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凑在一起就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话题最多的就是老公和孩子。“女人能顶半边天”,我们上班、相夫教子、孝敬老人,还有繁杂的家务活。我们的手也曾是“指如削葱根”,当年曾被夸做最适合弹钢琴的,如今为家付出,粗糙又粗壮。
有人说,一个女人的成长从婚后开始的,我对此深有感触。结婚后,我就活成了母亲的样子。离开了母亲的小饭桌,我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跌落凡间,再也没有了饭来张口的逍遥日子。下班后就去买菜,回家就钻到厨房学着做饭。记得第一道菜是西红柿炒蛋,做得一塌糊涂。韭菜炒鸡蛋做成一碟乱酱。还有,第一次买了一条鲤鱼,我颤颤巍巍用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把那条活蹦乱跳的鱼收拾利落下了锅,而我也吓得哭了大半天。但我并没有灰心气馁,买了很多做菜的书认真研读,然后买来食材,挥汗苦练。出去吃饭,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不忘顺路取经,留意菜的做法以及材料搭配。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多年磨砺,现在的我,已经是蒸、炸、煮、溜样样拿手。女人能做一手好菜,那可真是全家人的福气!下班回家,将头发扎起来,系上碎花小围裙,就一头扎进厨房。厨房里瓶瓶罐罐,酸甜苦辣,柴米油盐样样具备。我通常是哼着小曲,在厨房里操刀弄铲。融入了好心情,做出来的饭菜格外香。除了拿手的私房菜,家常菜也做得有滋有味。平日里荤素搭配,红烧肉做的色香味俱佳,美味可口。小米粥佐以拍黄瓜,清淡养生又养胃。我喜欢听锅碗瓢盆奏响的动人交响曲,陶醉于各种食材调料碰撞出来的美妙味道。我喜欢下厨的感觉,用本来写字的手,对付那些腥膻的鸡鸭鱼肉。用欣赏唐诗宋词的大脑,对各种食材进行排列组合、营养搭配。并自行创作了很多家常私房菜。还会做精致的小西点,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喝茶聊天,品味我亲手做的小饼干,温馨惬意的画面。女人在外面可以叱咤职场,但回到家里一定要贤妻良母一回,花上一下午时间为家人慢慢煲一锅汤,把对家人的爱融进锅里,有感情在里面,汤菜定会香浓可口。
我喜欢做美食,这大概源于小时候母亲的影响。小时候,母亲总是变着花样让一家人吃饱吃好,即使不富裕的日子,我们姐弟也没受委屈。虽粗茶淡饭,但有汤有菜,干湿搭配,一日三餐吃得熨熨帖帖。是谁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母亲的一双巧手总能神奇地变出可口的饭菜摆在饭桌上。小时候的冬天,除了吃大白菜就是萝卜,一个冬天都吃腻了。过年开春,母亲上山干活就顺便挖点野菜回家尝鲜,有荠菜、婆婆丁、苦菜、小蒜头等。母亲把挖来的野菜分类摘好洗净,带着春天气息的野菜端上桌,蘸着自己家里做的豆瓣酱,喝着苞米稀饭,吃得也很香。母亲还用野菜做小豆腐或包包子,用小蒜头做菜片片。山马楂包子,至今还是我至爱的美食。槐花飘香的季节,母亲把槐花撸下来洗净,开水焯过,用来淋槐花饼。槐花饼里有虾皮,韭菜,美味可口。榆钱儿在母亲手中也是宝贝,和上苞米面和豆面,握成一个个圆溜溜的小窝头,蒸熟后,清香味美。
到了夏天,小菜园里样样数数种了各种蔬菜,母亲奇思妙想,把吃不了的茄子、豆角、青椒等切丝晒成菜干收藏着。院子的角落里一堆烂木头上长出一串串黑木耳,母亲就常洒点水,长大后就采下来晒干。到了冬天,母亲就拿出这些珍藏着的宝贝,搭配着白菜萝卜,丰富着冬日单调的餐桌。母亲把苞米面、地瓜面、芋头等这些家家都有的寻常食材,变着法子地粗粮细作,精心搭配。如混合面的面条浇上菠菜鸡蛋卤,滑爽鲜美。熬小杂鱼,锅边就贴上一圈玉米片片,两者味道相融相依,及其和谐。熬地瓜饭或烀地瓜就端上腌制的各种小咸菜----母亲总是那么耐心细致,把普通的家常饭做得有滋有味儿。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厨房里,那是她的阵地。为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母亲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里流逝。我每天放学回家,老远看见家里的房顶有袅袅炊烟升腾,心里就感觉无比温暖。一路小跑回到家,一头扎进厨房,那股饭菜香,让我兴奋不已,我忍不住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母亲总是嗔怪地说:“先喝点水润润嗓子,慢慢吃,细嚼慢咽才好。女孩子吃相要优雅。”
也许有人会说,女人围着锅台转没出息,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母亲一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一辈子在她的厨房里,用心地把粗茶淡饭做成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姐弟健康成长。我们虽然没有飞黄腾达,但都豁达乐观,把自己油盐酱醋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谁又能说我的母亲不伟大呢?“民以食为天”,吃饱了喝足了,才有精力工作学习。吃在脸上,穿在身上,一个人,看一眼,就知道他一日三餐吃的好不好。林语堂老先生说 :“要想留住男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别不以为然,试想,家里天天冷锅冷灶的,哪个男人还留恋这个家!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女人,把家里生活调剂好了,男人才能在外面安心动作,孩子才能在学校里安心学习。家是小家,国有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千万个安稳和谐的家庭,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社会和谐,国家富强。
