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湾之旅、熊村熊镇以及丢失包包的女孩

  北欧之旅一般都要去双峡湾,所谓双峡湾,就是松恩峡湾和哈当厄尔峡湾,靠近北极,冰雪融水造成了这里独特的峡湾风貌,水非常深,也非常凉,据说哈当厄尔峡湾是挪威国内第二长的峡湾,在世界排名第三,最深处达到800米。

  前往哈当厄尔峡湾的途中,我们在熊村熊镇做了短暂停留,远远地就看到一个巨大的熊雕塑耸立在那里,大概这里有熊吧,附近的商店里,也是那种充满童话色彩的各种怪异的动物雕塑,引人做另外的一种遐想。

  北欧似乎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地方,安徒生的童话让人向往,并影响了世界无数的孩子,那么多的童话诞生在那里,大约也是有道理的,茂密的森林,稀少的人群,大量的动物,还有冬季的寒冷和长达半年的黑夜,这可不就是童话诞生的土壤。只有童话,才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也才可以让人在漫漫长夜里打发日子。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认为。

  据说,北欧人很内敛,不张扬,对人似乎不那么主动,性格中有一些抑郁,这个和非洲人的热烈、热情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那一年去非洲,在约翰内斯堡,在先民纪念馆,甚至在商店,只要需要照相,他们立即就会涌上来一群,摆出各种POSS,做出各种表情,让你拍,没有任何的羞涩和胆怯。而北欧人则一般不会这样,他们只是安静做自己的事,不大关心别人的事情,似乎也不大热心别人的事情。非洲的大太阳让非洲人变得热情而狂放,北欧常年很少见到太阳,一年更是有很长时间处在黑夜当中,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内敛。在北欧,只要一有太阳,很多人都会晒太阳,因为对他们而言,太阳,阳光真是太稀罕了,当一大群人在大太阳下让自己的身体充分享受阳光照射的时候,国内去的游客却打着伞看着这样的一副奇景。

  游览峡湾乘坐那种速度较快的游船,沿途的风光都非常漂亮,游船开起来的时候,海鸥就随着游船飞翔,有人给海鸥扔吃的东西,无论高低,海鸥总是能够非常准确的叼到嘴里,而且它们似乎有庞大的胃口,无论喂多少,它们都能够吃下。而一旦你不再喂它们,它们立即就会飞向别处去。我们很多人带去本来自己要吃的东西,结果到船上,都喂了海鸥。只为了那样的一份高兴与快乐。

  哈当厄尔峡湾口停靠着一艘巨大的邮轮。足有五楼层楼高,近两百米长,那个庞然大物让人看去非常震撼。我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真正的邮轮,虽然此前有过各种想象,但是,真正见到,还是被震撼到了。多年前,看电影《泰坦尼克号》,就觉得那样一条豪华邮轮,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市,呆在上面几乎什么都有,乘坐那样的游船游览世界,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当出游已经稀松平常的时候,当一般的普通百姓也可以乘坐邮轮周游世界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就想等着有时间的时候,乘坐邮轮,花一点钱,游览他一两个月,过一段真正悠哉游哉的生活,然而目前,似乎还难以实现。

  我们看到巨大的邮轮,都很兴奋,从尾部跑到前面,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照相,其实,就是想把那个巨大的家伙装进相机,但是,因为太大,距离太近,邮轮照不全,距离太远,又照不出邮轮的气势。游轮上的游客,也趴在那里向我们张望,他们也许只是做短暂的休息,然后奔向他们的下一站。

  有一个故事不得不提一下,记得游览完松恩峡湾,做短暂休息,又一次出发的时候,导游先是提醒大家检查自己的东西,说离开这里不会再回来了,然后大家就上车了。因为是旅游景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非常之多,我们的车开出去大约有十几分钟后,一个女孩子突然说,她的包丢了,里边有她的护照,要赶快停车,这一下全车人都紧张起来,司机掉头,又开往刚刚离开的地方,大家心中都在想,包还在么?如果不在了,她又该如何回去?虽然心中替她着急,却也有一丝埋怨,导游一再提醒,结果,她还是因为听手机音乐,把包放在一旁,走的时候直接就上车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车已经离开休息的地方起码三四公里了。

