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许多大山深处的年轻人争先恐后的飞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原点,不惜一切代价,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一心奔向日思夜想,向往久矣的精彩与繁华并存的城市生活,加入到城市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才感到是一种时尚,但小说《原点》却反其道而行之,小说的主要人物却因为在飞出起点即原点后经历太多的精彩繁华的诱惑而派生出的诸多浮躁、烦恼与痛苦所左右,反而心无旁骛的奔回原点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救赎。在小说中他们尽情的展示了自己由起点到终点再回归原点的心路历程。

  作为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年轻人刚踏入城市建设潮流之中的不适,或陷入其中,或被其吞噬,在终点享受的不是成功的欣喜,而是挫折失败带来的失望沮丧,于是他们急需回归原点得到心灵救赎。小说通过写改革开放初期蟒潭中学高中班两对早恋同学的人生和爱情经历的曲折磨难的心路发展,鲜明地向读者展示一个朴素的人生哲理:梦想未来,更要珍惜当前!一定要在人生旅途上走稳每一步。在作者的笔下蟒潭中学高中班早恋的四学友,大都有着自己辛酸曲折的爱情史,这也催生了他们的心路发展历程。

  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蟒潭中学高中班两对早恋同学在起点时当听到恢复高考的喜讯传遍蟒潭中学的时候,兴奋异常当即决定复习迎考,以此作为企盼飞出山村这个起点的跳板,来实现到城里走上康庄大道的“原点”的梦想,作品兜兜转转的展开他们各自人生三十多年的旅程。

  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但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是按照主要人物由起点到终点再回归原点的心路历程。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早恋的四学友人生各自三十多年前后的旅程有时颠倒,有时交错。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小说以追叙的手法,为小说情节设置是念,进而刻画人物。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小说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小说只有一个主人公陈心城,两条线索,以原点发生的事为主导,联想到三十年前后更远更多的事。文艺理论家郑振铎说:小说确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不能再添一笔,也不能再缩小一点。它又像古拙的盆松,有凌霄的气概,决不能——也不必——再用什么手段把它增高增大。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一部优秀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原点》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蟒潭中学高中班两对早恋四位同学的人物形象。三十年前陈心城因金榜题名从起点飞出,令人羡慕的走上康庄大路。他在城里大学毕业后从秘书到副区长达到人生顶峰后,正当春风得意之时,稍不注意就跌入了生活作风的陷阱而被降职后辞职结束了终点的旅程,随后又回到山村原点。陈心城既为小说的主人公,又是线索人物。小说围绕他的见闻感受回忆描绘了两对早恋同学三十年前后曲折的人生历程,最终都回到了原点的系列故事。以陈心城在此过程中心路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另一对早恋同学及陈心城的初恋情人柳芳娟心路回归为辅线。

  三十多年后陈心城选择春夏之交时节回到了原点,一路往村里赶、一路回忆着山路上童年、青年时代的故事,心里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沮丧,一会儿振奋,一会儿后悔,整个心情飘忽不定,就像那江南的梅雨天,忽晴忽阴,忽风忽雨。但他此刻心里想的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他不需要繁华,几十年经历了太多的繁华。繁华中充满了诱惑,更充满了烦恼。此刻的陈心城需要静谧的山村,这也是他当初全力以赴要凭借大学录取通知书心无旁骛飞出起点,而如今又不顾一切,迫不及待的回归原点的重要原因,这也正是蟒潭镇有这么大吸引力的缘由,还是他走过弯路之后最想自我反省的心灵救赎地,更是他水流千遭归大海,树长千丈叶归根的心境使然。这又促使他联想起那时山村美丽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他们在原点心里产生的纯洁美好的早恋过往。

