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沿着瘦西湖前行,但见湖身蜿蜒曲折,清瘦秀丽,含蓄多姿,犹如一幅国画山水长卷。在这幅长卷的末端,沿后湖上岸,便是蜀岗。攀上蜀岗俯瞰,瘦西湖长堤垂柳依依,白塔倩影耸立,山庄依岸,草堂傍水,也是如诗如画的一幅长卷;极目远眺,万里长江平静如练,江南青山峙立如屏。

  到蜀岗先见大明寺,乃淮南第一名刹。以大明寺大雄宝殿为中心,其东侧是鉴真纪念馆,西侧就是平山堂。平山堂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抬头望去,“平山堂”匾额高悬,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任太守时修建的平山堂。

  平山堂有一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这副匾联点明了平山堂的地理特征。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来扬州建此堂,因堂屋建于蜀冈之上,居高临下,晴好天气可远眺长江南岸诸山。坐在堂上有“远山来此与堂平”的感觉,故得名“平山堂”。

  欧阳修本是一位刚直不阿的政治家,为改变北宋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积贫”、“积弱”的状况,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历行新政。然而“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流产了,欧阳修遂即遭贬,先贬夷陵,再贬滁州,后又贬扬州。人生几度沧桑。可敬的是,欧阳修不为世俗所羁,在扬州不求声誉,体恤民情,为政尚简,纲目不乱,深受扬州百姓拥戴。

1556330283195063.jpg

  欧阳修公余之暇,常常寄情山水。他一到扬州,便喜爱上了蜀岗,于是在此构堂筑室,作为游宴之所。据《避暑录话》载:“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岗,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去邰伯取荷花千余朵,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依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浸夜,载月而归。”

  现在堂上有联:“朝起凭栏,六代青山都看到;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正是当年盛景写照。遥想当年文朋诗友慕名而来、谈古论今之盛况,也可领略欧阳修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的抑郁心境,还可窥见他乐观自适、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坦荡情怀。

  欧阳修以“文章名冠天下”,在扬州虽困于贬谪,但仍未间断过诗文著写。诗作有《答谢判官独游幽谷见寄》、《咏雪》、《苏才翁挽诗二首》、《赠歌者》等,散文有《月石砚屏歌序》、《大明寺水记》等。他在离开扬州后,还时有诗文写及扬州。

  他重回朝廷后,在送刘原甫出守淮扬的《朝中措·平山堂》中,忆及扬州: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他在自扬州调任安徽阜阳后,仍心系扬州,按照瘦西湖的景致改造阜阳西湖,使其莲叶接天,荷花映日,顿改旧貌。他感慨地写道:“ 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欧阳修在扬州,还留下了一段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相知相交的佳话。庆历八年五月,梅尧臣偕新婚夫人刁氏由东京回宣城老家途中,特意转道扬州拜访欧阳修。那时,欧阳修到任才三个月,两位好友相逢,倾心交谈了一个通宵。梅尧臣有《永叔进道堂夜话》诗,记下了他与欧阳修彻夜长谈的情景。三个月后,梅尧臣又路经扬州,中秋之夜,欧阳修约梅尧臣饮酒赏月,诗文唱和,直至深夜。欧阳修还请画师为梅尧臣画像,并赠给他一座寒林石砚屏,可见感情之深。 欧阳修离开扬州后,梅尧臣曾多次重访扬州,写下过《平山堂杂言》等文,表达了他对欧阳修的崇敬和对平山堂景色的钟爱。

  1556330537179270.jpg尽管欧阳修自己经历坎坷,但他在扬州任职期间一直慧眼识珠,奖掖后进。以后当他重入庙堂,主持礼部考试时,又与梅尧臣一起,为国家荐举了大批志士仁人,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都得到他的提拔。

  欧阳修诗、词、散文均为一代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重气势而流畅自然;词意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有《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等著作传世。清代著名的《古文观之》收录其13篇散文。

  宋代大词人、大文学家苏轼是欧阳修的学生,受教欧阳修门下十六载。老师四十一岁时做扬州太守,任职年余;学生也做过扬州太守,时年五十五岁,任期仅半年光景。

  苏轼任职之前,曾十余次来往于扬州,每次都有佳作问世。一次苏轼路过扬州,当地官员名流设盛宴于蜀岗平山堂,热情欢迎他的到来。苏轼把酒畅饮,思绪万千:平山堂乃恩师欧阳修所建,恩师的文章佳句仍在堂厅壁间熠熠闪光,但恩师却已仙逝七载。当年恩师曾寄他于厚望,说“我老将休,付子斯文”。恩师的话语依然回响在耳边,追昔抚今,感慨万千,他即席赋写《西江月·平山堂》一词。词中情感饱溢:三过平山堂,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今天平山堂廊檐两侧墙壁上镶有几块石刻,东侧一块刻的是“民国十五年偕镇江冷适来游。腾冲李根源书”。李根源是抗战时期云南腾冲的一位很了不起的抗日县长,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抗战史上留下辉煌足迹。

  西侧墙壁上刻的就是苏轼的这首《西江月》,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作为欧阳修的得意门生,苏轼最了解老师的心思。这里似乎在说,老师啊,我有十年不见您老仙翁,你的诗词书法仍在堂上镌刻,你的太守文章,鸿篇巨制仍在文坛流传!

  我今天和老师同样面对着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你何必早早地就把官场看透呢?人的一生不就是在半梦半醒的矛盾中生活中吗?

  登上平山堂,走进大明寺,默念自己喜欢的苏轼的这首词,眺望山下的扬州,真是百感交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