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们辽宁省的熊岳城,大家一定都会联想起望儿山,还有温泉。可我想说熊岳城还有两处耐人寻味的“靓点”——一座古老的城门;一款奇葩的“的士”。

古城门叫“绥德门”,熊岳城仅存的古城门。

熊岳城的形成相当地早,可以追朔至唐朝;据史料记载:唐朝镇边,于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驱高丽,与高丽会战与熊山,转战至石城。石城即熊岳城。虽史书记载当年有筑城戍边;但经历年动乱,大都已废弃,如今仅残存一处,名:“绥德门”。

“绥德门”的名气、规模与北京、西安的城门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却有它独有的特色——已经风化的石条城基、残旧不堪的青砖墙面、早已脱落油漆的木质梁柱,再加上已经连门都没了的、黑黢黢的城门洞……倒愈发显得古朴沧桑。

古文物不单单是用以作欣赏的,每一件的古文物无不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静候着我们去发现。

“绥德门”自然不例外。

遍阅我们神州古都的城门,无不带有名号, 其名号都带有一定的寓意。“绥德门”自然也是同样。        

绥:在古汉语里,是依托、把持、安抚的意思。纵观历史,绥、德二字在历朝历代广泛的用于区域命名。寄托着百姓的愿望,也昭示着执政者们,应以“德”绥社稷,使民众安生,天下太平。

记得有一位思想家曾说过:文物可以成为滋润道德的力量。从一座不出名的“绥德门”可看出,我们的老祖宗早已预测到了这一切。把这些伦理道德作了精致的归纳,刻意的留存在馈赠给我们的遗产之中。

再说说那奇葩的“的士”吧,这“的士”叫“15甩”。

先解释一下这“的士”的怪名吧:1、5两个数字,那1字要用电讯代码的读法,念幺,“1 5甩”即念“幺伍甩”。

好,知道咋念了,再把这“15甩”是啥物解释一下:这是一台用以载客的简易电动小三轮,为了方便拉客,车上置四把小座椅,又为了客人舒适,在座位上用框架镶嵌有机玻璃、很帖切的“罩“在四人座位上,一眼望去,如一台移动的小型花房。

那咋叫起的这别致的称呼那?

一种解释是:顾名思义,四人坐车,一人拿一元伍毛钱,即可将您送(甩)到城区任何的一个地方。还有一种是说法是:因车子小,一跑动,左右甩动的比较厉害而言。

的确,那天,我们坐在车上:不大的车厢、不宽的轮距,加上不平的路,一开起来,左一晃右一甩,嗬,我们不是在坐车,而是在做“勇敢者”的游戏了。

此时,我想起80年代初,去山东一处很有名的景区时,曾经坐过的“蹦蹦车”——即一台小手扶拖拉机稍加修饰,改装而成的客货两用车。坐在上面,嗨,那声音、那感觉……前几年,我又去过那景区,“蹦蹦车”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旅游专用小客车。

由“15甩”、“蹦蹦车”,我又联想起改革开放初期,两广一带兴起的“摩的”;北京城区流行的“面的”。还有其他城市流行什么,不得而知,

中国的老百姓是勤奋的,且有着超凡的务实精神,在特定的条件下,会把这种务实精神发挥到极致。

那天我们乘“15甩”由火车站到了绥德门,下了车,回头望了这“15甩”。我在想:以后,我们还会来熊岳城,还会坐“15甩”吗?怕是不会了,乘坐什么,我无法设想。但肯定会是比“15甩”好的多的代步车吧。

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15甩”终究要被淘汰,而且,如同当年上海流行的“黄包车”、京都城内流行的“面的”那样,最终,都留在世人的回忆之中了。

社会永远在变革中行进,有时会兴起一些事物;有时会消失一些事物。当然,不单单是交通工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