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这本书合上了。眼前出现的是一位高雅绅士的“魔术师”,他叫王桂宏,他手里提了一只刷白了的老式帆布箱子,示意大家想想,这箱子里装着什么呢?在大家对箱子产生好奇地时候,魔术师打开这只箱子,从上衣兜里拿出一个信封,像变魔术一样,瞬间信件像雪片一样从手上掉了下来,于是他捡起信件,不断的在手中揉搓,不一会信件变成了一根细细的木棍,他用木棍从帆布箱子里挑出一个钢丝般的圆圈,于是圆圈像呼啦圈一样在木杆上旋转起来,接着相继又变出来三个圆圈,于是四个圆圈在一起不停地转动着,很快无数个圆圈跳跃着,旋转着,最后柔软地变成四条长长的曲线,交织着、舞动着,缠绕着,魔术师王桂宏抓住四条曲线的《原点》谢幕退场。“魔术”结束了,留下了一个厚重地《原点》让我一直不停思考,作家王桂宏的《原点》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是个文坛的小学生,实在没有能力理性地来阐述对《原点》一书的评论,只能是凭着自己读后的感悟,再进一步品味《原点》的魅力和内涵。


  一、生命的原点之美

  陈心城是作者精心打造的第一个人生的圆圈,他是小说主角儿,作者开篇就用直白犀利地语言写道,“三十年前他疯了心似的要往城里去,现在竟然让人不可理解地又疯了心似的要往山村赶。”三十多年来陈心诚像一只辛勤的蜜蜂、努力工作、奋力拼搏,不幸的是在仕途的道路上,竟然被“生活作风问题”蛰了一下。在他心灰意冷地为自己人生道路画完不尽圆满的圆圈后,选择离婚、逃离城市的家,躲避曾经看着自己不断升迁的人们,决定飞回原点,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

  三十年后,陈心城的记忆在家乡蟒潭镇这个原点被触发,驼峰村、大坪自然村、草帽山、水塘、风车、松树皮小屋、枣林、池塘、石头房子、小广场、手电筒、弯曲的林间小路、暧昧的林间小屋,激昂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京剧的片段《智斗》等,随着无忧无虑,走进原生态景色的自然画卷,初恋的画面也铺展开来,人生故事的光环跳动着,舞动着,慢慢拉长成四条人生的曲线,五彩斑斓,动人心扉。 

  蟒潭镇是中学同班同学陈心城、柳芳娟、曹爱军、曹珍芳的出生地,也是他们梦想和事业的发生之地、初恋和情感的孕育之地。三十年,他们所走的人生轨迹仿佛是一个圆圈,当初为实现理想坚决要逃离贫困的家乡,今天回家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最大的理想。因此三十年后,陈心城回到原点,曹爱军回到原点,柳芳娟也回到原点。于是,原点成为理想事业的出发点,也成了人生再出发的起点。家乡“原点”的过去和现在同样之美,可是年轻时身在此园中,不觉家乡美。30年后,人生旅途的阅历,情感的深厚,沉淀的感悟,当少小离家,退休归来的陈心城,对那么熟悉的家乡,却感觉美在升华,站在自家门前的小广场上,“目光望着四面八方的晚霞映照的山村美景,他陶醉了,他异常地兴奋起来,他怎么也想不通,当年就生活在这小广场边,生活在美丽如画的风景中,怎么会没有现在的感觉呢?”他认识到,“这种后悔更深刻的来源不是自然,不是景色的对比,而是人的心灵净化而产生的一种向往大自然的后悔。”

  作者用了整整十六章的篇幅铺垫故事的开始,用大自然流动般俊美的文笔描写出这个小山村的自然风貌,让我们不得不想,原点也许就是作者的家,作者的原点,作者的心灵栖息地,不然对景色的描写仿佛是在意境中见过,那么真实,那么美丽,那么熟悉?这深厚的情感,随着打开洗白了的帆布箱子那一瞬间蓬勃而出。


  二、初恋的原点之美

  阳光下,山路间,四个光环跳动起来,陈心城知道一个是自己,另外三个是自己高中同班同学,初恋柳芳娟和另一对高中初恋的同学曹爱军和曹珍芳。四个光环就是四个青春的原点,四个初恋的原点。他们分别来自蟒潭镇驼峰村美丽的自然村落大坪、二坪、南溪、北溪的少年。他们的音容笑貌越来越清晰,仿佛自己回到了从前的日子。

