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普通的荆条居然成就了七条成语,实出我意外。现列举如下:

班荆道故、负荆请罪、荆钗布裙、披荆斩棘、铜驼荆棘、荆天棘地、荆棘满途。

先说常用的,“负荆请罪”,不知道是因为所负之荆条让人记住了廉颇、蔺相如,还是“将相和”让人记住了荆条。总之有一条,荆条、将相,互相成就。熟悉的关子也别卖了,还是看看它的出处吧。

负荆请罪,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起因是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的功劳,被赵王封为上卿,比老将廉颇的地位还高,廉颇很不服气,放狠话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很有头脑,尽量避免和廉颇碰面。蔺的属下认为他是害怕廉颇,蔺相如是这样说的:“强秦不敢犯我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去虎狼之国我都不怕,能完璧归赵,怎么能怕廉将军呢?对他谦让,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恩怨放在后面啊。”自然这话会传到老将军的耳朵里,老将军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成语,也有了“将相和”的戏剧传唱。

“负荆请罪”表示主动认错赔礼。

荆钗布裙,出处,《太平御览》卷七百十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说“举案齐眉”就都知道了,东汉隐士梁鸿,穷,有气节。富家女孟光,丑,有眼光。就是要嫁给梁鸿,她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出嫁时自然华服美饰,梁鸿很不满意,不和孟光同房。孟光追问之下才知,梁鸿想要的是和他一样穿粗衣吃淡饭的人,要和他一起过隐世生活的人。于是,孟光二话不说就“荆钗布裙”了,进一步还“举案齐眉”了,于是就成就了梁鸿孟光的不世美名。

用“荆钗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之所以不厌其烦说他俩的故事,是想让当今的红男绿女们看看,有一种婚姻是不需要“有房有车”的。

再说“披荆斩棘”,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说的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冯异,功勋卓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冯异朝见刘秀时,刘秀对满朝文武如此说。

“披荆斩棘”是比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再说不常用的。

班荆道故,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说的是伍子胥的父亲伍举(楚国大夫),和蔡国大夫声子是好朋友。声子正要出使晋国,和伍举相遇于郑国郊区。老朋友“他乡遇故知”,非常高兴,条件不好,只能在地上铺上荆条,边吃边叙往事。

“班荆道故”形容老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谊。班:铺开。

荆棘载途,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引申为“荆棘满途”孔颖达解释云:“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清·周茂兰《追和采芝歌》:“山有芝也,亦可采也。荆棘载途,何可扫也 ?”

“荆棘载途”比喻障碍重重,困难很多。

荆天棘地,出处,清·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和荆棘满途意思相近,到处都是危险境地,很难前进。

小小的荆条,山川阳坡常见,长成灌木的少,大部分像草一样生长,而且就长在乱草丛中,不起眼,除非是要用它。荆条用处不少,可以编织筐篮,可以用作篱笆,更多的作柴草,甚至用来制作刑具。

《诗经》时代荆条就充分使用,提到多次,有一处和以上的成语不一样,温馨有情,荆条能有情,好。

《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节录)

大意: 柴火紧紧捆,抬头见三星。今夜是何夜,见着我的好人。你呀你呀,我可拿你怎么办!

其中“束薪”就是捆绑荆条,意思是夫妻犹如紧紧束缚在一起的荆条,密不可分又紧紧相拥。那怕荆钗布裙,可以终老。

这样结束荆条的成语,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