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旅游开始热了起来,这自然是社会进步与百姓富裕的象征,而有关旅游的话题自然也多了起来:媒体上多的是宣染与褒贬,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则大都是回忆与闲谈。

  一天与好友侃起旅游,在好友感叹一些旅行社在其景点上、价位上无不藏着猫腻时,我抢过话头,我说,我曾经一分钱没花,游了大半个中国,好友瞪大了眼睛:“购物团吧。”我摇了摇头:啥也没买,还管吃管喝管住。望着好友一脸的迷惑,我笑着说:凡是六十多岁的大都经历过,愣了半天,好友一拍大腿,嘿,我知道了,您说的是文革期间的大串联。

  文化大革命串联,发生在文革初期,就是各个省市、各个学校的红卫兵(学生)相互进行“革命”的交流、相互学习“革命”的经验。交通工具,是红卫兵“专列”——即在列车后再加挂一两节车厢,住的那,是红卫兵接待站——即当地学校的各个教室(当时的学校都已经停课)。至于我们红卫兵革命的串联行动,起先还象征性的走走形式,先去一些学校,浏览一下大字报……后来去拜瞻领袖故地,加上一些革命圣地,再后来就开始实实在在的“串山联水”了。

  起先还是顺路“浏览”一下,后来就是直奔目的地。那时没有什么“游览”路线,坐着不花钱的车,走那算那,听说哪里有好玩之处,几个要好的同学,悄悄地一商议,即径自奔去。当时正值破四旧之时,几乎所有的景区都属于“封资修”,人们无不躲之不及,无人敢去“涉足”,光顾的人极少,而且一些重要的老名胜古迹,如孔庙、岳坟、乔院、雁塔、晋祠……无不大门紧闭。由门缝向里望,大都是一片死寂、有的甚至还满目狼藉。有门的进不去,那就找寻没有门的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当时不怎么出名的景区还真不少。关键的是这一些景区还没做任何的开发,保持着天然的古朴与原始:幽静的寺院、岿然的孤塔;括静的陵园、肃然的碑林;平静的湖面、傲然的雪峰……远远的望去,绝对的别有一种感受。

  说起文革,大都不堪回首,我想可唯一值得回忆的,怕是革命大串联吧。记得当时,有类似这种行径的师生,大有人在。当然,也引起一些个“革命”师生的不满,他们或批评、或阻挠,但,无济于事。无奈之下,这些“革命”师生也开始悄悄地效仿:因为有现成的好条件,谁不想开开眼界哪?

  即便在政治氛围很浓的日子里,也无法压抑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美景的追寻,对浪漫的追求。这,或许是人的天性吧。

  若干年后,我在工作期间于出差与旅游时,特意的去了当年去的几个风景区,可以说:有点时过境变了,当然,变得比原先漂亮多了。大部分确实是“锦上添花”,但也有些是“画蛇添足”。

  原先的自然景区大都筑起了围栏,且又多了许多人造的辅助建筑与游乐设施,原先大门紧锁的景点,门倒是打开了,可里面又增设了若干个小门、门旁立着售票亭……而那时是被称作是革命圣地的红色景点:如井冈山、延安、韶山……与四十年前相比,也缺少点原有的真实,多了许多人为的修饰。

  对此,我不敢妄加评议,只是想说:大自然给我们孕育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观,先辈们创建了那么多有内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保护。不可因政治因素损毁,亦不可为了经济效益而更改。

  旅游是文化,不是商品。

  此时此刻,我想起十九世纪初老罗斯福(西奥 罗斯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看到了我们先人留给我们的风景,我们还应该让我们的后人能看到和我们一样的风景。

  那一回的“旅游”对于自己可以说是终生难忘,为什么哪?或许是自己那时还年轻,或许是第一次出远门,我想更主要的或许是人的天性显现:每个人都愿意向往真实的、美丽的、祥和的世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