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有惰性的。没有人生来就愿意去负重、去奔波、去辛苦、去逆风而行。 然而,人生又没有随随便便地成功,就算只为了实现基本的生存所需,也需要奔波,需要忙碌 、需要负重前行。人生总要为生计所累、为追求和理想所累。或许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那不是累,那叫活着,叫奋斗、叫追求。是的,奋斗追求,不也总是会让人感到疲惫吗?尤其是那些为生计所迫的人们,偷懒是不可能的;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们,休闲度假是不寻常的。还有那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们,他们就可以躺在安乐窝里睡大觉吗?当然,更不可以。谁都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无数理由驱使他们继续勤奋、继续拼搏。他们的勤奋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肩上放不下的担当使然。这样看来,人活着就离不开劳动,人要好好活着就要好好劳动。劳动不仅是人们获得生活所需的唯一途径,更是一些人实现社会价值、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所在。那么,与劳动背道而驰的懒惰呢?它会帮助我们好好活着,获得快乐吗?
       在劳动面前,懒惰是藏在角落里的蛛网。不难想象,一个角落蛛网越积越多,这个生存空间就会变得越昏暗破败。同样,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坐吃等死的人,心中就像长满了蛛网一样,长期不去打扫又怎会拥有一个阳光快乐的心情呢? 

      紧张忙碌久了,偶尔偷懒是一种放松,但放松绝不可以成为生活的常态。一个人,总想着偷懒放松,不去工作,就会失去精神的追求和生活的斗志,渐渐就会失去劳动的兴趣,没有了思考和行动的动力。空虚无聊到极致后,整个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如同一副空外壳的活死人,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劳动的快乐。 试想,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工作,不思考,而是一味的寻找享乐放松,神经就会渐渐麻木,长此以往,人的身体和头脑都会变得僵硬呆滞,对生活幸福和快乐的感知能力也就会越来越迟钝。

      有时,我偶尔也喜欢偷偷懒,找一处安静所在,躺下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彻底放空自己,倒掉一碗碗鼓励坚持、要求自律的心灵鸡汤,放弃所有彰显勤奋的生活状态,把自己交给自然、交给自己。有时候,陪孩子忙碌了一个学期,我们常会计划着去度假,休闲,缓解一下压力,舒缓一下疲惫的神经。看看书,发发呆,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大睡一觉,泡个热水澡……这样的一种偷懒是必要的修整,是为了更好地劳动,不可与懒惰混为一谈。      

       现代都市人,孩子们学业累,中年人工作累、就连退休后的老人们也在为自己和子女的生活操心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劳累中,偶尔,难免想要停下忙碌的脚步。车流拥挤的城市,每天都沉浸在无法填平的欲望里,我们的情绪和身体时常会想要犯懒,偶尔我也会不爱上班,不爱起床,不想做家务,甚至不想劳心劳神地去思考问题。我管这种状态叫精神亚健康状态。导致精神亚健康的直接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身体的亚健康。因为熬夜、因为日常的事情太琐碎、因为缺乏运动、因为整日把自己埋在文件堆里、因为手头的工作太多等等,所以我们思想的高速路就会被各种任务小车所堵塞,累得不想做事,不想思考。这时候,偷懒是一种必要的休息,它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体力,恢复状态。

      然而,一个人倘若偷懒上了瘾,一直懒惰下去,就会感觉不到放松的快乐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要制定一周五天工作日、两天大礼拜的休假制度的原因吧。修整、工作、放松、忙碌,交替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让我们感知到休息的快乐、工作的价值,这应该是比较科学的生活和工作的安排了。

      普希金说:“没有欢乐的劳动是卑贱的,没有忧伤的劳动是卑贱的,没有劳动的快乐是卑贱的,没有劳动的忧伤是卑贱的。”人们在劳动中获得快乐,也得到忧伤。快乐和忧伤都是一种珍贵的人生经历,它们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劳动,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和领悟,让人们不断懂得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乐趣。而懒惰,当然不会让我们获得这些,所以,企图从懒惰中获得快乐的朋友们,你们真的是大错特错了。想要快乐,那么就来劳动吧,劳动后的愉悦才是最滋润心田的快乐药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