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1959年的《青春之歌》是“国庆十周年献礼片”之一。电影以女主人公林道静个人命运变化和思想性格发展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从“九·一八”至“一二·九”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青年知识分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一个甲子过去了,这部被誉为“建国后唯一正面表现知识分子的经典影片”,至今依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信仰之光和艺术魅力。许多业内专家认为,该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所洋溢的汹涌革命激情和对英雄人物的礼赞,至今仍有打动人心的效果,还在于编剧、导演和演员共同努力所作的大胆而有益的艺术探索,为文学名著搬上银幕树立了又一成功范例。

第一次看电影《青春之歌》,我还是花季雨季的少女,回忆当时的观影感受,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一见钟情,如醉如痴。之后,作为这部电影的忠实观众,我曾无数次流着泪一遍遍观看这部影片,还把观后感一笔一划写在日记里......待到与影片女主公林道静相仿的年龄时,我多少有些“痴狂”的开始在身边寻找“卢嘉川”、“江华”式的人物,潜移默化中,这两个艺术形象承载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性对爱情的全部憧憬......或许,有人会嘲笑当年的笔者过于“老土”和“痴情”,但众多历史资料证明,我当年的表现并不过分。2730734_201208251652200349.jpg

资料之一:1959年10月1日,《青春之歌》与一批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影片在北京公开上映。《青春之歌》的反响最为强烈。北京各家影院全部爆满,很多影院24小时昼夜不停的放映。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饿着肚子也要排长队买票。影片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上映时也都出现了观众通宵达旦排队购票、影院24小时轮转放映的空前盛况,这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还是极为少见的。

资料之二:1960年5月26日至7月31日,《青春之歌》在日本东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广岛、福冈、名古屋等地共放映36场,受到观众狂热的追捧。在东京的大街上,林道静的剧照和画像足有一层楼高。代表团乘坐的汽车无论开到哪里,都有无数双手擎着笔记本伸进窗口,热情地请求谢芳签名留念。他们激动而亲切地喊着:“林道静!林道静!”1960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青春之歌〉在日本》,专门介绍了这部影片在日本受欢迎的情况。

资料之三:1959年国庆前夕,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审看了影片。陈毅看后激动地说:“什么是国际水平?这就是!”周总理应陈毅推荐,在国庆节前的一个晚上,专门把杨沫和电影主创人员请到家里观看《青春之歌》。这次放片将近3个小时,周总理和邓颖超看了都非常高兴,称赞这是部好片子。周总理还对杨沫说:“小超身体不好,一般电影只能看到一半,这回却全看完了。”

一部电影能赢得从老百姓到国家领导人、从国内到国外的轰动效应,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是个奇迹。在纪念《青春之歌》上映60周年的日子里,我又一次在电视上重温了这部经典。尽管,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拍摄技巧和演员表演上的局限,影片不可避免的存在“话剧”痕迹,人物塑造亦有“脸谱化”倾向,女主角略显“陡峭”的革命性转变,多少显得有点生硬......然而,这毕竟是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以当今的审美标准来苛求这部影片,显然是不厚道的。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正确评价这部影片的艺术特色呢?我赞同这样的评价:“影片像一首优美而又激昂的长诗,雄浑与细腻,叙事与写意,战斗与抒情,严酷与乐观融合得极其和谐,在编、导、演、摄、美、音等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我国50年代的一部经典影片。”作为一名非专业的普通观众,我亦认为,《青春之歌》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影片,其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不可低估。


Img265100678.jpg1 角色之美,美在自然脱俗

法国戏剧家贝克说过,“一部戏的永久价值在于人物塑造。”在影视诸多因素中,对观众最有吸引力的是演员。一部电影成功与否,往往与影片的主角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青春之歌》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女主角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以自然、含蓄、细腻的表演,完美呈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

据介绍,1959年,著名导演崔嵬想把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搬上银幕。因为这部小说很受欢迎,首次出版就印了一百二十万册,依然供不应求。不少人甚至把整本书抄写下来,用手抄本的形式传看。鉴于这部小说有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导演崔嵬对该片的选角也分外严格。挑选演员时,有多名著名女演员希望扮演林道静,包括闻名遐迩的影星白杨——她还是作者杨沫的妹妹,杨沫也多次流露出让妹妹出演林道静的意思,但崔嵬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主张,一定要找位新人来演林道静。

