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了,在北京市区和郊区的夜幕下,特别是在风雨和寒雪袭个不停,街衢道路车罕人稀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

  一辆款款行驶的红色吉普车,走走停停,仿佛在寻找什么。车子缓缓停下,走出一个穿着得体的女士,不停地轻轻唤着:“乖乖你在哪里?快到这儿来。”这时候,一只浑身瑟瑟抖动着身体的小猫或者小狗出现了。小动物哀哀地叫着,向她接近,女士蹲下身子不管多脏,都会把它们捧起:“好可怜啊!走,咱们回家去。”转眼,这小动物便和她一起飞驰而去。她的每每出现,对那些被遗弃的、在饥寒交迫中流浪的小动物来说,的确是天使的降临,她已经把几百个这样的小生命从悲惨景遇中拯救出来。

  她就是这些小生命的天使。1990年开始进行动物保护工作,1997年个人投资成立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从事小动物救助、治疗和教育工作,是国内集弱势动物救助和推广动保知识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民间组织。

  关于天使,即“上帝的使者”,东西方的文化艺术对其定位都是一致的:美丽、善良,在弱者最危难,特别是在弱者最危急的时候悄然出现,翩翩而去,她——张吕萍——北京动物环保中心主任就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微信图片_20190214094130.jpg

  我是十年前通过她的大哥认识她的。她大哥张宏力是我的老战友,曾是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的第11任连长。我的小女儿曾见过张吕萍青年时期的照片,说:“张阿姨年轻时好漂亮啊,比许多影视明星都漂亮”。美丽选择善良,善良让人更美丽。她现在依然漂亮,依然洋溢着青春光华,在同年龄段的女性中很少见,但她患过癌症。十多年了,她说她每天的睡眠时间没超过五个小时。她说是小动物们转危为安后的欢快甜美的叫声,是绵绵不断的来自国内外的关爱动物的志愿者的热情支持,每天都让她欣蔚、愉悦,如沐天恩,使她精神饱满,生命鲜活。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的艰辛和不易。

(左一是张吕萍、中间是作者、右为作者的哥哥)

  她是一个老八路的宝贝女儿,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小时候很有文艺天赋,十几岁就被军队文工团招去,大裁军时转业回京,不到一年她就下海经商了。水产品、服装、鞋帽等好多产品都经营过。她的聪明、善良、真诚感动过一个个客户,她获得了巨大成功。但生意最红火达到顶峰的时候,生活中的另一件事牵住了她的目光:北京城区开展宠物登记,办一只宠物犬的养犬证要交5000元,没办证的狗要统统捕杀。张吕萍赶紧把自己养的两只犬办了证。时间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人收入不高,想养宠物却办不起证,许多家庭不得不忍痛舍爱,许多宠物犬、猫被弃之街头、郊区,残遭捕杀。看到那么多可爱的小生命惨遭厄运,张吕萍心头火烧火燎,她就悄悄地大量收养,没多长时间多达百十只,她家里就 放不下了。怎么办?她在日进千金的生意和百十只小狗小猫薄薄的生命间选择。疼爱她的老母亲和几个哥哥都劝她放弃那些小动物,好好奔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性格坚强的她掉泪了,失眠了。最后她决定放弃生意,去保护这些小生命。她对母亲和哥哥们说:“小狗小猫都是一条命啊,它们来到世间就应该有它们的生存权利,都应得到善待。阳光、空气、水不能为人独享,也应有它们的一份。我们人类应学会与动物和谐共处。人们不文明行为过错不应让小动物承担”。家人说不服她。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着一大群小动物离开了城区,躲进了京西山区,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沟里,租下部队的一处旧营房,把一百多只被人遗弃的小动物安顿在那里。她招了几个民工当饲养员管理员,还请来兽医为动物检疫、看病。她自己也离开了在城区的舒适住宅,和民工、小动物们住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190214094120.jpg

  有了这么个地方,张吕萍可以拯救更多小动物了。她每隔两天就开着一辆红色的切诺基吉普车,早出晚归,在为民工和动物采购必需品的同时,每次都带回几只被人遗弃的小动物。而捡拾动物的事她只能在夜幕下进行。说来也怪,那些流浪狗和猫似乎也在寻找她,白天它们都躲了起来,夜深人静了都一个个出现在张吕萍经常经过的路边的树丛中,见到别的车都不敢叫,见到那辆红色切诺基便从树丛里跳出来,叫唤不停。别人去接近,它们就跑,而张吕萍来了,它们却不跑不动,乖乖地跟她走。那些日子,她几乎都是在凌晨一两点才沿着崎岖的山路回到她的“动物保护基地”。

