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村老一辈人中,一提起我二叔王明山(小名小诺)都赞不绝口,他当了一辈子兵,打了大半辈子仗,多次荣立战功,从一个穷苦出身的放牛娃,成长为陆军作战中校团长,他是沙河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丘陵父老乡亲们的光荣。

  我二叔王明山生于1925年,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村人,小时候家里贫穷,家中兄妹四人,他二哥五岁时被拐卖到武安邑城,后被人贩子多次转卖,至今下落不明。我爷爷饿死在逃荒的路上尸骨未归,奶奶靠给富人家里洗衣、做饭、打杂活为生,我父亲常年在外给地主家里扛长活,家里一贫如洗。1943年2月我二叔在渡口村姥姥家山上给富人家放牛时,听说八路军来了,扔下放牛鞭跟着队伍上了前线,家里四处打听寻找无音信,半年后二叔从部队捎信来,家里人才知道他参加了八路军。

  二叔是穷人家出身,从小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参军后他不怕艰难困苦,作战勇敢,不怕流血牺牲,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又回地方当了武装部长,全靠自己的坚强、勇敢、不怕流血牺牲、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精神才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作战指挥员。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身负七次重伤,荣立多次战功。

  1946年9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定陶战役开始,在战斗中他带领一个侦察排,潜伏到敌人的鼻子底下,迅速摸清敌情,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定陶战役我军共歼灭国民党一个整编师,4个旅共1.7万人,俘虏1.2万人。在这次战役中二叔受到了前线指挥部的通令嘉奖。

  1948年6月在开封战役中二叔带领一个加强连,冲锋在前,端掉了敌人的指挥部,整个战役激战五天,共歼敌3万余人。在南阳战役中,他带领全营,多次阻击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受到了部队记功奖励。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亲自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一11月,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敌人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二叔所在团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防守分队转入坑道。"联合国军"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药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资料统计,自己伤亡1.15万人,杀伤敌军2.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在上甘岭战斗中二叔荣立了二等战功,并受到了军长秦基伟的表扬。

  二叔从小参军,打了大半辈子仗,多次身负重伤,在战争最残酷时期,他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和他一起参军的同志,听说家乡解放了,家里分了田,想过安稳日子回到了家乡,过上了“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还有的经不起战争的考验,偷偷的离开了部队,但二叔坚定一个信念,只有跟共产党走,拿起枪杆子,把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干净,穷人才能翻身过上好日子。有了这种信念,他才跟党走到今天。二叔没有文化,他非常爱学习,他利用打仗的间隙学习文化,他曾给我们讲,部队每次打仗每个战士的背包后面写几个大字,后面的战士看着前面战士背包上的字一面行军一面学习,时间久了好多文盲战士学到了文化。二叔在部队大课堂和我婶婶的帮助下,刻苦努力,他不但学会了写家信,还学会了写讲话稿,写作战计划方案、写军事工作报告。

  抗美援朝回国后,上级准备让他带领部队向南方进军,为解放台湾做准备,在一次军事会议结束时,他负过枪伤的腿突然站立不起来了,出院后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更高的职务,他婉言拒绝了,并对组织说,想想与我一起浴血奋战牺牲的战友,我能活到今天就很心满意足了,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和条件,我不想当更大的“官”,只要我能踏踏实实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实际工作比什么都好。最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不情愿地让他离开作战部队,调到地方武装部门工作。他在当武装部长期间,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地方武装工作,积极培养地方武装力量,创新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地方武装工作开拓创新,积极配合地方党政部门的工作,为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叔有三男一女,平时对孩子们管教非常严格,为了培养锻炼他们,让他们舍弃经商赚大钱的机会,三个儿子全部送到部队锻炼,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教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杀敌本领,工作干的都非常出色,弟兄三人在部队全部提了干。我婶子是南方人,出身书门家庭,家庭条件优越,和我二叔结婚后随部队转战南北,为了支持二叔的工作和照顾我奶奶,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她主动从南方水乡来到北方老家,老家当时还很穷,喝的旱池水,吃的是红薯面窝窝头,她是南方人,从来没有挑过水,洗衣做饭都是我父亲帮助挑水,时间长了老是让大伯子给自己挑水怕别人笑话,后来她自己到旱池提水,一次提半桶,上两三层楼高的石台阶,累得汗流满面,半道上休息几次才能提到家。她吃不惯北方的饭,也不适应北方农村的环境气候,夏天蚊子叮咬浑身起红疙瘩,她克服种种困难在老家住了一年多,那时我二叔已是团长,回来探亲时见到我婶婶的狼狈样,倍感心疼,第二年又将婶婶接回了部队。在老家生活的一年多,婶婶得到了锻炼,现在提起来那段历史她还滔滔不绝记忆犹新。

  1963年秋我奶奶去世,给我二叔拍电报,因当时军务在身没有回来为奶奶送葬,一个月后回到家中,叔叔按照新的送葬方法,亲自动手制作了花圈送到母亲坟上(那时农村还没有见过花圈),把家里借的外账都替我父亲还清了。二叔和我父亲的关系很好,他长期在外,母亲全靠我父亲照顾,叔叔时常给家里寄些钱来补贴家里生活。每次二叔从部队上回来探家,我父亲总是赶着小毛驴车,车上铺的厚厚的,去权村火车站接送,父亲到部队看望二叔,那时还没有小车,都是派士兵骑着军马迎接,兄弟见面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二叔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又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早先和他在部队的战友,有个别同志在战争中偷偷离开了部队,后来找到叔叔让证明他们是正常离队的,让政府按正常复员享受优抚待遇,叔叔实事求是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叔叔说:“有无数战友在战场上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打败了敌人,我要是给你们出假证明,我对不起牺牲的先烈,对不起我做人的良心”。

  二叔平时对我们后辈人要求也很严格,我记得上初中二年级时想辍学,写信让二叔找份工作,他亲笔写信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多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在农村要好好锻炼,他不让我去找他,怕影响不好。我参军后,他又写信教育我,要刻苦训练,多掌握军事本领。在我结婚时专门给我寄来200元钱,钱虽不多,那也是他做长辈的一片心意。

  二叔从小参军,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人民给了他许多荣誉,1955年10月被国防部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5月晋升为少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中校军衔。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独立自由奖章和三级解放勋章,被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三级国旗勋章,在战场上多次荣立战功。

  2006年8月9日,二叔在安徽省六安市去世,享年83岁,六安市党政军主要领导、原部队首长、战友、家乡亲属参加了追悼大会。二叔去世后,我婶婶第一时间通知沙河老家亲人,我和我哥哥、侄儿、我叔伯兄弟、外甥一同前去安徽六安吊唁,当第一眼看到叔叔的遗像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还是穿着那套旧军衣,戴着退了色的旧军帽,我婶婶给我们说:“这是你叔叔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穿军装的照片。”我们懂得叔叔的心意,他从小参军,穿了一辈子绿军装,他对那身绿军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追悼会上,追悼词这样写道:“王明山同志参加革命以来,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战争年代,他转战南北,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多次身负重伤,坚持与敌人血战到底,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多次荣立战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团结同志,乐于为人,品德高尚,顾全大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我的叔叔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