺小,但人又是万物的主宰,一幅地图,加之背后是升腾起的云朵,还有所选择的出版社为“远方”,景虽苍茫萧索,人又略显孤独怅惘,但透过这空灵的画面所展现出的那种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将带给我们每一个人怎样的骋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古墙•古城•古道》这本文集中,方金良老师以“勘探”的眼光详细记录了他对每一道古墙、每一座古城、每一条古道的考察、研究和探讨。每一次踏上行走的土地,方老师眼中的包头已经跨过两百多年前水旱码头的繁荣,纵深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北魏王朝的烽火障城,还有蒙元帝国的金戈铁马,他将我们的视线拉回到了中国北方草原——被称为历史后院的地方。他说:“我的感受、猜想与迷茫牵扯着我的思绪走向历史的深处。”(P193)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出于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作者义无反顾地、毫无怨言地、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份爱好中、这份事业中,反映出作者是一位不惧劳苦、坚韧顽强、热爱生活的人。“走进苍茫的时空,有时会产生恐惧,好在语言沟通没有障碍,使未知的行走有了期盼。”(P185)
  行走与考察,是方老师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主要方式和方法,也是身体锤炼意志磨砺情感升华的一种独特演习。“对古代未知的探求可以激发我的好奇心,有时感觉这种无意义无目的的执着,是对自己身心的挑战。”(P182)于是,作者或独自前往或结伴而行,所到之处多为一般旅游者未至之地。行走中,他不是走马观花的消遣与休闲,也不是满足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好奇与愉悦,而是以一种巨大热情的嵌入、实证经验的辨析和感性直觉的触摸,深入细致地观察与记录。
  方老师在行走中思考,在猜想中探寻,同时体味着生命的乐趣。他曾在一次文学讲座中讲到,“在行走中,天地之灵气会给人无穷的力量。而且行走会让读书更加明白,更有味道,同时产生了情感的生活,改变了一个人的状态……通过行走,有了亲身的感悟,才能写出好的、吸引人的作品来。”慢慢品味方老师的文章,感觉这不是一般的游记散文,也不是一次单纯的理论立据求证的历史考察报告,而是一次深入历史的探索与征服,一次集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民俗学、建筑学、文化学、宗教神话民间传说等方面知识与内容为一体的分析“中国历史后院”的社会结构、伦理秩序、价值体系、文化理想、宗族维系、祖灵崇拜的奥秘的文学书写的试验与突破。
  如果将古墙比喻为过去,古城比喻为现在,古道比喻为未来。“过去”有“墙”做“后盾”,“现在”有“城”来“居住”,“未来”有“道”伸向“远方”。“墙”围拢合成变为“城”来“居住”,一条“道”穿墙穿城而过伸向“远方”。那么,三“古”合一,就可以演化为一个字,这就是“中国”的“中”字。中是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国的人文哲学,是中华的密码。这应该就是方老师面对断壁残垣、废墟遗址、云纹瓦当、蜿蜒痕迹……这所有留存的一切文明所做出的历程探索与文化思考的深度解读吧,其意义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据悉,这位寻找文化密码的方老师从2003年开始行走,他用了10多年时间几乎走遍了包头的山山水水,并形成了自己行走的一套独特体系:古墙、古城、古道。一路走来,方老师和他的伙伴们在向周围的人们普及着保护文化知识的同时,多次惊走盗墓嫌疑人,制止了数起无知的百姓挖掘城墙的行为。
  “几年来,我已行程近万公里,已行走了40多座古城、8条长城、数条古道,拍摄照片一万多张。”(P237)方老师说。行走是艰辛的,寻找是艰难的,“一块牛肉、一棵白菜、一壶热水,风餐露宿……”(P237)虽然带来了“人瘦带宽”但也不后悔。我十分敬佩方金良老师这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正是在这种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的指引下,方老师写出了《古墙•古城•古道》这部心血之作。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今,物欲的诱惑和社会的浮躁,使得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时常寻找不到一方安宁之地,于是,“还乡”与“寻根”的情绪又开始慢慢萌生起来。
  “还乡”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处世哲学、一种身份的认同,更是精神皈依的一个起点、一次矫正、一个导引。在历史面前,我们只要深刻忏悔和反思,都会在文化的根脉里寻找到精神向度的指引。这种强大的教化功能和启蒙效果,是自我救赎的一股宏壮的人文力量。这种感情倾向的表白和诉求的照望,是一种多么恒久悠长的文化熏染!而“寻根”,则是心灵归宿的一个支点、一个寄托、一方家园,是对生命链条的一种认识和认可。在“寻根”的溯源、寻踪、窥察、辨别和指认中,我们可以收获一种伟大的自然之力、广阔的生命内涵和强大的精神造化;在审视、解析、扬弃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种遥远岁月的情感眷念和文化怀旧的精神安抚。
  读过《古墙•古城•古道》这本文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精神与文化记载,更是一种精神与文化传承。书中深层次地展现出的就是一种精神的“还乡”,文化的“寻根”,让“每个行者都沉浸在岁月的沧桑中,享受历史的空灵洗礼”(135页),“让我们的村落留住记忆,让乡愁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存”(139页),让每一位热爱故土的人们在聆听跨越古今的故事中,在渐进、渐悟、渐成的追求过程中,在“忘却自我、超越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境界中,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内涵,探索到包头文化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方金良老师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理念,在精神的境界和心血的燃烧中,用行走与写作的创新方式填补了包头历史文化的空白,把包头的“古”之美传递给现代人,把包头的历史带进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
  方老师说:“……我的脚步踏过了两千年来的遗忘和孤寂,留下了扣问苍凉的痕迹。”(P236)“行走虽然辛苦,但收获了苍茫荒野的寂寞感受,收获了沐浴风霜的身心愉悦,收获了穿越远古的思维发散,发现了鲜为人知的身边美景。”(P237)我想,这两段话语就是对《古墙•古城•古道》这本书最好的诠释,也是该书所呈现出的那种可触可感、带着生命体温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一段又一段的古墙构建了长城内外的秩序;一座又一座的古城创造并守护着灿烂的中华文明;一条又一条古道承载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沟通与交锋历史脚步的痕迹。古墙、古城、古道,是一种历史走向的探索与追问,更是一种精神还乡、文化寻根的隐喻和隐语。先人的生命和经历已然淹没在时间和记忆的洪流里,但是,他们生命状态的坚韧、生存境况的艰辛、生活情态的乐观和生死境遇的超然,却在精神的殿堂和时代的忆念中永生,化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强壮温暖着我们后人的体魄和灵魂。
  方老师多年跋涉的行程和视线思维笔力所及的内容,并非笔者在有限的篇幅里能够详尽解读完成的,但它在广阔的历史思考、生存命题和精神风景中,带给了我们一种天地人贯通的大境界,一种物我合一、主客体相融的生命顿悟,让我们一步一步获得先人的引导和神谕,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知道了我是谁,要到哪里去,由此获得了现实生存的鼓舞和力量。
  每一次探访,就有每一次的设问,而每次设问的命题,好像都是在为下一次的走访留下思索与解答的空间,也是在为下一部佳作的问世埋下伏笔。
  我准备打起行装,跟随方老师的步伐,穿越先民生命的时光隧道,穿越千年曲径通幽的文化长廊,叩开岁月之门,与那些久远的“人和事”温暖地在“灯火阑珊处”相遇,在心灵的驿站中,寻找那份“蓦然回首”的洞彻之感。亲爱的朋友,你—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