 (残疾的小狗狗)

 “谁在值班?开门。”听到张吕萍唤开门的声音,几百只狗和猫呼呼地都从房间跑出来,往大门口迎接它们的天使。好象它们都知道自己是隐匿者、黑户口,知道新主人整天都为怕暴露它们而提心掉胆。它们都不大声地叫。其中有只叫“张小非”的“贵妇犬”,被张吕萍视为“女儿”,也最得宠。如果哪个哥们姐们叫声大了,张小菲就会扑上去咬它,再大的狗也不敢反抗。张吕萍进院门后对每只狗和猫都要叫一声它们的名字,抱一下,说声“乖,听话啊!”它们才都回窝。一些瞎眼的,三条腿的,最受优待,有20多只残疾狗就住在张吕萍的卧室里,由张小菲统领。张吕萍进屋后一一亲一下,它们才回到自己的卧垫上。无论多晚,多么疲劳,这个程序,这个礼仪都没少过。

  在一个风大月冷的夜晚,张吕萍被司机搀扶着下车进院,她病了,感冒发高烧。见到她这个样子,所有的狗都闪在路边,不敢窜动,默默地望着,一直跟到张吕萍的卧室门口。第二天起床后,张吕苹一打开门就惊呆了,几十只狗都一动不动地蹲在门口,听工作人员说叫都叫不走。望着眼前的景像,张吕萍被深深感动了,连声说:“乖乖,谢谢你们了,快去吃早晨餐吧!”张吕萍对我说:“这些动物可有灵性,在它们最难时,你喂它一口,好象一辈子都回报不完你。它们善良、知足,比不少人都有人性!”她说,过春节的时候,她给每个狗、猫都包一个饺子,亲自喂了,边喂边说:“好好过年吧。妈妈总有一天会给你们争取到生存权利!”

b1e884d69b9b8da095bd8e4825bead97_48ffd67c96b2008b6d25a.jpg

  尽管张吕萍很保密,她收养被遗弃的小动物的事迹还是被北京《职业女性》杂志的记者弘默女士知道了。张吕萍不愿意记者报道。弘记者反复做她的工作,说该杂志是给白领女性看的,报道了也许大家都会帮你。这时张吕萍才同意了。张吕萍的故事被刊登之后,很快就有许多职业女性不辞辛苦来到这深山沟里来慰问她,帮助她,送狗粮、送药、送钱,开展义务劳动,后来一些外国驻华大使的夫人们也来慰问帮助她。接着,《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张吕萍的事迹。她的精神、她的事业越来越得到更多人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从此她的事业也就成了阳光合法的事业。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张吕萍又花了六七百万元在昌平小汤山租了一大片土地建起了现代化的“动物与环境保护中心”。这里还被北京市有关部门授予“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如今这里收养的狗就有1000多只。

ff66ef0290686a4bf1ab410962c24b4b_d4628535e5dde7114226c1d1a7efce1b9d166125.jpg(吕萍和世界动物保护人士)

  后来,美洲、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许多新闻媒体都连续不断地采访报道了张吕萍。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还专门邀请她到美国拉撕维佳斯参加世界动物保护会议。第一次,国际会议主持人是这么介绍她的:“这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弱势动物保护第一人!”现在北京市许多家长以及外国使馆的人员在节假日都带着孩子到张吕萍的基地来做义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在华美国商会夫人协会的女士们来得最勤。这两年单是老外们就从这里领走了200多只狗和猫,大大减轻了张吕萍的负担,一些驻华大使和夫人调离北京,走前都后会来与张吕萍合影告别。

    世界著名科学家珍.古道尔博士专程赴中心参观,并深情留言:“这是我在世界上看到的极少数不把动物关在笼子中的收容中心,每一个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张吕萍还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动物保护会议,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界中国的动物保护现状和进展,为中国的动物保护事业争取国际支持和理解,维护了北京和国家的形象,被其他与会代表推崇为“中国弱势动物保护第一人”。2003年8月,张吕萍被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授予“动物保护杰出个人奖”。

  张吕萍的基地已成了当今北京、当今中国开放、文明、进步的窗口。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