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之女性主义者——林道静

  《青春之歌》是杨沫女士根据自身经历所编写的小说。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讲述了具有双重身份的林道静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了一名具有着强烈意识的女权主义战士与爱国共产党员,这其中的经历也不乏有磨难、辛酸、折磨,但是她都挺了过来。而我从中看出了林道静身上女权意识的觉醒。

  从故事情节来划分我认为林道静的女权意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

  一、女权意识萌芽期

  在这个阶段中,林道静身上的女性意识可以从进步性和落后性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进步性的表现:1、离开父母,去投奔表哥。勇敢地反抗封建的父母,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为自己的未来争取。2、得知余校长要把自己献给鲍县长后,寻找办法无果后,想要通过以死来保全自己的贞洁。3、在第一次遇见卢嘉川后,受到了卢嘉川的启发,在学校中宣传爱国思想,在宣传爱国方面与余敬唐吵架。

  落后性:1、在反抗父母后,仍然还是想要依靠其他人去生活。2、在被余永泽救起之后,她陷入了爱情之中,虽然他们是互相喜欢的,但林道静为了余永泽不断地去委屈自己,留在北戴河,忍受着余静唐的羞辱、停留下了她去追求自我的脚步,宣传方面,没有实践。

  这个时期的林道静会有这些局限性的原因在于:1、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于她的毒害。2、当时社会的背景黑暗,林道静孤身一人不能够对抗这么大的力量。

  二、女权意识成长期

  这个阶段中,林道静身上的女权主义可以从进步性和落后性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进步性:1、在重回北平之后,想要自己去工作,不想被余永泽养着。没有因为余永泽的劝阻,就停下自己的脚步,勇敢地去参加了第一次北大学生抗议活动;与卢嘉川进行交流,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2、在卢嘉川被捕之后,林道静与余永泽闹翻,离开了余永泽,而且自觉主动地在晚上去张贴爱国宣传页,给高校寄宣传页,鼓舞大学生们。3、初次被捕,林道静不接受胡梦安的诱惑,宁死也不屈服。林道风来劝林道静屈服的时候,说胡梦安以家人做为要挟,林道静并没有屈服,没有依靠过去传统的观念,牺牲自我去救那些不算家人的家人,没有愚孝,而是忠于自己,为自己而活。4、逃出胡梦安的追捕后,林道静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接受着共产党的领导,在地主家去联系群众,在基层群众中去扩大党的影响。即使在被地主儿子发现身份,自己将要被捉走时,能够迅速冷静下来去思考,并且从“敌军”手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减少党的损失。

  局限性:1、在来到北平之后,虽然想要去当书店店员,但是在遇到挫折后,就辞去了工作,回到了余永泽的身边,过起了所谓的“安稳日子”,同样的在第一次参加学生示威活动的时候,害怕死亡,害怕被国民党捉去。2、林道静实施了一些爱国的行为,但不是自身的主动去做。而是跟随着卢嘉川亦或是受到卢嘉川的指引,还是没有完全独立,仍具有一定的胆怯和依赖。

  三、女权意识的成熟期

  在这个阶段的林道静,已经接受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的引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接受了党所交付的任务,在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在监狱中被折磨,绝食抗争,在北大被走狗所羞辱打耳光时,她都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前行,努力去想要去完成党的任务。

  林道静身上的女性主义不仅可以体现在《青春之歌》的故事情节之中,更可以从作者杨沫对林道静塑造上体现出来。

  首先便是作者杨沫将自身的经历投射到林道静的经历当中。1、作者杨沫1914年8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和林道静一样都是接受过比较开放的教育,这便为她们想要争取独立,自强奠定精神基础。正是因为她们没有像那个时候的大部分女性一样没有读过书,接受开明教育,她们才会有了面对危险与困难时候的精神支撑。正如文学理论所说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2、作者杨沫十四岁时,杨沫读完高小一年级,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但为躲避腐朽的家庭,她私自跑到西郊,考进西山温泉女子中学,过起住校生活。在校园里,她除了应付必要的功课以外,全身心倾注在读书之中,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五四”以后,中国反封建、争自由民主的小说、欧洲和日本十八、十九世纪的宣扬个性解放的文学作品深深吸引了杨沫。郭沫若的小说《落叶》是杨沫读的第一本新小说。最初杨沫读的是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朱自清、冰心、庐隐的作品。接着是鲁迅、茅盾、丁玲、蒋光慈、萧军、萧红及日本的厨川白村、小林多喜二、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作品。杨沫爱上了文学,林道静也是如此因为家庭破产而中途退学。正是因为家庭的变故,使得她们脱离了家庭的支撑,被迫地走向社会,面对社会的风雨,这更加让她们想要去独立,去保障自己的生活。这为她们女性主义的觉醒提供了客观条件。正如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她们也就在社会的风雨逐渐成长起来,女性主义也随之觉醒。

  3、作者杨沫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林道静也是如此。那么为何作者杨沫选择了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不是其他店员呢?前面提到过林道静与杨沫都是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她们首先具备了知识条件,有能力去教育,去看书。其次她们是自我选择职业,主动去选择职业,她们是有自己的底线,有尊严。这也是她们女性主义的体现,没有去选择当时大部分女人作家庭妇女或者挣钱颇多的歌女行业。

  4、她因父母不和,缺少家庭关怀。书香之家,没有给过杨沫温暖的感情,却使她在孤寂的童年能躲到书籍、牌匾、对联以至昆曲中寻找欢乐。母亲把十六岁的杨沫叫回家,强迫她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杨沫对包办婚姻,她毅然反抗,又跑回西山的学校。至此杨沫母亲断绝了对杨沫的一切供给。林道静与杨沫一样都生活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之中,自幼便学会了自己去为自己寻求慰藉,从小便学会要独立要去坚强。这些童年的不幸为她们女性主义的觉醒提供了动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让自己变得坚强,才能够保护自己。林道静也面临着父母的逼婚,经历被父母断绝经济,这些不仅没有打垮她们,更到是为她们的成长添柴加薪。以上四点都是作者杨沫所经历过的,并将这些经历融入林道静的经历之中。文学理论所提到: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时会将自己的感情、经历等等融入到主人公当中。因此作者杨沫的经历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也是林道静身上所能体现的。

  其次便是作者杨沫是一位女性作家,《青春之歌》的女主人公便是林道静。作者杨沫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刻画了林道静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主义奋斗者,用她的笔写出了女性主义的坚韧、不屈与坚强。正是女性作家的身份才会着重于描写林道静身上那明显的女性主义,让我们看到那时候的先驱者女性为女性主义做出着怎样的贡献。例如:在刻画林道静面对爱情与争取自我的时候,那种女性内心的纠结,是女性作家所独有的。生在那个时期的杨沫是见惯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正是女性才会更加想要打破这些男女不平等的束缚,关注这一个社会问题。杨沫是喜欢文字,因此选择了最适合她的方式,写出了林道静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去倾诉女性在这个社会所受到的不公以及彰显女性力量的强大与女性主义的重要。这也使得林道静这个女性主义的先驱者的形象深入人心,正是因为如此真实,让人喜爱和尊敬。

  《青春之歌》是近现代文学中一部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正是刻画了林道静这一位具有着鲜明的女性主义的女性形象,鼓舞了众多女性去争取自己的独立,为我国的女性主义的兴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