  但是,当我们的车开回去的时候,一个外国女郎,我们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哪一国的人,看到我们的车,就跑了过来,手里举着一个包,嘴里在说着什么,我们那个女孩子赶忙下去,接过了自己的包,拥抱了一下那个女郎,嘴里说着感谢的话,然后就上车了,车子很快又开了。大家纷纷开始议论,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国内,还有没有找到的可能?大大半的可能是找不到。

  妻子有一年去澳大利亚旅游,回来讲了一件她们那个团的事情,其中有一家三口,在一处地方游玩休息的时候,父亲和女儿坐在一条椅子上,旁边放着价值不菲的相机,上车的时候,父亲想着女儿会拿上相机,女儿想着父亲会带上相机,就这样互相依靠,结果,谁都没有拿那个相机,等到车已经开出去几公里后,这才突然想起,全家人都很着急,想着一定再也找不回来了,但是,司机却安慰他们,你们放心,这里不会丢,不会有人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一定还在你刚才呆的地方,全车的人都不相信。但是,去了之后,才发现,相机就原封不动地在他们刚才坐的地方放着,尽管不远处有游客来来往往。

  那年去欧洲旅游,大约是在德国吧,一大早吃早餐的时候,有来自中国的不同的旅游团在一起吃饭,我们团的一个团员,就把自己的包放在一旁,他以为同去的人会看着,同去的人又没有在意,就那样忘了,回房间准备取行李上车的事情,突然想到那个装着他所有钱的包没有拿,立即火速奔回,却找不见了,最后报警,也没有结果。还有那年去南非,回程中在阿布扎比转机时,买了一些当地小吃,因为都是超市的那种袋子,结果,随着等待回国的一大帮游客过安检的时候,那袋食品硬是生生的不见了,找安检人员,语言不通,也是不了了之,好在都是一些食品,但是,归来的心情却突然变坏了。

  这几件事情,只有一个是听人说的,其他都是亲眼所见。我就想到什么是人的素质,什么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大概这就是吧。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尽管我们的物质已经相对而言很丰富,但人的素质提不上去,说到底,还是会被人瞧不起,我们的国人给世界奢侈品的贡献率大概是最高的,但那些挣了中国游客的钱的商家,包括那些店员,却从心里并不很尊重我们的游客,大概与此有关,就是有钱但素质不高,甚至很低,有钱,就觉得自己是大爷,没有起码的素养。所以人家可能会挣你的钱,但骨子里绝对不会敬重你。

  据说,这几年,曾经文明的法国,游客已经很不安全,经常会被抢,有些居然是公开的抢,曾经文明,浪漫,先进的法国,何以会如此?大量涌进的难民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国古人讲仓廪实而知礼节,人都吃不饱的时候,礼节、文明只能是一句口号;但是,真正“仓廪实”的时候,却未见得就一定“知礼节”,知礼节的前提当然是仓廪实,但是必须伴有教育和严格的法律,否则,人的贪婪性决定了即便是衣食无忧,也未见得就会成为谦谦君子。


  挪威首都及诺贝尔和平奖

  游览完峡湾,旅游大巴带着我们赶往挪威首都奥斯陆。

  高中地理课的时候,老师讲到北欧,那个时候其实没有太多印象,甚至连他们的方位都不是很明白,只是从地图上大概可以感知那个地方在我们中国的西北方向,但奥斯陆这个地名却记住了,可是说老实话,很长时间,我都搞不清楚奥斯陆到底是哪个国家的,这可能与北欧这些国家太小,他们在世界大事件中常常不起眼有关,当然也与我个人的孤陋寡闻有关,而像华盛顿,纽约,巴黎,东京,上海,香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都应该不很陌生。

