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吉林白云机械厂子弟中学,担任高中语文课教师。

  当时,白云子弟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很低,学生流失严重,纷纷外出就学。为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在工厂领导以及职工家属的心目中,威信扫地,教师情绪很压抑。于是,全体教师提出了,“提高升学率,打好翻身仗”的口号,把重点放在初中上。我主动请缨到了初中组,学校委派我担任初三年级组组长,并承担初中三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担任三年级一班和二班语文课教学任务。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夏老师,到我们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抽查听了我讲的语文课,评价很高。向学校提出让我讲授一节全县范围的公开课,全县初三年级语文教师,工厂周边辽宁省清原县一部分初三年级语文教师代表,大约五六十人,再加上学生,总共就有一百多人。夏老师给定的讲课内容:讲授文言文《曹刿论战》第二课时,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及语言艺术。

  我讲过多少次公开课了,按常理这不是什么难题。但是,这样大的规模,这样严谨的命题公开课,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接到讲授公开课的任务,我严格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紧密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做了很认真的备课。

  公开课如期进行,我进入教室以后,严格按着教学的五大环节进行。我慢慢地环视一下听课学生和听课老师及领导。看得出来,学生很紧张,教室的气氛很严肃,寂静得连手表时针走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好像划一根火柴,就能燃烧,轰隆一声,就能爆炸一样。

  怎么办?我的大脑在急速旋转,如果不打破这紧张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就要受到严重的限制,更不能很好的配合我,我的这节公开课,那是必败无疑!如何打破这种紧张严肃而又憋闷的局面,我想了想,有办法了!我毫不犹豫地突破原来的授课计划,增加一个“背诵课文”的环节,缓解一下紧张气氛。我对学生说:根据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背诵课文,下面,老师给你们背诵一遍《曹刿论战》。我镇定自如,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一字一板,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张弛有度。我的镇定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都用诧异、佩服、敬仰的目光看着我,脸上露出了笑容,紧张情绪云消雾散。我暗想,效果不错,既然如此,我可以再来一遍。于是,我说:下面大家随着老师背诵一遍,学生高高兴兴地随着我背诵一遍《曹刿论战》。教室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欢快活泼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我一看学生都已经进入角色,不失时机地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学生的思维及时引导到课文分析上来。我按着“问战”、“应战”、“论战”三个层次,解字析文,进行得非常顺利,紧密把握掌控教学主动权,学生主动积极配合,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紧密互动”的原则。毫不夸张地说,公开课很成功,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我的自我感觉很好,当然很得意,很高兴,甚而至于有些飘飘然起来。

  这一高兴不要紧,有一些忘乎所以了,把下课的时间给记错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八点二十分上的课,授课时间是四十五分钟,应该是九点零五分下课。但是,我误以为是九点下课。八点五十五分,我就讲完了课,布置作业。根据课后习题,布置了几个实词,虚词,几个句式。我到学生中间巡视,看看作业完成得如何。走了半天,下课铃声依然没有响,我看了看手表,已经到了九点了,为什么还不打下课铃呀?学生在做作业,听课老师有的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我的大脑在急速运转,我们同一年级组的物理老师韩建臣,看着我呲牙笑,是成功赞美的高兴,还是砸锅失败的耻笑,我不明白韩老师呲牙笑的含义。这在教学上就是晒台了,前紧后松,教学节奏把握不细,教学内容分布不均匀。俗话说:编筐斡篓,全在收口,我自己深深地感觉到,这节公开课的收口收得不好。原因何在?我再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九点零二分了,为什么还不打下课铃?突然我的思维恢复了,已经完全意识到我把下课的时间记错了,是九点零五分下课,还有三分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决定着成功与失败。如何挽救,如何弥补,我急中生智,想了想,有办法了,应该说是很高明的办法,必能掷地有声,一鸣惊人。

  我缓缓地走到讲台上,笑呵呵得对学生们说:我在下面看了看,有的同学提出来,“以”字在本文出现了很多次,词性与词义都一样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很好!说明我们同学善于动脑筋了,也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了。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以”字在本文中的几种用法。我书写了下面几个句式:

  何以战?

  必以分人。

  必以信。

  必以情。

  何以战?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何”提到介词的前面,可以还原为“以何战”。“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解释为:凭借什么作战?

  必以分人。“以”是介词,“把”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字,这是省略句。全句补齐就是:必以之分人,解释为把这些东西分送给大家。

  必以信。“以”是介词,“向”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代词“之”,这是省略句。全句补齐就是:必以之信,解释为必须向神明表示诚信。

  必以情。“以”是动词,根据的意思。解释为: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讲授完这些内容,下课的铃声铃铃铃地响了起来。我布置了课后作业,按时下课。

  我记错下课时间的漏洞,就这样被我悄无声息地弥补上了,还真正做到了“人不知,鬼不觉”,更有甚者,有的听课老师说这个小插曲是:飞来之笔,画龙点睛之笔,让我自己来看,那就是:狗尾续貂,哈哈哈,我很得意。

  事后,韩老师跟我说,你是不是记错了下课时间?你巡视学生时,学生根本没提什么问题,是你自己发现了问题。我诙谐的说:天机不可泄露!说完,我和韩老师哈哈哈大笑,笑弯了腰!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夏老师组织大家评课,给予很高评价,给予高度赞扬。夏老师还组织几个专家,写成很有高度的材料,上报到吉林省“魏书生青年教师研究协会”,参与“魏书生式青年教师”的评选活动。后来,因为我们学校是企业办的学校,不参与评选活动而搁浅。

  这次公开课已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依然是记忆犹新。由于我的疏忽,记错了下课时间,又由于我发现及时,措施得力,得以充分补漏察缺,反而受到高度好评。

  这次公开课,我永远不会忘记,终身难忘!


  附《曹刿论战》全文:  


  曹 刿 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於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