  原点大自然洒满月光的山间小道就像这两对早恋的同学从起点到终点再到原点的人生之路,渲染了他们各自心路历程的蜿蜒曲折。虽然当初他们的起点迥然不同,一对双双上榜走出山村,一对双双落榜留在原点。无论终点是否走向大道,但始终不变的是无论人在哪,各自的心路至始至终都沿着家乡的枣花江边流淌,而且最终都回到原点家乡,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圆满的归宿。陈心城走在沿着枣花江边弯来弯去的小道看着始终沿着江边流淌的枣花江,他不由得想起了丰富多彩的城里生活让他走上人生弯路的不堪回首的经历。他做梦也料想不到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精彩的让人吃尽了说不出味道的苦。现实的他带着城里生活当中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苦恼,带着当初本来可以成为天生的一对,却因没有写出第三封道歉信而劳燕分飞的事过境迁的后悔,心事重重的归回原点。原点让他那颗忏悔浮躁的心灵才稍稍归于平静,以致他在原点弥补创伤,得到救赎。

  三十年后陈心城亲耳听到初恋之人柳芳娟曲折的人生历程,他的心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柳芳娟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诊所,但她是孤身一人。她无儿无女,陈心城最知道她当前需要的是什么,但她没有只顾自己,她想到了自己几十年来在盐南市经营的家,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那份情柳芳娟看得似乎比自己还重,这就是爱情?也许真正的爱情应该无私的。无私才显得伟大。

  陈心城心里彻底大彻大悟了,柳芳娟是不会与自己重续旧情的。柳芳娟做得对,做的有道理。他顿时心里升腾起对柳芳娟无限敬意: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权利,但柳芳娟的思想高就高在当自己拥有幸福时,她多想到别人。她一心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为了使恋人的家庭回到原点,她不惜任何代价再一次与恋人上演最后一场《智斗》,突显了她精神之伟大,形象之高大,让人望尘莫及。

  陈心城身心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救赎后升华。他兴奋地走出山村,自己近四十年后又回到山村,看到山村的山青水秀,看到老同学家庭幸福,感叹不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曹爱军对曹珍芳是信任的,爱是真诚。太阳早已下山,西边的天空火红一片。过去的早已过去,我们还是期待美好的明天吧!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还有在蟒潭中学高中班早恋的另外一对曹爱军与曹珍芳。三十年前他们也曾一度梦想飞出“原点”,但结局却事与愿违,双双落榜,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留在了原点,走在山村的小道上。他们内心的失望在所难免,但生活还得继续。在此背景下他们开始了自己近四十年来曲折的人生,守在山村,心里梦想着未来,珍惜了当前,在人生的旅途上走稳了每一步,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着爱情,最终爱情事业双丰收,走向了富裕、幸福、甜蜜、美好的新生活。

  当初曹爱军为了爱情,走出山村去外面的世界去打拼,但他却感到外面的大道比小路还难走。从部队军校梦的破灭,到曹珍芳分手嫁人,直到曹爱军复员回到山村这个原点,曹爱军他们虽然没能走出山村,但留在山村同样也可以走在了宽敞的大道上,但他们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终于走到一起,终于走上康庄大道。他们起点曲折的爱情历程成就了原点的终成眷属,他俩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心都要平静一些,路都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管走到何方,一定要珍惜当前!曹爱军夫妇从近四十年来的人生曲折路程和他俩从早恋到双双高考落榜,遭遇坎坷的爱情经历深刻的领悟到:走出山村不等于走向幸福,守在山村也不等于困守贫困。

  曹爱军亲身经历后,心智成熟:当年都盼望走出山村,都盼望走在大道上。尤其是他家特别穷,不走出山村,不走出小道,哪有康庄大道?但命运使然,这辈子就是走不出山村的小道、即使走出去了,但走在大道上也不适应,过几年又回来了。回到山村,只要拼命地奋斗,就有小康生活了。他也把当年的情人追到手了。虽然晚了些,但毕竟两人终成眷属了,也算圆满了。