  资料说,奥斯陆是全欧洲最富有,最幸福的城市之一,他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古老的都城。它名字来源于古老的挪威语,一个是“神”一个是“草地”。始建于1048年,1814年起成为挪威首都,奥斯陆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每年的颁奖仪式就在奥斯陆市政厅举行。

  都是那种很古老的石头建筑,让人看去有一种牢固而沧桑的感觉。在欧洲,这样的建筑很多,也都保存的很完整,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建筑,现在依然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诺贝尔和平奖每年的12月10日,在奥斯陆颁发。对于这个奖,中国人的感情似乎比较复杂,因为搞分裂的达赖居然获得了这个奖,对很多国家发动战争的美国不少总统,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我一直搞不明白,和平奖的评委们是从哪个角度来评选的,或许他们有他们的标准吧,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名为“和平”的奖,其实可能更多的带上了政治的色彩,有了意识形态的一种偏见。因为不认可我们的意识形态,所以尽管中国政府让中国十多亿人能够安享一种和平的生活,诺大的国家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而且给世界带去的都是和平,都是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然而中国没有有一个领导人获得此奖,反而是发动伊拉克战争,让很多地区陷入战乱的美国总统,多次获得“和平奖”,逃亡国外的西藏分裂首领达赖,居然也获得此奖,让人怀疑这美其名曰的“和平奖”到底是为了人类的和平,还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不和平?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只有他们的意识形态是最好的,凡和他们不一致的,都是不好的,都是需要改变的,也因此,无论你做了什么样的和平贡献,只是因为不认可你的意识形态,于是也就不可能评你。在他们的眼里,意识形态的偏见,导致他们根本不可能客观地看待中国,也不可能客观的评价中国,也因此,他们一直挂在嘴上的所谓公平,公正,就让人怀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规则是他们定的,我们有看法,也是没有办法,也许这个和平奖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有一点正能量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相当多人的心目中,这个 “和平奖”几乎成了对和平的一种讽刺。

  再比如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也戴上了严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莫言的获奖,曾经让有着浓重诺贝尔文学奖情结的中国文人一阵欢呼,中国终于也有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很快,就有了异样的声音。很多人说,莫言的作品充满灰色,畸形,变态的人格,没有写正常的人,而且小说充满了对生活,社会的不满甚至仇视,这样的作品也许有他深刻的地方,但是,到底会给读者带来什么?难道好的作品,就是通过揭示人性的极度丑恶,极度残忍,让人看了以后对未来极度绝望就是所谓的好作品么?这样的好作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难道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就是喜欢审人性之丑么,审人性之恶么?能评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一定不全是这样的作品,一定有伟大的能够给予人力量温暖的作品。莫言的作品可能不乏深刻,也不乏故事性,但总体灰色的基调,人性的丑陋与残忍,很难叫人从中得到向善向上力量的作品被评确为诺贝尔文学奖,起码给了十多亿中国人一个信号,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不喜欢那些能给人力量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作品,或者他们喜欢把奖授予那些故意和国家,政府对抗的一些人,中国籍文学家当中,一个是莫言,一个是高行健(高已经算不上中国人,他已经加入法国国籍),还有一个,就是仍在逃亡的达赖。前苏联的索尔仁尼琴,也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也因此长期逃亡。所以,要说诺贝尔文学奖和政治没有关系,和意识形态没有关系,怎么可能?为什么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都是善于揭露自己国家黑暗、丑陋的而又不被政府所认可的?

