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这天,看到这句话:“让灵魂沾染文字的墨香”,喜欢,拿来做题。

  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电视、电影也那么少,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书,能找到的,有限的读本,都被翻了很多遍。

  后来到保定上学,在学校的图书馆,在校门口的书店,尤如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那期间贪婪地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名著,来者不拒地弥补了多年的匮乏和不足。

  经过几年填充式的阅读,像饿了许久的人得到了囫囵吞枣的满足。而后,我才开始慢慢享受读书的快乐,就像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后,会开始要求它的精致,会偏向自己的喜好,也会有更多的涉猎和尝试。那是我最快乐、最舒服的读书时光。曾经在有一年的四月“读书月”氛围中,我忍不住对自己读过的、喜欢的书或作者,写了一系列有感,每天一小篇,坚持了近一个月,遗憾的是那些习作没有保存好,丢失了。但我还记得写那些文字时的心情,那些喜欢的书,仿佛已经根植心底,重温起来舒心无比。

  后来女儿谦谦两、三岁时,我给买了几乎所有的世界童话名著,每一篇我都跟她一起读了,也圆了自己小时候一直未圆的公主梦。谦谦上小学的时候,她自己房间的小书橱,已满得装不下了。我有意识地给她选择历史、地理、人物、绘画、科学、散文、名著、诗词等包含各方面内容的书,给她读一些高于她知识水平的书目,她很欣喜,也是来者不拒,什么都感兴趣。小学阶段,她的阅读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正常初中生水平。男孩子性格使然,儿子皮皮的阅读量小于姐姐,但潜移默化中,他也是喜欢读书,可以安静读书的。

  这过程,我也参与其中,和孩子们一起,读了一遍我少年时想读而读不到的书。

  有一个时期,我和孩子们迷上了诗词,皮皮三年级左右,每天中午吃过饭,都要读读诗词,每天半小时内,背会五六首。后来很多的宋词、诗经,都是我和谦谦一起学的,那种心意贯通的美好,让人愉悦无比。现在玩诗词“飞花令’,我常已不是他们的对手。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最享受的,还是和孩子们一起出行。出行的过程,也是另一种读书的过程,路上,我会讲一些经典名著,再一起背背经典古文,背一些相关诗词,孩子爸爸会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人土风情。这些东西有些是原来知道的,有些是需要现做功课,搜一搜,查一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收获。孩子们热情高涨,时不时还会讲一些他们课堂上学的、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互相为师。我给他们讲诗意江南,讲田园隐逸,讲壮丽山河,讲豪迈洒脱,讲家国情怀,讲壮怀激烈,这样的浸染,是坐在课堂里读书远远无法比拟的。

  从来没有刻意教孩子们什么,是这样的熏陶,是文字的牵引,让他们长成了明礼、谦逊、有思想、求上进的少年、青年,而且这种财富将永远伴随他们一生。想起谦谦小时候,我以她的口吻写的一段话:“也许你有许多财富,数不清的金银和珠宝,但是,你永远比不上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好妈妈”。我欣幸,我送给孩子最早的礼物是书,我陪伴他们做的最好的事是带他们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

  看到一句话:“怀想年少时,为了一本书,废寝忘食,不舍昼夜。现在大把时间,却耗费在了手机、网络构筑的声光世界。”很惭愧,现在我也很少潜心去读一本书了。还好不晚,有句被重复了很多遍的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身体总会受到太多的限制,而灵魂不会,灵魂沾染文字的墨香,就没有我们到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