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将至,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读了当代著名女作家杨沫女士的代表作《青春之歌》。并写下我与此书的故事。至此,我已是三读其书了。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它汇集了一代作家对所处时代强烈的责任、担当和独到的思考,是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它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为背景,展现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堪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和分化。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北京的一大批学生、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侵略,拯救祖国于危难而进行顽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共赴国难的心理路程;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通过林道静对命运、家庭和社会的顽强抗争,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生动叙述,形象再现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这样的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才能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能谱写出一首壮怀激烈的生命之歌。

  本书故事真实感人,文笔流畅优美,时代色彩浓郁厚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激励着一代代的青年读者,是一部畅销不衰的优秀青年读物。小说一开始就将人物的个人命运和广阔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参加举行大游行、请愿、示威以及监狱中的斗争场景,把这群知识分子走向不同道路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十数人物面孔各异,斗争场景跌宕起伏,让不同年龄,不同资历,不同境遇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着眼点和精神导向。

  林道静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因此,她对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十分憎恨。道静不甘心“花瓶”一样被人供养;不甘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被绑定在历史变革的旁观席上,做无谓的叹谓和彷徨;不甘心毫无意义的羁绊和束缚强加于身。因而选择抗争选择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每读这本书,我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个时代的青年,甘为革命付出一切?是什么信念,让他们在面对非人的折磨时,依然能咬紧牙关,百死不悔。是山河破碎民遭难时青年人自有的觉悟和担当吗?是民族荣誉感,公民责任感的在特定条件下的自然凝结吗?是国家兴亡英雄奋起的自强精神的感召吗?是存在于无形却被天下精英奉为至理的信念吗?他们有的舍弃万贯家财,以身犯险;有的从容就义面不改色;但也有的犹豫观望,患得患失;有的大发国难财,甚至为蝇头小利或安身自保而不惜抹去自尊屈膝投降。

  书看完了,但几乎每天,我都沉浸在那段往事中,无法自拔。我在想,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对前途和命运将做怎样的选择?是选择血与火抗争,还是两耳不闻天下事,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直至今日,或许,许多人也和我一样,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毋庸置疑,每每这个问题浮于脑际时,林道静、卢嘉川、林红、江华这些不灭的影子,就会翩然而至,直上心头。

  如今,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值年少、尽可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千金买醉,有人选择就此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逃避选择遁世。难道我们是脆弱的一代吗?我们如何对得起电光火石般的“青春”?青春就像一首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音符,都跳跃出铿锵的瑰丽;让青春之歌响彻生命最绚烂的的章节。

  所幸,那些写进我青春岁月生动而鲜活的人物故事,没有被繁忙、琐碎、平淡的岁月一一带走,有的竟真切的留在我生命的轨迹中。

  我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偏僻的农村,祖祖辈辈扶犁踏垄早出晚归,在简单和平淡的传统劳作中,守着那份拙朴和宁静,日夜往复。但,林道静来了,心底,通向外面世界的那扇窗,缓缓的打开了。

  林道静是那个风云际会血雨腥风年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代青年,她们有她们的目标、理想和生活轨迹,我们也应有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向。那么我们的生活方向是什么呢?我一时找不到答案和可供参考的指导性意见,在慢慢长夜里,没能够给我答案的林道静,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的追求,她的果敢,她的进取成为了我的心理源泉。而且,通过这样一群站在革命阵地前沿上的斗士,我深切体会了文化的举足轻重。我坚信,文化总有一天也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首先要做的是坚持上学。上学对于我们的子弟来说,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在六、七十年代的河北农村,却是无足轻重的。村里很多与我同龄的男孩女孩,连初中都不上或上不完。既是上学,无故旷课也像上街赶集一样方便。过去一般人家孩子都多,有的几天不着家出去当小工了,家人都还以为在上学呢。但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在坚持学习,认真听课,及时上交作业,我自然是其中的一个。初中毕业我坚持考高中,高中时认真备考大学。但我没能考上大学,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由于今天人们可以想象和无法想象的原因,我们整个学校,整个年级,一个也没能考上。像林道静一样,第一个理想破灭了。上学的路虽然成了断崖,但读书路却显而易见。实际上,七十年代末,买书还是件很奢侈的事,但,通过关系和努力,借书还是能够办到的,所以借书和读书,成了我平淡的农村生活中的一道亮色。

