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jpeg

  穿越了冰寒料峭,穿越了雪雨交加,春光夹着太阳的问候。尽管天上依旧飘着雾霾,可毕竟属于了三月,我们毕竟走进了三月。三月,多少次我梦回江南。三月,多少次我走进了花香的春天。三月的北方,已没有了雪,气温也渐渐有了提升,回忆悄悄定格,一张张温暖的真情底片在眼前浮现。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你已经不是五十年前的那个三月里的新兵了——大家都在褒贬你15岁的幼稚纯真,你还洋洋得意地觉得自己才是最美丽的绽放。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你已经不是四十年前那个三月里的老兵了——24岁的你,才真正地读完了“毛主席的五卷”,用你的理解去诠释中国士兵如何看待:人类解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你记得,就在那个三月,这样一本红色的著作带你走出了本是花季的世界,走进了对于你完全陌生的哲学领域。你一次次苦苦思索,何时才能砸碎旧世界的锁链,走进属于信仰、属于红色丰碑、属于人类解放的春天。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五十年了,参军整整五十年的我,从大卡车跳下的一瞬,那大成街2号的灰灰的大楼,便是我15岁的家园。裹着零下三十度的冰寒,我走进了这里。15岁的豆蔻年华,从此便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我的生命开启了全新的历程。15岁,我走进新兵集训队,肥大的绿军装,裹着一个纤细的、弱不禁风的我,有人说我就像林黛玉,陈班长还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跑,谁让我挑着饭桶一路不停,从一层挑到了五层锻炼体力和耐力。伤病员心痛小女兵,从楼梯口就推着配膳车,帮我卸下肩上的重担……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五十年前 如此纤弱的我,还算不上女人,只是女孩。可在军营这所大学校的每一天,我都在长大。如火如荼的军营生活让我完成了从女孩向女人、从新兵向老兵的转变。于是,每到三月,我都会深深地缅怀,缅怀那个春天,缅怀那些与我一起参军而如今各奔天涯的姐妹兄弟们。那年的军装是那样艳丽,那年的记忆是那样鲜活。五十年的记忆沉淀,友情就从那个春天开始,播种生根,战友的关怀爱护让我的心里留有一个温馨的军营家园。那个春天,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五十年了,参军整整五十年。皑皑白雪的北国,冰封万里的大地,冻不垮我们的斗志。一场中苏边境的战斗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女孩、女兵、女人、女性,打仗或许不该属于女人,但在战争面前,女人从来不会袖手旁观、逃避退缩。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五十年了,组建家庭五十年。我从北国沃野转战到美丽的蓝海洋,最高兴的是重归故里,穿上父辈的蓝色军装,最自豪的是走进一个小小的医院,为伤痛病人解除病痛。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十年的黑土地养育,十年的笔记耕耘,十年的岁月沉淀,那些深爱着我的女兵们啊,我好想念你们。尽管我最大的管理职权只有12个兵,和她们朝夕相处了十年,我们之间的情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三月,2019年的这个春天,感谢银河悦读平台给了我讲述女人故事的机会,让我把对你们的想念,通过文字传达出去。在这个温暖的、属于女人的三月,虽然我已经找不回我们当年的青春底片,但却想把那份真情永远地铭刻在心间。

  是的,我一直想对自己说,五十年甚至六十年,不敢继续这大胆的奢望,退休的日子如此漫长,我要做一回优雅而睿智的女人。我更想对与我同龄的战友们说:“余热完全可以奉献。”2007年的春天,我走进了鲁迅路,受一位80岁老妈妈——一位数学教授的感染,注册成为义工。我是部队里的宣传干事,退休后做这座城市文明的宣传干事,我要为大连的精神文明事业奉献自己的“夕阳红”。

  是的,我一直想对自己说,五十年的参军纪念活动,在全国搞得风风火火的。对于我本人而言,还有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事件,那就是我的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日。一场大海的浪漫旅行,让五十年婚姻路上的风雨兼程变得意义深远。

  三月的南方,温馨的花香弥漫整个山谷。三月的北方,南归的燕子在空中掠过一道道弧线。我的记忆象春风吹过心田,三月的女人故事就是我五十年的女兵故事,它永远如春天的原野绿意漫延、纯净清香。

  是的,我一直在对自己说——无论脸上被岁月编织出多少蜘蛛网,无论皮肤上长出了多少老年斑,无论内心的沧桑是否被时光洗掉。镜子里的你,一定要保持军人的风姿,眼神里闪烁出女兵的风采,鲜亮的军装军帽永远是我们女兵最时髦最得体的衣裳。女兵老,也要有老的风雅,老也要有老的气质。

  亲爱的姐妹们,伴随我的絮语,我们走进属于女人的三月,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故事。这是属于中国女性的故事,是我们在三月写下的最美丽宣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