  西方的发达,强大,先进,曾经长期雄霸世界,他们制定了这个世界很多的游戏规则,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而这些游戏规则常常充满了对于他们所不认可的国家及其社会制度的歧视,和那种无法掩饰的傲慢。很多国家,因为弱小,虽说感到明显的不公平,但是无可奈何,你要加入他们的阵营,就要遵守他所制定的游戏规则,否则,你就会被排挤在阵营之外,而他们又主导着这个世界,所以,第三,第二世界国家的人们,长期以来对西方世界都充满了一种盲目的迷信和崇拜,当崛起和觉醒的第三第二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这种本质,争取自己的权力,甚至强大到可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一呼百应的时候,西方老大帝国的心里肯定不舒服,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制止。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投行,就是中国自己越过西方国家另外制订一套游戏规则,对此最害怕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美贸易战说到底,根本不是贸易问题,根本的问题是他们要全面绞杀中国制造2025。因为中国的发展,让一直对中国充满歧视,充满意识形态对抗的西方国家,感到了严重的危机,虽说中国一再强调,无论发展到怎么样的地步,都不会称霸,中国是和平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大同,是和而不同。但是,信奉零和思维的西方,根本不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的强大,就是依靠战争,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外扩张才有今天的。他们不相信中国强大了之后,会不发动战争。所以才要千方百计的阻止中国的发展。


  波罗的海之夜

  游览完诺贝尔和平中心,奥斯陆市政厅,阿克斯胡斯城堡等,我们乘车前往斯德哥尔摩,当晚,我们要乘坐邮轮,经过波罗的海前往芬兰最古老的城市图尔库。

  邮轮和我们在峡湾见到的无法比,但也够大了,刚刚登上邮轮,大家都很兴奋,找到房间,放下行李,就纷纷来到甲板,邮轮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启了,速度看起来不低,夕阳西下,海面一片金黄,但是甲板上的风却很大,尽管在国内,七月底,正是高温时节,但是,此时站在甲板,穿上外套,还是有些凉。但是,美丽的海景吸引了我们,大家寻找各种角度,摆出各种姿势,都在照相,海上旅行,常常会萌生一种苍茫感,孤独感,因为放眼望去,除了深不可测的海水,就是远处的海岸线,你会感觉到人的渺小,甚至生命的无足轻重,在这片海域,曾经发生了多少故事,又曾经埋葬了多少性命?二战的时候,波罗的海沿岸也曾经战火纷飞,前苏联和德国在这里打得不亦乐乎。即便是到了现在,看似和平,也时刻蕴藏着不确定的战争因素。

  太阳终于落下去了,甲板上已经黑了下来,人们又下到游船内,邮轮的超市内,人来人往,各国的游客都尽情地在这里享受生活,有喝啤酒的,有喝咖啡的,也有三五一团围坐在一起吃着小食品闲聊的。我就想到了电影泰坦尼克号,那就是一座海上移动的城市,上面什么都有。想想人类也真是伟大,那样巨大的一座邮轮,承载数以千计的的游客,却可以在深不可测,风浪变换的大海自由航行。

  我们团队里的一个女团友,刚好那天过生日,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在邮轮的一个小型舞厅,边看演出,边喝啤酒,边跳舞。那个团友是一个开朗的人,总是一副弥勒佛一样笑眯眯的样子,也能开得起玩笑,一路给大家增加了不少的笑声,于是那天晚上,我们纷纷给她敬酒,祝她生日快乐,她说,这样的生日太难忘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波罗的海上度过她的生日,更没有想到,这些朋友会在波罗的海上庆祝她的生日,大家都和她碰酒,跳舞,也已经深了,舞厅的人已经散去,我们的笑声却还在继续。

  一夜不知不觉过去,我们已经来到了图尔库,接着便是游览城堡岛,皇宫,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教堂等,行色匆匆,印象并不深刻。最多算是到此一游罢了。