他之前看过谢芳的表演,认为她的形象和气质最贴近小说中的林道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调调,试镜之后,他毅然决定启用谢芳扮演林道静,当时很多人质疑,就连谢芳自己也没有多少信心。然而,电影放映后的火爆场面印证了崔嵬的过人之处。

我猜想,崔嵬导演之所以不用大众熟悉的电影明星而启用新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在观众中引爆“出人预料”的惊喜,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谢芳与林道静严丝合缝的“融为一体”。如果换成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林道静很容易被“错位”为某位明星,难免削弱影片的魅力,这其实是很高明的一招。

正因为谢芳并非众所周知的电影明星,也从未演过电影,在所有观众心目中是个“陌生人”,所以当她清新脱俗的出现在影片里的那一刻,所有的观众都会在第一时间“锁定”:她就是林道静!遗憾的是,现在的许多导演都热衷于用明星,用大腕,虽然不排除巨大的“粉丝”效应,但也极有可能扼杀了更符合角色要求的新演员的诞生。

不得不佩服崔嵬导演慧眼识人,大胆启用了当时还只是湖北歌剧院的青年演员谢芳。谢芳,秀美而知性,清纯而倔强,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顾盼生辉,每每有脸部的特写镜头,似有两汪清水在她亮晶晶的眼眸里流动。或许因为她本人就出生在书香世家,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她在台灯下读书的特写镜头最是美感十足,还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赞赏,他说,“我从来还没有看到这么漂亮的特写镜头,拍得这么大,这么美,真是太好了!”

影片中的林道静,喜欢穿一身素淡的蓝色旗袍,脖子上围一条洁白的纱巾,宛如一朵纤尘不染的青莲,透出她内在的知性和优雅;生气的时候,她会习惯性的把白纱巾使劲甩到身后,显示出她性格里的桀骜不驯;为逃离敌人的监视,她女扮男装的造型同样英气逼人,丝毫不输女妆;CCI20181207_00007_副本.jpg她从不哈哈大笑,只是抿嘴微笑,好看的笑靥里总是藏着一丝难掩的羞怯。然而,每每看到年轻俊朗和善的卢嘉川,她的眼睛就会闪闪发光,似有烈焰在燃烧,倾慕之情溢于言表,就连银幕外的我都能感同身受,看不到一丝表演的痕迹。可以说,她的一颦一笑都让我痴迷。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成了谢芳的影迷,套用现在的话,是她的铁杆粉丝。23年前的一次社会活动中,我意外发现了谢芳老师,她应该有60多岁了,尽管红颜尽褪,但气质高贵典雅,虽已找不到当年“林道静”的影子,但她在我心里的偶像地位丝毫未减。我略带激动的走到她面前,表达了我对她(林道静)的仰慕之情,希望与她合影。她灿烂的笑着说,好!这是我平生头一回与偶像合影,笑得傻乎乎的。

纵观琳琅满目的当代中国电影,好看的演员多如过江之鲫,然而,谢芳版的林道静却无人可以出其右。究其原因,除了时代因素,演员自身的文化积淀和修养,也与导演选择演员的眼光息息相关。电影《青春之歌》的成功也说明,主角作为影片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至关重要,选对了,事半功倍。不过,能将小说里的人物与电影里的角色如此精准的“合二为一”,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创造了一个传奇。


2 人性之美,美在正义善良

外形美固然重要,但正如契科夫所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容貌、衣裳、心灵、思想。我在想,《青春之歌》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为什么会引发强烈的反响,最终打动观众、引发观众共鸣的,还是影片中所传达的普世价值与人性之美。譬如,朴实、善良、独立、自由、正义、博爱,始终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感人力量。

一晃六十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青春之歌》中的一幕场景:

除夕夜,大雪纷飞。人们忙着买年货,置酒席,朋友聚会。林道静与丈夫余永泽做好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等着余永泽的贵客光临。林道静依旧是一身淡蓝色的旗袍,左胸前戴了一枚漂亮的胸花,那是一朵红色小花,把她姣好的面容衬托得更加妩媚动人。

这时,有人敲门。余永泽以为是贵客到了,满面红光略带谦恭的笑着去开门,可在打开门的瞬间,他的表情僵硬了,一瞥鄙夷的神情出现在他扭曲变形(估计是机位过近有意造成的)的脸上,“怎么是你?”原来敲门的不是他要等的贵客,而是地主父亲家的一个老佃户。