  恋爱是青春的原点,但是,这两对初恋的高中生,为了逃离人生的原点,走出大山,走在人生的大路上,一边是甜蜜地热恋,一边是借助、全国恢复高考的春风,想通过刻苦学习,迎接高考。

  书中写到:“在这片枣林里不太空旷的空地里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励志的动人心魄的话语。”在粗壮的枣树树干上,还留下了陈心城和柳芳娟用小刀刻下的八个字“走出大山,比翼双飞。”看到这些,让我也想起自己准备上大学准备考试复习的日日夜夜,就和他们一样,看着书、看着书,梦想实现的美好就从书里蹦了出来。那时知青回城,还乡青年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走出贫困,上大学是唯一的途径。

  今天想起那个时代,两对初恋的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求学、为了爱情、为了梦想、不畏贫穷、不畏艰难、不为金钱,真情地爱恋,纯真地快乐,幸福的时光,和今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爱情相比,是多么美好清澈和甘甜啊。有理想的人,总是火热的,有理想的爱情更是火热的,初恋不一定会有结果,但初恋的情感、初恋的刻骨铭心、初恋的沧桑和痛楚都是再美不过的风景,终生难忘。

  在《原点》里,天不遂人愿,陈心城和柳芳娟这对恋人搀扶着走过独木桥,走上通往大学的光明大路。而另一对恋人曹爱军和曹珍芳却名落孙山双双落榜永远留在了生命的原点,大山沟里的蟒潭镇驼峰村。但是初恋的原点之美并没有因此而逊色。


  三、书信改变原点之美

  我觉得《原点》的“魔术棒”就是信,作者用信件(纸条)打开了少男少女初恋的情窦,用信件搭起爱情的桥梁,又用信件拆开了两对情人的爱情,但是仍让人感到这书信的魅力和我们那代人对书信情有独钟的感情。

  读过此书让我回忆起那个年代的书信是多么重要,每封信都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传递。那时候我们在西藏工作,和家里的通信往返要一个月。那一封封书信经过千山万水,飞到手中,看到一封封磨得起毛的信封和有着褶皱和墨香的信纸,心里是多么的激动!远方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儿子的可爱笑脸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能想象到作者对书信的情感,他赋予书信的责任和作用就自然厚重。他在两对情人中,既让书信写满了爱恋、思念和幸福,也让书信承载了误会,惆怅和埋怨。书信这个“魔术棒”被爱浸透,就会让爱情锦上添花,被坏人施展魔法就会让爱情支离破碎。

  陈心城和柳芳娟,上大学后,他们鸿雁传书,情谊渐浓,就在所有人认为有情人能成眷属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当柳芳娟一场病之后,因为书信误会、因为赌气、因为年轻气盛,这一对被看好的恋人,断了书信,结束了爱情。让一对鸳鸯各奔东西。

  曹爱军和曹珍芳大学落榜之后,他入伍来到军营,当他得知自己心爱的人被父母强迫要嫁给大队支书的儿子,他没有把自己立功和要考军校的消息告诉曹珍芳,不想增加曹珍芳对自己未来的信心,爱一个人就希望她过得好。而曹珍芳却由于坏人之手私自扣押曹爱军给她的三信同时也扣押了他给曹爱军写的十几封信,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被人为地破坏了。让她以为曹爱军不再理她,绝望地嫁给了支书的儿子。没想到支书的儿子是一个没有性能力的废物,支书对曹珍芳又起色心,让曹珍芳,在收不到曹爱军的书信中,痛苦、茫然、绝望地在娘家艰苦度日,期待着曹爱军的出现。

  信让两个懵动的少年相恋相爱,信又使两个相爱的情人天各一方。作者将四个人的命运用信串联起来,真实地反映那个年代,信写着写着就不见了,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信让《原点》更加厚重、更加温情、更有时代感。原点中故事没有因为信而结束,也没有因为信而情了,信才是爱的原点,信也是《原点》的可爱!信更是小说中作者驾驭《原点》的魔术棒!