  简约的北欧

  都说北欧人生活得很简单,他们崇尚的是自然,简单,从不刻意,北欧的家具也是简约风,我们参观一个教堂,这种印象更加强烈。西方的教堂一般都极尽奢华,无论建筑还是绘画,都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去西欧,参观了很多教堂,都给人如此强烈的印象。那年去南非,归来途中去了阿布扎比的谢赫扎伊德清真寺,给人的印象一样震撼而强烈。但北欧那个已经忘掉名字的教堂,我们去参观的时候,里边的装修简单到了让人怀疑它是否装修完毕?里面就是白色的墙,一幅基督的油画悬挂在那里,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了。我问导游锤锤哥,那个教堂是否还没有装修完毕?导游告诉我,已经一百多年了,它就一直那样,北欧人推崇简约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一斑。


  进入俄罗斯

  北欧几天,司机服务很好,工作认真,一般而言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大干涉游客的行为。他们只是一心一意尽责做事,乘客的行李箱每天只要一放在车旁,司机就会很负责的码放整齐,下车也会一一取出。几天的旅游似乎已经习惯于这样,但是离开芬兰前往圣彼得堡时,是来自俄罗斯的司机前来接乘客,也不知道这一段为何是这样,按说是芬兰司机送往海关,他们在对面接就好。但问题还不在这里,当大家吃完饭习惯性的把行李箱放在旅游大巴旁,等着司机往里放的时候,司机却摇着手对乘客说,往里放啊!尽管只是一个细节,但北欧和俄罗斯司机在对待游客以及服务态度上还是一下子分出了高下。行程中间,游客说笑话,开玩笑,大概声音有点大了,司机立即将不满表现给了导游,导游马上说给了一车兴致盎然的游客,车上马上沉寂了下来。导游说,在欧洲买东西是退税,但买的这些东西要进入俄罗斯,搞不好就要加税,特别是琥珀,手表,蜜蜡等高档商品,俄罗斯海关眼睛很贼,对那些东西也很熟悉,一旦发现就要扣税,而且过关查得特别严格,很多人买的东西,过关前,都要扔掉精美的礼品包装,然后想方设法避税。导游讲俄罗斯经济和中国起码相差十年,又知道中国人有钱,去欧洲又特别喜欢那种奢侈品,于是他们就专门查那个。如果过海关大声喧哗,他可以一直把你晾着,给你不办手续,就让你一直等着,你还没有任何脾气,俄罗斯不属于欧盟,所以进入俄罗斯只有护照不起作用,他们会给一张进入和离开的小纸条,这个纸条等同于护照,没有那个,无法住宿,无法乘飞机。这个中国曾经的老大哥,虽然经济实力已经不再,但当年的霸道脾气还是依然。导游此前把在北欧购买的奢侈品过俄罗斯海关的事情说得非常可怕,非常严格,但是实际经过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恐怖,而是很顺利,当然这也许有运气好的原因。过关,盖章,原来说的所有包包行李全都有打开检查的事并没有发生,也许确实曾经有这样的事情,但导游为了百分之百的安全,一定会把百分之几的概率放大,都说俄罗斯也有官僚作风,由此观之,官僚主义可能会无端造成一些困难,但也因为官僚作风而无意之间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如果海关真的很严,所有行李都有开包检查,不仅影响效率,一些人由此也可能真的有许多麻烦。因为中国人去欧洲,不可能不购买一些他们认为的好东西,尤其是女人们。离开芬兰进入俄罗斯,开往圣彼得堡途中,一路植被特别好,路两边全是茂密的森林,高速公路完全就是在森林中开出来的,感觉特别舒服。进入圣彼得堡,先参观金顶教堂。此前一天正值俄罗斯海军节,聚集了很多军舰在涅瓦河上,之后进入彼得堡要塞,阿芙乐巡洋舰。当年说炮打冬宫,其实并没有,只是信号弹。外观阿芙乐巡洋舰,一百年前,就是他打响了十月革命的第一炮,一百年前,俄罗斯就有了巡洋舰,彼得堡要塞是在一个岛上,围绕要塞才有了圣彼得堡这个城市。城市建筑有特色,属于巴洛克风格建筑,有些欧洲建筑的特点,建筑外雕塑,建筑浮雕装饰很精致!圣彼得堡的城市规划很有特色,道路宽广,一条街道,同一边的楼之间,几乎紧挨着,没有缝隙,这样的好处是保温,稳固,互相支撑、圣彼得堡之夜入住涅瓦河畔的奥合金酒店,次日阳光灿烂。据说这里很少见到如此阳光,更多时候是阴雨天气,吃饭时发现一自主餐桌上有大量没有吃完的食物摆放在那里,开始以为是中国人,后来才知道是韩国人干的。因为旁边的中国游客告诉我,他们清清楚楚的听见,刚才那一桌游客说的是韩语。这才知道素质不高的也不光是中国的某些游客,其他国家的人也有。但人们仅仅会因为从长相上把那些人看做是中国人,有没有一些亚洲国家的游客,到了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故意这样抹黑中国,但愿没有吧。但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多下三滥的手段也并非没有,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人素质的确需要提升,可能刚好给了他人一个借此抹黑的机会也未可知。

