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正月初六,瑞雪纷飞中母亲迎来了85岁生日。我和弟弟,两个哥哥,几家子与母亲围坐在一起。母亲精神矍铄,异常开心,往日疲惫的影子也一扫而光。饭后我给母亲洗头时,发现母亲原先的一头白发,脑后居然变黑得越来越多了。二哥开玩笑说“母亲越活越年轻了”。想一想母亲辛劳坚强的一生,我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情景……


              勤劳铺就富裕路


  母亲曾讲,婚前,姥姥家虽然生活在我们镇的一个小山村,但姥爷长年在外奔波,家底丰厚,经济富裕。姥爷去世后,母亲为了减轻姥姥的养家负担,倔强的她就分担起抚养两个舅舅上学的责任,十几岁就学会地里干活,家里纺线织布、做衣服,蒸馍做饭,直到两个舅舅考上了当时理想的学校,成家立业。后来由于两个舅舅在外地工作,姥姥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裹脚阻止了她的方便行动,母亲又肩负起照顾姥姥的责任。


  父亲是养子,几岁时爷爷就已离世,父亲、姑姑和奶奶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家里生活举步维艰。母亲20岁与父亲结婚后,没有嫌弃贫穷,硬骨头的她也从没向姥姥提起过,更没有向姥姥家伸手要过一分钱,一粒粮。就凭着“只要干起来,哪会过不好”的一股劲,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靠着一贯节俭的好习惯,每天白天参加生产队里各项劳动,在家里养猪,干一切家务,晚上半夜就起床,到我们这里的小钢联捡拾煤铁。就这样一方面抚养我们姊妹四个上学,一方面侍奉身体不好、后来瘫痪在床8年多的奶奶和孤单的姥姥。每年冬天,都是父亲把姥姥接来,过年时给姥姥买好一切用品,把姥姥和东西送回去,直到姥姥去世。就这样母亲和父亲不仅可以养家糊口,侍奉老人和孩子,还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渐渐地我们家的粮食有了积存,金钱也开始有了点积蓄,后来盖起了新窑洞,两个哥哥没赶上恢复高考,我和弟弟还考上了大学。


  “不活动就不会动了。”这是母亲每次出去捡拾杂物或买菜,我们劝她不要去时说给我们一家人的话。所以直到现在85岁高龄,勤劳一生的母亲,还是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洒扫庭厨和院落,准备早饭。每天打扫的垃圾还都要亲自送上垃圾车。一天三顿饭仍然自理,就连洗衣服,她都尽量少连累女儿,脱一件洗一件。有时身体不舒服了,她就让人拔个罐、扎个针,很难说动她去医院。现在就是累了有时哼哼,你问她,她还说没事。所以平时我就只能根据自己了解的医疗保健知识给她调理,侥幸的是母亲身体康健,至今也没住过一次院,每天午饭后还拄着拐杖出去串门。


                        妙手绘出幸福日


  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但是干什么都精益求精,家里队里哪儿都是一把好手。凭着她英俊的摸样,利落的手脚,加上一米六五的个头和健壮的身体,尤其是自小干什么都不服输的认真、细心、倔强的劲头,干出来的活总被亲朋好友、邻居和村里人竖起大拇指。所以生产队里的农活,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无论粗活细活,地里场上,母亲样样拿手,不在话下。用母亲的话说“你只要想把它干好,哪有学不成的!”


  在家里,那个年代,虽然百分之九十五的粮食是玉米,但母亲总会粗粮细作,使饭菜可口。单单当时的玉米面馍,母亲就可以做出许多花样来,像玉米发糕、玉米馒头、红枣玉米馍、玉米饼,样样颜色金黄,虚气腾腾,香甜可口。所以到现在,我对玉米面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逢年过节,母亲又会拿仅有的白面做出各种动物和花种,像正月二十的春卷,清明节的蛇馒头,端午节的柿子和玉米面、白面分层的花盘盘,七月十五大小薄厚不等的垫着各种调料的石子饼,中秋节的玉兔,九月九的软米饭,十月初一的红豆馍。过年时更是年糕、猪头,兔子、红十眼、花篮、菊花,枣算子,花样多的数也数不过来。平日里,亲戚朋友家搬家盖房,孩子满月、生日,又会做各种花样的花馍。母亲的馍总是因为白、大,花色逼真,被主家收藏起来。


  家里家具不多,但什么时候一对红柜子、一张红桌子和老衣柜都是洁净明亮,可以照出影子来。


  我们一家人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穿的衣服全靠母亲一双巧手来做。从分到棉花到纺线,设计棉布花样,叠布、刷布、织布,制作衣服款式,样样精湛。尤其小时候过年,我们一家人从来没穿过旧衣服。


  历经艰难和战乱的父母那一代人,更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加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饥荒,母亲说能活过来就已经是万幸了。所以勤俭节约是他们身上永远的光荣传统。直到现在,母亲用水、用电,用一切东西,都很节俭,二哥有时说,“水不掏钱,你也舍不得用呀?”母亲会说“用完了呢?现在好多河里不是干了吗?”冬天,兄弟们拉好煤,让母亲往热的烧,可母亲还是常常把火封住,说煤炭那么贵,那烧的不是钱呀!


  母亲就这样,一辈子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一点财物,日子过得总是有条不紊,从没紧吧过。


                        热诚赢得夕阳红


  母亲和父亲一样,热情好客,当年在生产队里劳动送饭时,邻居因妻子生产,没人及时送饭,母亲就在每顿给父亲送饭的时候,把邻居的饭一块做上。所以到现在,邻居说起来还是感激涕零。平日里,只要有亲朋好友上门,不吃饭母亲是不会让走的,否则,她会说上好些日子“人家来了,没吃饭就走了,我心里不平整。”“过去,粮缺,没好的有差的,但都让人吃了饭才走。现在生活这么好,要啥有啥,怎么能让人不吃饭就走呢?这冷滋滋的像啥呢?”母亲会把家里最好吃的都拿出来给客人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客人临走,母亲绝对要送出大门,直到看不见客人才肯返回去。即使现在拄着拐棍,也依然不变。


  还有每次让我给领养老金的时候,母亲总要说“现在多好呀,咱老百姓啥也没干,国家每月还给发钱。这日子过得还不掉到福窝里啦!”我知道母亲发自肺腑的话里饱含着多少幸福和甜蜜。


  在与人交往中,父母一向讲究取信于人,别人借东西借钱,家里只要有就不会不给。向别人借了东西,也绝不会逾期不还。别人有事热诚相助,我们家有事,帮忙人也是络绎不绝。


  前年父亲去世,母亲唯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我和兄弟们会竭力为之,让母亲的晚年幸福永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