  四、奋斗是《原点》之大美

  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小说通篇的主旋律。小说中,“原点”一词与“回到原点”话语的反复出现。原点,既是人生奋斗的起点,又是生活回归的终点。这个过程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和激情、饱尝了坎坷和失败。但是,在漫漫人生,苍凉也是一抹不可或缺的色彩。苍凉之光只有走出低谷才能看见。

  四个大山里的少年,一开始就充满了改变命运的奋斗精神。陈心城大学毕业南京农业大学,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愿望,毕业后分到盐南市政府办公室,他从秘书做起,由秘书、副处长、处长、副区长,一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陈心诚的升迁靠的不是裙带关系,而是他的吃苦耐劳,是他时刻谨记着自己的农民出身,谨记着岳父(市委常委)的叮嘱“路要走稳,走不稳是会跌跟头的。”进入官场的他事事小心,处处谨慎,工作倒也一帆风顺:顺利升迁,顺利结婚。陈心诚是成功的,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生活幸福,仿佛已经成为人生的赢家。如果没有以后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也是一个奋斗的成功者!

  柳芳娟走出大山后医学院毕业,算是事业有成,但婚姻不幸。与陈心城因误会分手,赌气去滨城市医院上班并成为小有名气的妇产科主任,她心存侥幸的等待着陈心城。当听到陈心城结婚生子的消息,如同听到一声炸雷,她惊醒了。一段老姑娘的生活之后,突然发现自以为找到真爱结婚了,结果对方是个感情骗子。于是,她离开医院,离开富商,只身一人回到原点家乡,回到单身。可自强不息的柳芳娟,没有倒下,而是自己经营了一个诊所,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最令人敬佩的是曹爱军,当兵的四年无论是当炊事兵还是做饲养员,他都能立功受奖,部队还推荐他参加军校的考试,虽然客观原因没有去成,但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好兵。回到地方,看到昔日的恋人已经嫁给别人,他收藏了自己的深爱,开始创业,一次次开始,一次次失败,最后他决意再一次离开原点,在深圳打工七年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于是他再次回到原点,从新的起点开始,开创了黑木耳基地,经历了无数曲折和磨难后,最终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曹爱军和曹珍芳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奋斗让她们获得真正的幸福。


  五、真情大爱是《原点》之大美

  蟒潭镇是陈心城、柳芳娟、曹爱军、曹珍芳出生地,也是他们事业生发之地、情感孕育之地。作者用陈心城、曹爱军、柳芳娟离开大山又回归大山的奋斗历程,完成了他们离家—回家的归乡模式。离家,是为了走出大山实现人生理想;返乡,是为了休整,为了再次出发。他们所走的人生轨迹仿佛就是一个圆圈,当初拼命要逃开的家乡,多年后竟然又成了他们急于回归的避风港,因此,陈心城回到原点,曹爱军回到原点,柳芳娟也回到原点。于是,原点成为事业的出发地,也成了人生的回归地,更是爱情的原点和终点。四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 一个个彰显出大爱之美,其真情令《原点》燃烧,令读者震撼!

  陈心城虽然倒霉、被接受组织处理,尽管他是犯了错误受到处分。但他的确时时牢记岳父“路要走稳”的告诫。“当区长期间,我到外地出差谨慎小心是出了名的”,以至于闹出一些美好的笑话。出了“生活作风”问题后,他宁可自己身败名裂,也不出卖党性良心以自保,拿国家利益作交换。他最深刻的一句话:“自己的官场之路到头了,虽然失足了,但我可不能继续往下坠,不能坠入无底深渊。”于是,他毅然不顾万通城建集团的要挟,主动去纪委自首,保证了国家利益。他严厉惩处自己,尽管妻子谅解了他,他仍坚持与妻子协议离婚,净身出户,回到原点。他失足跌倒了,他的人格却挺依然屹立。我们不得不称赞他还是条汉子。

  但是他心存一丝欲望,希望能找到少年时的初恋柳芳娟。作者安排了柳芳娟的出现,虽然有些牵强,但也是读者的期望。自从和陈心城断了书信,但心中仍然装着陈心城。可当她知道陈心城结婚后,她把爱情埋在心底,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成为了妇科主任,过起了老姑娘的日子。后来也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发现对方早已结婚生子,毅然决然“一分钱不要”,立即离开“大房子”,体现了知识女性的尊严和自信,回到原点自己经营一个小诊所。