  据说,当年德军包围这个城市达872天,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就在这里。圣彼得堡目前人口500万人,涅瓦河穿城而过,彼得大帝建城,故名彼德格勒,也叫过列宁格勒,是此前俄罗斯的首都,也是革命中心,十二月党革命就发生在这里,十月革命也发生在这里,因为水面占了城市的百分之十,所以也叫水上城市。涅瓦河上有342座桥,其中二十一座可以打开。那些桥在凌晨时分是可以向上打开,以便过船。这里也是最靠近北极圈的一个城市,六月二十三日这天日照时间二十三个小时,极昼天气,冬天这里黑夜时间很长。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也是一个旅游城市,生活方式靠近西方,悠闲,放松,喜欢享受阳光,太阳好的时候,总有很多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他们崇尚的皮肤是小麦黑色,我们用增白剂,这里人用增黑剂,整个城市一万多栋建筑修建于一百年前,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个古城。当年,彼得大帝建立城市时就规划得非常到位,城市随处可见巴洛克式建筑。三百多年来道路,建筑没有变化。如果说有变化就是多了广告和电线。在这里,车的速度一般都很快,没有人敢于随便横穿马路,都是规规矩矩走斑马线,沿着涅瓦河两边都是双向三车道,共六车道,而这些都是彼得大帝当年就规划好了的。在这里,大学分布城市各地,有些课在这里上,有些课却要跑很远的路去别的地方上。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彼得大帝当年对城市已经做出了规划,后来的人严格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尽管可能对学生听课不方便,但也绝不改变,不破坏原来的城市规划。虽说俄罗斯经济不如以前,但这个城市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昔日伟大的辉煌和他的大气磅礴、城市大气古老厚重。老大帝国的那种霸气豪气依然很浓,一路上可以感受到车很多也开的很快,但是几乎见不到车祸,更见不到刮蹭,因为大家都依照自己的道行车,圣彼得堡路上虽也有加塞的行为,但基本规范。汽车文明已经形成,司机也会鸣笛,但和国内比少很多,而欧洲则几乎听不到笛声,车行一个半小时后,到了郊外的夏宫,一个雕塑是大力士掰开狮子的嘴,寓意彼得大帝征服了瑞典。参观夏宫宫殿,感觉到金碧辉煌,极尽豪奢,可以感受到当年老大帝国的富裕。同时有一个感想在此产生:这些帝国花园皇家花园都产生于集权国家,但最终都属于了国家和人民,法国凡尔赛宫,卢浮宫,北京故宫,圣彼得堡的夏宫都是帝王、皇帝、女王的宫殿,这些人当年都是集权于一身,也集全国财力修建用于自己享受的皇家园林,自己当年享受了这些是没有错,但最终还是成了国家的财产,极度的集权产生极度的腐败,极度的腐败诞生极度的享乐,极度的享乐产生极度的建筑和花园,而这些最终又都成了属于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物质不灭,周而复始,如此轮回不已,夏宫下花园有点类似法国凡尔赛宫的感觉,但似乎没有那么大,绿草如茵,喷泉,水带,如织人流!离开夏宫花园去冬宫,游船上可见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感情,也可见俄罗斯人的热情奔放的性格,船上的水酒饮料都是免费,两次节目互动表演让所有人都嗨了起来。俄罗斯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我们从电影上看到最多的就是他们的舞蹈,在手风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在游船上,那些穿着海军服的男女,不断地给我们表演,一些俄罗斯美女还拉起我们的游客起舞,但是含蓄的中国男人们总是有些不好意思,惹得人们放声大笑。


