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没有到农村的集镇上赶过集了,殊不知如今的集市会变成个什么样的一种景象了?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校因为那场众所周知的运动停课了,所以,我就回到了农村老家,暂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在老家,那些跟我一般大的孩子们也都不上学了,一些大点儿的孩子们就结伴上山去挖药材。据说,山上的药材种类还不少呢,什么桃仁、杏仁、柴胡、甘草、蒲公英、白蒿芽儿、燕子草......我也记不全了。

      村里的大孩子和小姑娘们挖回的药材还要到河里洗净、然后在石头上摊开、晒干。然后,积攒得多了,他们就拿到县城的药材公司去卖钱,据说最少也能换个三块五块的贴补家用。有些大点儿的孩子挖得多,还能挣到十几块呢!

      比我大几岁的本家小姑见我整天闲着没事儿干,于是在征得爷爷奶奶同意后便拉着我跟她们上山挖了几次药材。因为那时的我还不到十岁,而且又在城里长大,爬山不利索,力气又小,再加上对药材的种类和形状不大熟悉,所以,我每次只能挖到的药材只有那么一点点儿。

      过了些日子,小姑和同伴们就带着我去县城赶集,把积攒了一个夏天的药材卖掉,顺便买回一些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天蒙蒙亮,我就随着小姑她们踏上了去县城的路。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大人的带领下,跟着一帮半大孩子们去几十里地以外的县城赶集。

      这是一个山区小县城,街道上人头攒动、接踵比肩,把本来就不宽敞的石板小街塞了个满满当当。

      我和小姑她们费劲儿地挤过了人流,来到了城西头的药材公司收购站,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算把药材给卖掉了。一结算,我竟然卖得了两块八毛五分钱。

      我太激动了!因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拥有如此巨额的金钱,而且是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我开心地跳了起来!

      揣着这笔“巨款”,我跟在小姑她们的身后在街道两旁的商铺里窜来窜去,挑选着各自喜欢和需要的商品。我也学着小姑的样子买了二斤食盐和两包火柴,又打了一瓶点灯用的煤油,给爷爷买了一包九分钱的“经济”牌香烟,然后又在书摊上花了六毛钱给自己买了两本喜欢的小人书。最后一清点,兜里只剩下一块三毛二分钱了。

      中午的时候,小姑拿自己的两毛钱给我买了两个烧饼,自己却和伙伴们坐在小街边的台阶上啃着随身携带的干粮,我给她钱却怎么也不要,只好作罢!

      晚上回到家,我把买来的东西交到了爷爷奶奶的手里,他们激动地抚摸着我的脑袋,一个劲儿地夸我。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金钱带来的快感和满足……

      第二年寒假的时候,我再次回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

      这一次,由于天寒地冻,已经没有药材可挖了。于是,我就经常跟着爷爷去放羊,漫山遍野地疯跑,享受着农村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另一种快乐!

      日子久了,我便感到乏味了,也不想再跟爷爷去放羊了。正好这一天,小姑和她的伙伴们又要去县城赶集,我便闹着要跟她们一起去。

      爷爷和奶奶都不同意,我就躲在一边抹眼泪。看到我委屈的样子,奶奶心疼了,她逮了一只芦花大公鸡塞到我手里,无奈地对我说:

      “我实在是没钱给你啊!所以才不让你去。你把它带上,卖了钱自己花吧!记住:低于一块五就不能卖,这可是芦花鸡啊!”

      我迟疑地望着奶奶不舍得眼神,最终还是抵不住县城的诱惑,从奶奶手里接过了那只大公鸡。

     到了城里。小姑把我领到了一处人流稠密的地方叮嘱我:

      “你就在这里卖鸡吧!要喊着点儿啊!要不别人不知道你是卖鸡的。卖完了哪都不要去,就在这里等我,办完事儿我就过来找你!”