因为家乡遭灾,他来京城寻当兵的儿子未果,回家的盘缠也花光了,只好上门求大少爷余永泽接济点回家的盘缠。余永泽不耐烦的给了他一元钱,撵他走。老佃户一脸愁容的说,一元钱,连回家的路费也不够呀......他没有收钱,蹒跚着朝外走去。

u=344554157,3457057427&fm=175&app=25&f=JPEG.jpg趁着余永泽去接电话的机会,林道静赶紧跑到屋外拦住了老佃户,把三个馒头和10元钱交给老人,并让她路上小心。老人千恩万谢的离去。她目送老人远去的眼神里充满了怜悯和慈善......

为此,余永泽第一次向林道静发火,两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余永泽的自私、冷漠与道静的善良、仁厚形成了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分水岭,也为日后二人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除了女主角林道静,影片里的许多配角也展现了人性美的一面。譬如秦文(秦怡的妹妹)饰演的王晓燕,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道静的闺蜜,她纯真无邪,特别珍视与道静的友情。为了救出道静,她在父亲面前撒娇、落泪,父亲救出道静后,她嗲声嗲气的晃着父亲的胳膊说,爸爸你真好。

还有,为了不让窗外的盯梢者起疑,她高一声低一声的把逃走计划告知道静......那些生动的小细节,看得心里暖暖的,忍不住笑出了声。

黄昏里,她与道静手拉手走上弯曲的石桥,听道静深情朗诵她写给卢嘉川的诗句,晓燕沉浸在浓浓的诗情里,默默颔首,然后动情的说,他是值得你爱的。

如今的电影也有很多写闺蜜的,不知为何,总会莫名其妙的加上一些“背叛”的因子,最常见的莫过于闺蜜之间“撬走”男友的故事,林道静与王晓燕之间那种纯粹的友情似乎都属于“过去时”了? 

《青春之歌》将人性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记忆。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清晰如昨,再现了经典的魅力所在。


 3 信仰之美,美在深入人心

《青春之歌》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阶段的学生运动为背景,从作者杨沫关于个人早期的生活经历和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自述中可知,林道静这个角色的塑造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是有紧密链接的。199B9DAF8472248B4D39D2767BBE043A (1).jpg

据资料介绍,1933年,春节除夕夜,杨沫来到小妹白杨的公寓。那里聚集着十几位东北流亡青年。这些人都是大学生,共产党外围组织 “剧联”成员,也有共产党员。杨沫与这么多的爱国青年相聚一堂,她的心第一次受到震动。“听到他们对于国内国际大事的精辟分析,使我这个正在寻求真理,徘徊歧途的青年猛醒过来-——啊,人生并不都是黑暗的,生活并不都是死水一潭!原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拯救危亡的祖国,为了一个美好的社会的诞生正在浴血奋战!”那个除夕之夜是杨沫后期转变成共产党人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幕,也成为电影《青春之歌》最唯美的一组镜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在这首低沉的歌曲旋律中,镜头轻轻划过每个人的脸庞,凝重、悲伤、茫然、哭泣,也让林道静陷入深深的惶惑中。有人大声问道,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这时,卢嘉川如一缕阳光出现了,他告诉大家,整个中国都在寻找出路,一定会有出路的,中国共产党正在奋起抗日.....道静无助的对坐在对面的卢嘉川说,我斗争过也反抗过,可还是不成......卢嘉川带着动人的笑容对她说,一个人孤军奋斗那怎么成?他很形象的打了一个比方:一个木,是独木;090721.47264125.jpg两个木,就是你的小林;而三个木,就是森林,力量就大多了!他用这样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团结就是力量,比起那些挥着手臂喊出的大道理、大口号,更动人心魄,也更容易植入人心。

后来,卢嘉川与林道静又有几次关于信仰的交流。卢嘉川说,“我们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榨,真正的人的社会”;还说,“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主义像初生的太阳一定会照遍全世界......”在监狱里,共产党人林红(秦怡饰)也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林道静,真正的革命者是不怕死的。“一个革命者,不要说是坐牢,哪怕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不但不觉得冤枉,而且觉得光荣。”这些话,并不高深,却句句打动人心。

