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走近杏花庄,映入眼帘的是杏树遍野,杏花盛开,迷人的景色使我不知不觉陶醉在杏花的海洋中。

杏花庄(原名獦獠沟),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沙河市柴关乡北四公里处的深山沟里,该村始建于明朝末年,由于地形奇特,三面群山环绕,沟谷歪斜,高低起伏不平,过去该庄称其为獦獠沟村(又名不正沟),村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村中有一条排洪沟,自然形成南北两庄,现在全村人口约700多口,60多公顷耕地。该村四周满山遍野长满杏树,每年春季杏花遍野,散发出阵阵甜香,引来蜂蝶飞舞。麦稍泛黄时节,金色的黄杏,惹人的红杏,挂满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鲜亮、神气,格外好看。该村1958年经政府批准,过去的獦獠沟更名为今日的杏花庄。

走近杏花庄,就走近了杏花的世界。棵棵杏树千姿百态,奇形怪状,一棵一棵像粘贴在山坡上,杏枝黝黑粗壮曲曲弯弯向四面展伸,它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大山般的刚强为花和叶供给着营养。三月,朵朵迎春的杏花在暖阳抚摸下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有人说,杏花有灵气,她随着时间变换改变着颜色,它像一位俊俏的少女,不断更换着艳丽的外装。它在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朵朵杏花就变成了纯白色,远远望去似冬天的残雪覆盖在枝头和大地上。古代文人对杏花赞许笔墨颇多,“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他对杏花的观察十分细致。还有王安石在《北坡杏花》诗中,也把杏花飘落比作纷飞的白雪,他欣赏了水边的杏花,感慨地咏道:“一波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清水绕杏树,岸上花朵,水中花影,各显芳姿,水旁杏花是多么的美丽!

杏花庄的杏花是非常美丽的。随着春天的到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杏枝,在暖阳下开始吐蕾,展花,花芯金黄,花瓣粉红,星星点点,错综有序,朵朵杏花散挂在山坡的杏树枝上,在青山、绿草、山庄的衬映下别有一番韵味,抬头望南北西三面群山高耸,山尖直插云端,身后的石头房屋古老而又别致,站在杏树上即可触摸到房顶,石头房顶上散落着一层杏花。有的杏树上朵朵杏花含苞怒放,引来只只蜜蜂载歌载舞,游客们有的爬到树上采摘杏花,有的千姿百态抢着拍照,有的“懒汉”躺在杏树下仰望青山白云沐浴暖阳,在通往杏花庄的道路上,成群结队的观花者说说笑笑,游客鲜艳的春装在大山杏林中飘动,远看像一副五彩的画,摄影爱好者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照个不停,游人的歌声,山外轿车喇叭声,顺着春风从杏花庄飘到四面八方。

杏花庄的杏树足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以品种多,果色艳、味甜、肉厚、核小而闻名 ,在产杏旺盛时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村年产杏达万斤之多,我第一次到杏花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年峡沟水库给我们村放水生产队派我们看护水渠,放水结束时,我们几个看渠的同伙专门跑到杏花庄去买甜杏,一进大队院,像山一样的麦黄杏堆放在那里,一股甜甜的杏味扑鼻而来,黄黄的,亮亮的令人赏心悦目,好客的山里人给我们每人捧了一大捧,吃过后两角钱为我们各装了一大书兜,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聊,主题是杏花庄的杏格外的甜。家人看到带来的“礼物”一哄二抢好不热闹。从那时起,我对杏花庄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因工作关系每年到杏花盛开的季节,我都要去那里几次。每年到麦子黄稍时节,山杏熟了,杏花庄的老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上集赶会卖甜杏,“卖甜杏喽”亲切耳熟的山乡土音穿过大街小巷。

过去杏花庄山高地薄,贫穷落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杏花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年年来这里观光杏花的游客多了,杏花庄的知名度也高了,来这里旅游的,买杏的络绎不绝,小生意带来了大市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部分群众在“杏”字上慢慢富了起来。走进村里和老人聊天,老人谈起家乡的甜杏笑声不断,话语滔滔不绝。杏花庄是他们的名牌,粉白的杏花是山乡的装饰,金色的甜杏是他们的特优“产品”,身为杏花庄的村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说到未来,老人有一种忧虑,“现在杏花庄的杏不中了,旺盛时期过去了,杏树砍的砍,死的死,新品种没跟上,山上的野杏树,开花不结果,结果不好吃,目前急需要改良新的品种,加强科学管理,拓宽杏市场销路,不然杏花庄的名字,就叫不起来啦。”老人家说的对,目前我市将军墓村太阳杏栽种面积大,引进的都是新品种,个大肉厚,产量高,销售也好,有了一定的名气。相比而论各有特色,但我总是怀念杏花庄的山杏花,还有那看上去养眼,吃起来绵甜的麦黄山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