  前往莫斯科

  离开圣彼得堡,乘坐火车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夜之行,天亮之后,我们到了莫斯科。

  红场当然是要去的,那些洋葱头的著名建筑,也是要看的,很多人从很所资料上都可以感受到,不说也罢。

  但是,在莫斯科,一定要去看看俄罗斯地铁。

  参观俄罗斯地铁站,很多已经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你无法想象俄罗斯人会把地铁站修建的那样精美,那样富有艺术气息,那样像一个艺术宫,每个站的风格都不同,但每个站似乎都吸引人,那些墙壁上的壁画,雕塑,保留了列宁时代,斯大林时代的风格。据说那些设施最早是防空洞, 1936年他们在防空洞的基础上改建地铁,那时修建的地铁到今天已经用了八十多年,而我们的地铁也是近十多二十年才开始,虽说发展很快,但和别人相比还是晚了数十年。俄罗斯在八十年前就有那样的工程,而1936年的我们,还几乎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那时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条街。俄罗斯即便是到了现在经济发展不如以前,但当年老大帝国的厚实家底还是一下子可以让人能够感觉到,中国人富裕了有钱了但是还不贵,富而不贵,仅仅是公众场合大声说话就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

  在莫斯科,给我们导游的是一个叫任平的中国山东女人,她的老公似乎是中国一家航空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的的领导,在她的带领下,参观了莫斯科大学,凯旋门等。俄罗斯国土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横跨十一个时区;莫斯科人口1400多万,处于莫斯科河畔。这里上午九点上班,下午四五点下班,中午有个中午茶,每年城市建筑外墙都由政府翻修一次,白兰红三种颜色分别寓意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沙皇时代,苏联时代以及现代俄罗斯。向阳花是国花,双头鹰是国徽,钻石矿藏丰富,一亿四千万人口!俄罗斯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在莫斯科大学广场参观,整个城市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道路宽敞:俄法战争胜利凯旋门也很有意思,法国凯旋门是纪念拿破仑攻占莫斯科而建,而当时是俄罗斯让出莫斯科的;俄罗斯凯旋门则是纪念俄罗斯战胜法国而建,库图索夫带领军队战胜了法国军队。两个凯旋门,都是庆贺自己的胜利,法国拿破仑认为自己战争了俄罗斯,于是建了法国凯旋门;俄罗斯认为自己战胜了法国军队,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也建了一个凯旋门,想想,历史有时候也像任性的孩子,你气气我,我也气气你,你用你的胜利给自己打气,我也用我的胜利给自己撑腰,但两个可能曾经打得不亦乐乎的国家,过一段时间,却又好上了。