  可是当自己和陈心城在原点相聚时,柳芳娟没有只顾自己,她想到的是陈心城30多年在盐南经营的家,想到陈心城与刘玉英的感情,柳芳娟批评陈心城说:“你对家庭不负责任,一走了之。丢下老婆、儿子、儿媳,你对得起他们吗?你要了面子,他们的面子呢?”听了这话,陈心城“面对着滚滚流动的枣花江水”“嚎啕大哭起来”。

  柳芳娟对陈心城和刘玉英的感情看的似乎比自己还重,她鼓动陈心城回归家庭,“与刘玉英复婚,与儿子儿媳续上亲情”,“别忘了你是家庭的顶梁柱,……至于我们之间,你永远是我的大哥哥。”柳芳娟的胸怀、大爱怎能不让陈心城心灵感动,虽然这辈子,成不了夫妻,但是必将是一对灵魂的伴侣,他们以人间大爱的情感处理自己的爱情,这一点是《原点》的精彩之笔。感动了所有的读者,爱情不一定都是自私的,爱你就希望你过得好。

  曹爱军与曹芳珍的爱情之美,更是本书的高潮。他们的爱情长跑坚贞而执着,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疾风暴雨,无论一起怎样痛苦坎坷前行,他们的信念不变,初衷不改,堪称那个年代的生死之恋。曹爱军知道自己贫穷给不了心爱人幸福,他甘心让曹珍娟嫁给书记的儿子。当得知曹珍芳的男人——村支书儿子“不是个男人”时,他们酝酿过“私奔”的问题。但曹爱军不同意,因为“私奔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是要顾及“党支书的面子”,二是要避免周、曹“两家都遭殃”,三是要想到私奔也不符合法。于是,他们只能隐忍和面对。

  曹爱军真是条汉子,他一定要给心爱的人最好的生活。创业失败后又外出打工创业,固然“非你不娶,但娶你也得有经济条件”,这是一个男人的承诺。

  开始我也对曹爱军有些看法,当写评论时再读,却更加感到曹爱军是一个有胆有谋,有情有义的人。他不仅看重自己的爱情,又关注曹、周两家的世代关系。经过时间的洗礼,这段美好姻缘水到渠成。曹珍芳站在原点迎来自己的婚姻,也开始了和曹爱军新生活的新起点,他们的爱情让原点灿烂,让起点明媚。


  六、新的起点是《原点》之大美

  人生就是个圆圈,不知不觉的回到了原点,这条路很长,放眼望去,像与天的尽头相连,低头看看脚下,才知路仍在脚下。在人生的曲线上,把路走直是聪明和智慧,把路走弯也许多看一些风景。曹爱军和曹珍芳的路走过曲折坎坷,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他们不断地走上新的起点,在蟒潭镇开辟了“黑木耳培植基地”,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并没有满足原点的圆满和成功,决定在孝动市又设立黑木耳门市部,这是他们事业的新起点。

  柳芳娟放下了最终和陈心城走到一起的感情,在孝动市开设了妇科诊所,决意牺牲自己的情感,成全陈心城的家庭。

  陈心城本想回到原点,默默终此一生,但他最后还是接受了“蟒潭镇旅游发展公司总顾问”的邀请,将用自己的余生为故乡做些贡献,这也是陈心城事业的新起点。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归原点的四个人,都将以新的姿态开始新的起点。柳芳娟若有所思地说:“回到原点,就是起点,让我们重新扬起梦的风帆,驶向理想的港湾!”

  合上《原点》,思绪万千,我真的很感谢作者,在反反复复读书的同时,感受到《原点》并不仅仅是大篇幅的描写自然景色,也不是单纯书写浪漫的爱情,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人生的曲线并不是你主观意识要画成直曲就画成直曲,脚下的路并不是你想走稳就会走稳,而且是风雨总会有,坎坷总会出现,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如何面对。

  想想红军三渡赤水、五次反围剿,几次回到原点,又几次开始新的起点,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并没有改变红军的最终目的,直至解放全中国。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可以是长河源头,也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坐标的中心,也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原点》的根本是理想之大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