以电影的方式讲述一种主义或是信仰,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电影《青春之歌》找到了“破解”的办法,她拒绝高深的讲义、生硬的灌输,而是以浅显易懂的比喻、激情四溢的憧憬、感人至深的故事,乃至从容面对死亡的种种,让接受者逐渐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作出正确的抉择。以深入人心的韵律谱写信仰之美,《青春之歌》是个很好的示范。


4 画面之美,美在诗意浪漫

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必须承认,电影《青春之歌》中的许多画面也是十分唯美的。

比如,“诗人骑士”余永泽救出林道静之后,两人产生了好感,他们在余晖笼罩的海边漫步,海水缓缓冲到他们脚下,余永泽为林道静朗诵名人诗句,讲“娜拉”的故事......面朝大海,二人坐在岩石上亲密相拥,林道静羞涩的笑容照亮了整个银幕。

比如,林道静与江华在颐和园昆明湖上泛舟,小船在湖心荡起美丽的涟漪,柔美的柳条从他们头上拂过,他们相视而笑,那是怎样的一种浪漫呀!t0152af3e089ebc1c5e.jpg

比如,林道静和王晓燕手拉着手,从蜿蜒的石桥上风一样的奔跑,青春的气息,灵动的体态,女孩子初恋的娇羞,在她们清脆的笑声里演化成一幅明媚的画面。

我在想,这也是崔嵬导演刻意营造的一种风格吧,电影主人公毕竟是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诗意和浪漫,才更符合人物的基调吧。

当然,最具主题意义的画面,还是林道静服装色彩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素白到淡蓝的旗袍,从深夜张贴革命传单的艳装贵妇到最后走出监狱穿上林红送给她的红毛衣,其实是在暗喻,她已经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蜕变为坚定的共产党人。

我在看电视的时候,也用手机拍摄过一些画面,结果发现,很多定格后的镜头都很考究,也很唯美,不知是否跟胶片拍摄有关?


5 音乐之美,美在渗透灵魂

1440992751960177.jpg一般情况下,电影视觉气氛的营造主要靠道具、服装等完成,但在听觉上,气氛的营造需要有音乐的渲染,因此电影音乐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音乐的存在能让电影从局部到整体都被包围在一定的氛围中,并且也包含了时间以及空间上的特点,进而深化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让电影的画面充满感染力,专家如是说。

电影《青春之歌》的音乐旋律也很有特色,《国际歌》的旋律多次出现在影片中,彰显了这个故事所承载的时代张力,尤其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和《五月的鲜花》两首歌曲,与影片所描述的时代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完美契合,为烘托整个剧情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

当林红大义凛然走向刑场时,多声部的合唱《五月的鲜花》从幽暗牢房的深处昂然迸发,共产党人“为了挽救着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的歌词在每个人的心头激荡,那是一种可以渗透灵魂的感染力。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如烙印般镌刻在记忆里,永不磨灭。

......


以上,笔者从五个审美方位出发,对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艺术魅力进行了粗浅的论证。水平有限,难免存在偏颇,还望得到专家们的指点。

除此之外,我还想特别强调,电影《青春之歌》的成功,还有赖于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导演崔嵬启用了一大批实力派演员(如康泰、于洋、于是之、秦怡、秦文、赵联、葛存壮、赵子岳等)担任这部影片的配角和对立面,每个角色都很出彩,使整部影片表现出较高水准。特别是自私、狭隘、懦弱的余永泽(于是之扮演);“商女不知亡国恨”,只顾成就“明星梦”的白丽萍;贪生怕死、革命立场不坚定的变节者戴瑜(赵联扮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王晓燕(后来也转变了,跟随林道静一起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都反衬了卢嘉川、江华、林红和林道静们在国家危亡时刻所作出的正确抉择,那就是:不当亡国奴,跟着共产党走,前赴后继地投身抗战的洪流,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榨,真正的人的社会”而奋斗,让青春和热血在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如旭日喷薄。

电影《青春之歌》作为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片之一,她的思想光芒和艺术魅力,至今还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对当代年轻人而言,如何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如何将最美的时光献给最伟大的事业,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当代电影人应当继续学习和借鉴的一个艺术典范。

《青春之歌》,永恒。不朽。


0010b5e2ce5a0bfdf050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