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在滨(1900~1932年),又名支在彬,男,穆店乡范楼村人。1900年出生在范楼村支营组,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英勇牺牲。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王朝已是没落之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太平军揭竿而起,各地民众抗击外敌,而无能的朝廷却卖国求荣,割地赔款。加之连年灾荒,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支在滨出生在穆店西边范楼村支营的一户农民家庭。支家世代务农,穷困潦倒,年成好时,方能勉强度日,而此年又遇干旱,秋季几乎颗粒无收,支家又添一子,更是愁煞全家。

  童年的时候,支在滨跟着多病的父亲到处讨饭。稍微大一点,就和大人一样到田里干农活。田里种一些生姜大葱、青菜萝卜之类,支在滨就挑到集市上去卖。当时,穆店的范楼与今桂五的东高庙之间只是一涧之隔,所以常到东高庙、西高庙去赶集,和那边的一帮穷朋友有一些交往。

  1929年秋天,李桂五受中共徐海蚌党组织的派遣,返回家乡西高庙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同年9月组织了以贫雇农为主的“工农革命互济会”,还秘密发展党员。1931年6月,成立了中共西高庙支部。9月成立了中共盱眙县委。期间,发展了许多思想进步的农民,在县内建立了莲塘、八仙台、泥沛、古城等60多个联络站,就在这个时候,支在滨经西高庙穷哥们的介绍,加入了“工农革命互济会”,并为联络站收集提供情报。

  1932年初,盱眙县委已经建立36个支部,党员120多人。“工农革命互济会”发展到500多人,拥有长短枪约30支。4月,接到中共江苏省委、长淮特委关于“秘密做好准备,举行武装暴动,发动突然袭击,加强游击战争,不断骚扰敌人后方,阻止敌人对我鄂豫皖苏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支援红四方面军”的紧急指示。于4月16日晚九时,举行了“西高庙暴动”,共缴获长短枪35支,策动哗变人员38人,带来枪支36支,加上原来的枪支,总共有枪81支。西高庙暴动取得初步胜利后,队伍转移山芤港长山休整,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徐海蚌地区盱眙红军游击大队”。32岁的支在滨加入了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游击战士,他跟随部队一起,将游击活动范围扩大到滁县、来安、明光等地,经历数次战斗的考验。每次战斗都是冲锋在前,战绩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他年龄较大,又有威信,还当上了一名小队长。

  西高庙暴动和盱眙红军游击队的成立震惊了安徽省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他们惊恐万分,下令剿除。1932年8月,南京政府派中央陆军骑兵旅蒋侃如部、安徽省警备旅的一个团、山东省国民军独立团共4000多人,还调集了盱眙、来安等县的地方民团武装千余人,分别从盱眙、明光、汊涧、来安四个方向,形成纵横二百多里的弧形包围圈,直逼长山、水冲港,全力“围剿”盱眙红军游击队。

  8月17日,我游击队与敌军在水冲港烟台子山展开了决战。敌人满山遍野、包围而来,炮声呼啸、弹飞如雨,一个劲地往游击队的阵地上冲。红军游击队战士顽强抵抗、拼命杀敌,连续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敌我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司令员武飞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副司令员李桂五和政委徐德文一起继续指挥战斗。经过连续两天的激战,每天都有不少战士牺牲。由于敌众我寡,伤亡太大,红军游击队只好放弃阵地,且战且退,分别退至黄泥台子和唐家后山上坚守。敌人多次进攻都被我打退,便拉来迫击炮,轰击我红军阵地,并采取人海战术,重重包围、步步逼近,敌人骑兵也赶来增援。20日下午,政委徐德文叫上支在滨等十几个战士,掩护李桂五等撤退。他指挥支在滨等战士在阵地前沿战壕里排成一线,形成一道铜墙铁壁,把敌人死死地堵在山坡上,无法向上推进。此时天色已晚,敌人用迫击炮轰击红军阵地,留下来负责掩护的徐德文、支在滨和十几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李桂五带领战士们乘着敌我混战之际,借着黄昏暮色,突围成功。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700多红军战士只剩下不到200人。于是,他将突围出来的战士分成两队,一部分朝西向大别山区靠拢;自己带着约90人过淮河向洪泽湖方向突围,在淮河蛤瓢滩苦战5天,弹尽粮绝。26日,李桂五被敌人发现而被俘。30日,李桂五在西高庙被敌人杀害。

  据《盱眙县革命斗争史画册》(2014年盱眙县党史工委编撰)载,红军游击队时期牺牲的烈士150多名,留下姓名的只有41人,支在滨就是其中之一。支在滨和许多红军游击队战士牺牲后,当地百姓把他们安葬在一起,直到1976年在盱城都梁公园建立“盱眙县烈士陵园”时,才把李桂五、徐德文、支在滨等烈士重新安葬,并立上墓碑,让他们长眠在山青水秀的都梁山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