别把下厨做饭当做一件无聊的事,菜香里也有书香,油盐酱醋里也有诗情画意。古代文人墨客也不乏有一些美食家,南宋诗人陆游擅长烹饪,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从诗行间似乎闻到了美食的味道。北宋文豪苏轼,是个美食家,他的诗词书稿中,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以他名字命名的菜“东坡肘子”想必人们最熟悉不过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一句一美食,足以可见这位大文豪不仅诗写得绝妙,更是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家。
如果你在吃着三鲜混沌或水煮鱼或任何一顿美食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幸福与美好,那你一定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真谛。看电影【后厨】,记得里面有句台词:“一个人在享用过一顿美餐之后,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当时听了这句话,我瞬间折服。红尘俗世,几多喧嚣,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总会有困倦劳顿之时。回家看到母亲做了我最爱吃韭菜盒子、小米粥,还有腌制的小咸菜,摆在桌子上,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间。坐在桌前,慢慢享受这种温暖,和母亲拉着家常,让我忘了一切累与烦,如同流浪迷茫的心找到了栖息之所。
如今, 母亲做饭还是烧柴火用大锅,还是那么细致,单说那手擀面吧,如果晚上吃面条,母亲上午就着手准备,先把面和好醒着,还要不时地把面团揉几下,直至硬硬的面团柔软光滑。擀好的面条均匀整齐,一把把摆放在箅帘上,像精致的艺术品。而我做的美食所用的调料多,食材丰富,所用的炊具全是现代化,有煎饼铛,微波炉,电压锅,电磁炉,烤箱等等。虽然味美,也满足了舌尖的享受,但因急于求成,缺少一种光阴的味道。随着年龄的递增,我反而越来越喜欢母亲做的那略带一丝炊烟味道的饭菜,虽然口味平淡,但却贴着心,暖着胃。繁华落尽,归于平淡,当尝尽万般滋味,是不是觉得还是母亲的家常饭最平和温暖呢?就像一个人离开了母亲离开了家去闯荡世界,吃遍了山珍海味,美馐佳肴,到头来还是觉得母亲的粗茶淡饭最平和,吃着最熨帖最舒服。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每天忙忙碌碌连一顿可口的饭也吃不熨帖,那你一定辜负了生活的美好。所以,在平凡而忙碌的生活里,我们应当慢下心态做上一顿又一顿的饭,吃好一顿又一顿的饭。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也要细品其中的滋味。母亲常说:“一个家如果没有烟火气,就不像在过日子。”是啊,厨房是一个家的灵魂,让厨房升腾出迷人的烟火,让全家人吃出健康,吃得开心,锅碗瓢盆交响曲里流淌出来的是爱的音符。我家先生常说,傍晚下班回家,闻到厨房飘出缕缕饭菜的香味儿,就有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坐在饭桌前,慢慢享受一顿美食,一天的劳顿烟消云散。我很想对先生说:那个肯为你下厨的人,肯为你忍受烟熏火燎的人,一定是最爱你的人,比如小时候的母亲,现在的妻。
不抱怨家务的琐碎,生活的无聊。过日子,过的是情趣,生活的好滋味靠自己调出来。古人有语:“妻贤夫安”,家,要靠女人来经营。有女人的家才是温暖的家。老人安心满足,爱人穿戴整齐,孩子健康成长,这都是女人的功劳。一家人围坐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老人笑着爱人乐着孩子们美滋滋的,多么温馨的一个家啊!女人是家里的风水,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平安,开心快乐,后代能否成才,都得看这个家庭中的女主人的行为处事。女人有多么的重要!女人啊女人!肩上担子好重,不管有多辛苦有多累,都不要亏待自己,忽略自己,忙里偷闲也要做做美容,养养生,买几件时装来装扮自己,别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当做一句玩笑话。把柴米油盐的日子安排妥当,把做饭洗衣的时间计划出来,于繁杂中留点空间,看花开、听鸟鸣,安静读一本书,安心写一点文字,菜香里也有书香,让生活与梦想并蒂花开。这样,女人无论多少岁都可以活得美丽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