      我窘迫地抱着那只芦花大公鸡站在大街边上,怯生生的眼睛盯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嘴里一个字儿也喊不出来。

      站了很长时间,除了不断有人对我投来好奇疑惑的目光之外,没有一个人过来问价。我站在瑟瑟的寒风之中,缩着脖子,头低得越来越低……

      “哎!小孩!你的鸡卖么?”一个标准的北京口音把我吓了一跳。我抬头看见两位头戴火车头棉帽,身穿黄色军大衣的男青年正站在我的面前。看穿着就知道是刚刚来这里插队的北京学生。

      “卖……”我怯生生地回答,声音小的可怜。

      “多少钱?”

      “两块五!”我按照小姑路上交待我的报了这个价。

      “好便宜啊!这么大一只鸡才卖两块五?给你三块,我买啦!”

      我愣住了,呆呆地看着他俩:“这……”

      “怎么啦?嫌便宜啦?给你四块!”说着,那两位把钱往我手里一塞,抢过鸡就大步流星的走了。

      我傻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那两个远去的背影半天缓不过神来…..

      小姑和伙伴们来了之后,听说我的大公鸡卖了四块钱,惊喜地齐声直夸我。

      那一天,我只花四毛钱买了四个烧饼,强行分给了小姑两个。

      晚上回到家,我把剩余的三块六毛钱全都交到了奶奶的手上,奶奶激动地搂着我的头,泪水滴到了我的脸上……

      这一次,让我得到的启迪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那就是亲情!

       十年以后,我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了一个工厂职工子弟学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与我一同分配到这里的还有四位跟我年纪相仿年轻人。没过多久,我们五个人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第一次领到薪水的那天,正好是我们驻地的小镇逢集的日子。于是,我们哥儿五个商量好了,去镇上每人买一只鸡,晚上一块儿会餐,猛搓一顿!

      我们五个早早地等在小镇的路口,等着乡下赶集的农民。

      不一会儿,农民们有的肩扛,有的担挑,有的提着篮子,有的背着口袋,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向小镇蜂拥而来。

      我们几个站在路边,眼睛只盯着那些穿的花红柳绿的大姑娘小媳妇手里的篮子,挑选着我们需要的大公鸡。

      突然,我发现远处走来一位健壮的小伙子,怀里抱着一只硕大的芦花大公鸡。我喜出望外,抢先迎了上去:

      “哎!后生!你的大公鸡是卖的吗?

      “哦!是……是卖的……”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多少钱?”

      “三块!”

      我从小伙子手中接过鸡,顺手掂了掂。好家伙!真够沉的,少说也有七八斤哪!

      “便宜点嘛!”其实,我第一眼就看中了这只大公鸡,心里已经决定要买了,只是象征性地跟他砍砍价而已。

      “不能便宜了,你看我这只鸡多大呀!比他们的两只还要大呢!”

      “再大也是只鸡嘛!多少便宜点儿,两块五怎么样?我买了!”我力争着。

      “不行!不能再便宜了,我老婆交代过:必须要卖三块!”小伙子固执地争辩道。

      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用挪揄的语调对他说道:“小伙子!看你长得五大三粗的,原来这么怕老婆啊!你看,到集市卖鸡的都是女人,哪有大老爷们抱着一只鸡在镇上转悠的,你不嫌丢人?”

      “这……”小伙子语塞了,说不出话来了,脸一下子憋得通红。

      “卖了吧!卖了就轻松了。省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看见笑话!哈哈哈……”我乘热打铁,加了一句。

      小伙子想了一会儿,一咬牙:“两块五就两块五,拿去吧!”

      我赶紧付了钱,抱回了那只芦花大公鸡。这一刻,我想到了我的第一次卖鸡,与其何其相似啊!只不过是角色转换了一下而已!

      回到家,哥儿们特意找来一杆秤,把那只芦花大公鸡称了一下。好家伙!足足九斤六两!这时候,我才觉得我把那位小伙子坑了,心里很有点过意不去了。

      现在想起来,在我为数不多的赶集经历中,有欢乐,有甜蜜,有酸涩,也有无奈。我想:赶集,赶的是一种生活,赶的也是人生……

      如今,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赶集的内容和意义也有所不同了。

      好多年我再也没有赶过集了,不知道那些还在赶集的人们现在怀揣着怎样的心情,依然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