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8月14日,我们驾车从珠泉路向西行走,走到大泉幼儿园时,发现这里的西边已经全部拆除,下车后,向北望去,建筑垃圾的北边,土塬崖畔下,可以清楚看清许多民居崖畔窑洞群。


  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咸阳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它的稳固性。北依毕塬20余米高崖,先民利用崖下部分打洞而住,这里土质非常好,洞一般宽5米到10米,洞高6米到10米,俗称窑洞。窑洞里面,真可谓冬暖夏凉,舒服无比。 


  我们仔细认真的观看,在不到250米的长度内,大约有35孔窑洞,还有一组四合院形状的窑洞群。据张根劳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前,咸阳城区北边土塬崖畔从塔尔坡到马跑泉的15多公里的长度里,公路的北边是大约0.2米到1米多的土台上,每村都有一条土路,土路的北边,拥土夯实的土墙围成每家都有一个院落,院落内有两各窑洞的居多。当时有个顺口溜:“别看两座什窑洞,冬季暖和盛夏凉。给个县长咱不换,胜超城里瓦砖房。”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窑洞是孕育人类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窑洞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它和黄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远在周先祖时期,土窑洞就遍布山原谷地。《诗经》称为“陶复陶穴”。陶穴,即下沉式地坑庄;复穴,即坡崖半敞式窑洞庄。 


  根据文献记载:西汉,窑洞造型发展,内部设置更适合人居住,比如烟洞、灶台等都很讲究。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每个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分工,每家分为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 


  咸阳北塬民居窑洞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周,这里是周文王的父亲居住地,又是周文王南进丰京的屯兵之地。在马泉,留下了与唐王李世民出征北伐,驻军安营扎寨,饮马泉水均有出处的马刨泉的故事,据历史资料记载,沿咸阳塬下呈串珠状分布有马跑泉、魏家泉、双泉、大泉、小泉、老鸦泉,为温泉的自然露头,水温一般在20度左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当时的水位高,饮水方便。 


  现在还有人将窑洞里外用砖砌筑里外包起来,可以分居住和放东西用,里面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初步搞起砖瓦房,高楼,将土窑洞遗弃了。如今,随着城市建设改造,石斗村、魏家泉、大泉村等咸阳城区民居窑洞群,在拆除新建楼房之后,因为院落的清障,以浩大的规模显露出来。 


  这些窑洞,虽然千孔百洞,样式各异,但是,伴随着千年先祖的生存,历尽沧桑,保留现在。或许再过半年时间,随着楼盘的拔地而起,这些记载历史和先祖生存的窑洞,将要沦陷于图片和记忆中去。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咸阳人,故土与家园,尘埃中不见……


  民居窑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国建筑工艺的伟大创举,是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原生态的民居窑洞群,自然环保,节能省材,应当很好的保护,我们不要等它完全消失了,才想起它们的优点与实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今天的民居土窑洞,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已换成了一砖到顶、钢门铝窗、装潢美观的现代窑。其经久耐用、经济实惠的特点,我们应该发展利用,不是全部遗弃。自然呼唤窑洞,四合院,池塘养鸭。


                  赞土窑洞(古风)


                  土塬崖畔移除空,

                  拱顶图形稳定强。

                  节力省材经济好,

                  自然环保透风祥。


                  民居人类先窑洞,

                  冬季温和盛夏凉。

                  给个新楼咱不换,

                  胜超城里水泥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