  他们三十年的恋爱长跑成就了人生的真谛: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我们都处在浮躁的年化,少数人珍惜当前,多数人梦想未来。梦想未来没有错。但梦想未来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走不到未来、也要走好当前。千方不能任性,一任性,就会回到原点。陈心城当时和柳芳娟的爱情历程和自己走出山村的几十年经历充分证明了原点就是当前,其实人们往往并不珍惜。

  小说最后主要写主人公陈心城的初恋情人柳芳娟心灵救赎升华的经过。柳芳娟大学毕业后因不幸婚姻而回到原点,在原点心灵完美蜕变,救赎后升至道德的最高境界。曹爱军夫妇、柳芳娟和陈心城当年是蟒潭中学原点出了名的早恋四学友,蟒潭中学毕业后,三十多年他们经历了分分合合,每个人都演绎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在封闭的山村里和广阔的天地间,谁也说不准哪一条路才是大路。曹爱军、曹珍芳在一段悲悲泣泣的人生道路上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陈心城、柳芳娟当年双双圆了大学梦,同时走出了山村,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条规律用在他俩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但造化弄人他们因通信误会说分手就分手了,有情人竟然没有终成眷属。陈心城让人算计了,意志不坚定,一失足成千古恨。自己为了面子在城里混不下去了,与妻子签了协议离婚,现在回到山村这个原点。柳芳娟婚姻失败后也回来了。连曹爱军夫妇都以为这眼前当年的一对,现在双双回到原点后,不还是天然的一对嘛!但这终究还不是柳芳娟最终的用意。虽然现实的她也非常希望这缘份能够以圆满收场,但心中怀有的敬佩爷爷的精神却不允许她有这样的私心。

  柳芳娟幼小的心灵里一直装着爷爷为革命奉献的枣花精神,这也是当初喜欢枣花的原因。爷爷为了别人的幸福,为了别人快乐牺牲了自己的快乐,甚至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柳芳娟面对现在自己与陈心城终成眷属的时候,面对同学时代初恋的情人,面对现在唾手可得的意中人,她经历了一番痛苦的煎熬自责后,选择了回避陈心城,还不断地提醒自己坚决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也坚决不能因为自己的的幸辐,而与他结合。自己的爷爷也会在枣花江里看着自己,而且几十年所坚守的那份幸福、快乐、纯洁、美好的爱情就会像枣花江水不那么清澈,透明了。

  柳芳娟看在当年一起出道的面子上,也被恋人的哭声震撼了。她赞成陈心城自己回到原点、但同时也要求他的家庭也必须回到原点!柳芳娟苦口婆心的一再劝解,走出大山也好,回到原点也罢。生活的路就像眼前的山道弯弯、但总会往前延伸,路再曲折也要往前走。山道上幻听的京段《智斗》,使柳芳娟无私的精神的形象在慢慢地变幻,渐渐地变成了阿庆嫂,而后越来越高大。她自己的心灵也随之旋转上升。

  小说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环境描写。因为现实中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作者把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心路成长的历程。

  21世纪的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了需要许多新的表现手法,不但要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而且还要欣赏小说的艺术表现,更要对小说语言的运用加以评析。

  曹爱军夫妇、柳芳娟和陈心城当年是蟒潭中学起点出了名的早恋四学友,现如今又不约而同的回归了原点,他们的心路历程犹如他们的人生旅程充满曲折磨难,但他们经由起点、终点、原点的轮回心智都已成熟,并升至道德的新境界。

  他们在原点心路救赎的历程突显了小说的主题。原点也时时刻刻温馨的提典着,致使他们各自心灵走向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展望未来,必须珍惜当下。世上的每个人走在自己人生之路上时,要不断地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而且要在人生得意之时走稳每一步,以防未来后悔终生。在人生失意之时要三省吾身,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重新在自己的余生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原点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砥砺前进,方得始终。

  《原点》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边叙边回忆三十年前后的故事情节穿越交错回补的结构特点,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小说在语言上,文字优美,生动形象,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读来感人至深。相信很多读者能从中学到很多,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做人的修养。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