  记得第一次读《青春之歌》是在我的中学时代,那时,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就是几本缺页、缺皮或卷边的书报画册,《青春之歌》的到来,如一缕春风,吹开了同学们久闭的心窗。很久很久,林道静的影子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她的果决、她的叛逆、她的爱憎分明、她的义无反顾,无不打动着我,牵引着我。80年代初,老家外出就业的机会少而又少。毕业后,我曾在村里的副业--外贸柳编厂干了5年。和本村二十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姐妹,被安置在一个很大的地窨子里。早上大约7点进门,生火温水泡柳裁柳手编……日复一日的工作--开始了。

  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工作,几乎隔断的与外界交流,使我们这一小小角落更显得闭气而枯涩。与此同时“我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也逐集的开播了!

  为保证音量的送达,我被大家安排在最中间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除了播讲,还要解答这方那方千奇百怪问题,结果有时说一点,就该回家吃午饭了。但如果正在精彩处,就会有人拦着不让走。怎么办呢,得,加播点儿吧,结果。这一天,基本上所有人都要晚退一次。

  《青春之歌》之后,4、5年间,我的书是一部接着一部,如《烈火金刚》、《红岩》、《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林海雪原》等等整部或者片段。有时是夜晚导进来,白天导出去。那些呈现在我心中,感动我、震撼我、陪伴我,并层层叠放在一起的故事,竟成了那段时光,我们这群闭封一偶的女孩们的精神食粮。

  这期间,我还积累了大量的文章摘抄和一些心得笔记,也已经开始试着写一些小短文。不久,县文化馆开办了个“枣花文学社”,村干部、共青团、公社的文化单位等先后找到了我,向我介绍文学社,并把我的草稿报送给文学社。我的第一篇小小说稿送上了“枣花”的版面。之后,我还参加了在县文化馆举办的笔会。这是我最早接触文学刊物和文学人,也是我迈向文学爱好者的第一步。至此,我在村里以及公社相关单位也算卦了号。

  由于远嫁,我之后便与“枣花”彼此失去了联系。但读书与文学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我进企业和我现在的单位,虽然没在名正言顺的文化岗位,但单位的任何文化活动,我都是首选参与者,包括文化活动的策划、活动现场的主持、各类人员演讲的评委、史志类书籍的编纂、室内、室外文化墙的制作用语等等。在我镇书法协会成立的会场,宣传部长对我说,如果哪天咱们镇成立作家协会,你就是会长。这虽是一句玩笑,但其中却也包含了一定的肯定。

  如今,经过日常努力,我已有幸进入我区的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作协会员,与我敬仰的杨沫老师站在同一道战壕里。虽然水平像年代一样相差甚远,但,我愿在偶像长长的影子里,殚精竭虑,永远追随!

  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已随风而去,而又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拉开了大幕的一角。或许我们已青春不再,追思渐远,但我们每个人不论年轻的年长的;功成在即的,寒暑奔突的;居庙堂之高的,处江湖之远的,都是这个大时代中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没有信仰,没有理由没有勇气,没有理由没有担当,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只有像林道静一样,将个人命运汇入到时代洪流中去,我们个人才会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和益人益己的社会价值,才能让生命与使命得到完美的契合。

  2014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作协在京举行的"杨沫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结识了电影《青春之歌》林道静扮演者谢芳、杨沫的儿子马青柯等曾与《青春之歌》有着密切关系的学者、亲友,感受了他们对《青春之歌》的深刻理解和挚爱,也使我对《青春之歌》的了解从抽象转为具体。在此,且把在座谈会上本人即兴朗诵的小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偶像

  ——写在杨沫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

  你走过的小路

  青藤爬满了红墙

  你踏过的原野

  梅花点燃了蛮荒

  你用过的稿纸

  墨迹留痕了足迹

  你咏唱的青春

  四野炫亮

  你来了

  青春便链接了 华夏史诗

  你走了

  让千万份景仰 如何安放

  你走过的小路

  我们驻足流连

  你踏过的原野

  我们依旧在徜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