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府,位于苏州博物馆的旁边,从博物馆进去,看完可以从里面进忠王府的侧门,参观完了,出口就是忠王府的正门。一张门票可看两个景点。事实上在忠王李秀成占领苏州以前,这里便是拙政园一部分。忠王府的门口,又写着“古拙政园”的字样。我并非想来观赏古代园林,我只是来这里想体会一百多年前,一个让人非常敬佩的历史人物。

  在忠王府,人们久久地凝视着忠王的塑像,力图近距离地去接近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将自己融入那个年代,如同回到一百多年前,正面对着这位叱咤风云的刚毅统帅。在忠王曾居住过,并在此开始他的讨伐征战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铁血历程。

  并不是每个游客都知道忠王李秀成是谁。二十多岁的一位阿拉伯姑娘背着一个双肩包,看完苏州博物馆手里揣着门票与游览地图,站在忠王塑像前说着蹩脚的汉语问道:“这个人很有名吗?”我答道:“是很有名,很伟大的一个人。”对不很熟悉中国历史的她,我觉得没法说得太多,也没法说出自己此时复杂的心态。我想象着一百多年前忠王的坚忍不拔,想象着他的意气风发,想象着他举手投足的果断,当然,也想象着他最后被强势所杀害的烟消云散。

122342363_8_20180119045713487.jpg
   一百多年前英国联军一位士兵呤利归国后写了一本《太平天国亲历记》,将此书奉给他最崇敬的英雄忠王李秀成,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时的李秀成已经只是一个英名了,他在经历了凌迟肢解的酷刑后,灵魂早已飞往他向往的天国。

  历史早已写定,故事无更改的余地,而历史的理念与精神,却比历史人物自身更具有生命力。忠王是悲剧性的人物,他曾反抗一个专制的政府,同时又效忠于另一个专制的临时政府,他曾是被专制的人,他也曾是专制的核心人物。专制必然使一个人的私欲凌架于政府之上,而效忠于专制的政权,并成为专制私利一部分,忠王的悲剧便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梁启超所说:“使以秀成而处洪秀全之地位,则今日之城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耶?”但是即令太平天国能改朝换代,也不过是由一个专制政权代替另一专制政权罢了,于国家于人民尚有一丝一毫之益处乎?

  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在金田起义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事变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

001iSc6lzy7hmVie93K9c&690.jpg

  清咸丰十年(1860年)5月15日,数万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的统领下自天京出发开始东征;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6月2日即抵苏州城下,收降清军五六万,缴获大批洋枪洋炮,全面占领苏州。入城后,李秀成住进拙政园,并将之改名为忠王府。天京事变后,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

  忠王府作为新设立的苏福省的政治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李秀成在忠王府居住了三年多时间,也是太平天国诸王中在藩邸居住时间最长的,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王府进行精心雕琢布置。李鸿章称赞忠王府:“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

  建都南京之后,洪秀全等权贵因贪图享乐而迅速封建化,王爷们坐享特权、大兴土木、铺张排场、纵情声色、卖官鬻爵、揽权敛财,生活极其腐化坠落。奢靡腐败不仅消磨了太平军斗志,耗尽了国库钱财,而且加重了百姓负担,加剧了社会对立,并酿成了内部纷争的变乱,太平天国由此走向败亡。

  太平天国腐败亡国的经验教训是孙中山、毛泽东立国理政的历史镜鉴,也为当下的反“四风”提供了极好的反面教材,给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敲响了警钟。

  太平天国夺去了晚清半壁江山,清廷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天国被剿灭之后,所获战俘不分首从,一律处以极刑。清廷处死太平天国战俘的极刑十分残忍,有凌迟、剖腹、摘心、剥皮等,法场上血肉横飞,惨绝人寰。

 

  太平天国被剿灭后,高级将领几乎无人善终。洪大全在北京被凌迟,还瞪着眼睛看着刽子手割他肉。林凤祥也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行刑的刽子有16人,到死他都没吭一声。李开芳在北京被凌迟。刘玱琳被湘军肢解,割头示从。石镇吉在桂林府被凌迟处死。陈朝旺在庐州府被凌迟处死,枭首示众。英王陈玉成在河南延津西教场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翼王石达开在成都府北校场被凌迟极刑处死,死后清军啖其肉,在太平天国将领中死得最为悲壮。

  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南京),李秀成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后被曾国藩杀害。年仅42岁的忠王李秀成在南京被凌迟处死,首级传示被扰地方。在李秀成解赴刑场执行死刑的时候,他好象大彻大悟地说:“死而足愿,欢乐归阴”。

  大凡了解一点太平天国史的人都知道,1864年天京城破,忠王李秀成被俘,曾国藩将之困锁在囚笼之中,供给笔墨纸,让其写自述供状。

  于是,在那年的盛夏酷暑,在那个方寸囚笼之中,李秀成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镇定自若,从容落笔,写下洋洋数万字的长篇自述,叙述了自己战斗的一生,记载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史,铭刻了太平天国败亡的惨痛教训。

  英国政府翻译官阿拉巴斯德在李秀成就义前曾到监狱里访问,在访问记录中记:“我不愿打扰他,便静静地进去,只问他是否对我有什么要求。他回答说他唯一的希望于天。说此话好像几乎以快乐的声调,使我无意之中同情他。”

  同行者路易补充:“阿拉巴斯德是最后一个见到李秀成的外国人。他是在南京认识李的。李对他说,他所看到的这个人(指李自己)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李对自己还可以利用剩下的一点时间,来写一些有关起义的历史而感到高兴,因为所有在南京的档案都已经丢失。尽管他受到了残酷虐待,但他仍然显得平静和镇定,保持着尊严。”

u131768953_131d4ec5504g214.jpg

  李秀成写《自述》,一共写了74页,但话却未说完:“我亦不知我前世之来历,天下多少英雄才子,何不为此事而独我为,实我不知知也,如知……”

  之所以未写完,有人猜测,是曾国藩于当天下午派人通知李秀成,说是“国法难绾,不能开脱”,即李秀成在知道自己行将遭到杀害,生命已到了倒计时,遂放弃了写作。

  人生本来就是两手空空而来,最后两手空空地走向人生终点,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无论赫赫威风,还是默默无闻,这位统帅百万大军和巨额财富的忠王,最终也只落得财空、兵败、命丧,这大约是他当初绝没有料到的。唯独留下现在的这座豪华的忠王府,深宅大院,梧桐细雨,在诉说着一百多年前的如烟往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