  导游介绍,俄罗斯人的福利特别好,冬天取暖都是用电,冬天室外温度零下二十多度,室内则是零上二十七八度。红场是俄罗斯首都最美丽的广场,伊凡四世打败了蒙古人统一了俄罗斯。在俄罗斯的最后一天去参观谢尔盖耶夫镇。主要看修道院。据传谢尔盖从小受到洗礼,是很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他小时候来到这里,盖了木质的小木屋,祈祷,于是有很多奇迹发生。他听到一家有哭声,因为孩子死去了,谢尔盖经过祈祷这孩子活了过来,天上有飞鸟飞过,并有神的声音,从此他广收门徒。所以谢尔盖耶夫镇的修道院很多,当时这里被蒙古人占领,德米特里王子第一次和蒙古人作战,也是第一次取得胜利,这里就成了皇家御用修道院。在沙皇时期这里显得很重要。原来是木质结构的修道院,后来改成了白石结构。圣三一教堂里躺着的就是谢尔盖。谢尔盖大修道院,可谓金碧辉煌,墙壁上画的都是圣经故事,整个建筑在阳光之下灿烂夺目。但是一般不要求人和人建筑照相,据说是因为阴气太重,照了会对人不好。俄罗斯植被覆盖率很高,所以没有尘土,很多的建筑,尤其是白色建筑,可以因为风吹日晒而显得陈旧,但是绝对没有尘土。而在中国,尤其北方,一些建筑过不了多久。就会落满灰尘,总是给人一种土不啦叽的感觉,这里的建筑颜色鲜艳,照出照片后感觉特别明亮,空气能见度很好,所以总是蓝天白云,景色如画。俄罗斯土地远比中国要大,但人口却只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七十。没有裸露的土地,城市就在森林中,森林就在城市里。


  一个不得不说的细节

  参观莫斯科地铁的时候,因为第二天就要回国,所以,许多人想要带一点礼物,购买一点东西,于是就给导游提醒,要赶在商店关门之前去买东西,因为次日没有时间。但是,莫斯科地铁太有吸引力了,尽管导游很负责任,一再提醒大家抓紧时间,但还是有点晚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看起来很有规模的超市,大家都欢喜不已,觉得终于可以购买礼物了,近三十人的游客购买大队浩浩荡荡地已经来到了超市门前,眼看着超市就可以大赚一笔,但是,超市的工作人员却挡在了门口,交叉晃动着双手,意思已经下班了,不营业了。我们有人立即很感慨地说,放着生意不做,这俄罗斯人是不是不喜欢钱?但是,人家就是放弃了这笔也许不小的生意。

  如果是我们呢,遇到这样一群购买商品的游客,哪怕时间已到,哪怕马上就要下班,也会立即加班,彻底满足游客购物的需要,有钱谁不愿意挣啊?但是人家就是不。

  这或者还可以理解为人对自己权利的保护意识,下班时间一到,谁也无法干涉自己的自由,谁也没有权利要求自己加班,宁愿损失金钱,也不损失自己的权力;当然还可以理解为由于制度不同,导致的思维不同,那些人是为他人打工,挣钱多少和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他们也不会心疼;而我们则是尽量方便他人,为他人服务,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会尽量给他人方便,尽管有时候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时间,自由,权利。

  对此,我说不清楚,但看到的事实却不能不让人有所思考。

  游览了西欧,游览了北欧,游览了俄罗斯,游览了美国……

  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这些年来,中国其实一直是在别人制裁、围堵中艰难走过来的,也一直是在自己人的不满和谩骂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零头不到,国土面积比中国还要大,土地可利用率比中国要高很多。但我们很多公知却只会简单和人家比福利;俄罗斯土地比我们更大,森林覆盖率更高,人口只是我们的十分之一,人家1936年修的地铁,现在还在用,我们1936年几乎还处在最原始的生产状态,同样没有办法比;改革开放这些年中国在疯狂赶超,中国穷得太久了,落后得太久了、我们的进步虽然很快,可很多东西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这不是我们可以妄自菲薄的理由。其实,一个在周围大国的歧视封锁排挤和自己人埋怨中艰难前行的政党,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应该看到差距,但更应该看到成绩,因为指出问题是容易的,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我们国内很多公知只会哔哔中国这不行那不行,但真的让他干一件事情,他可能干得一塌糊涂,所以客观公正的看待他人也看待自己,才是根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