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中心,文化氛围尤为浓厚,林立的书店,众多的图书馆,为推广文学提供了沃土。在法国,每年8月末到11月初被约定俗成地称为“文学回归季”。时至今日,文学回归季已成为法国出版界最重要的黄金时段。2018年法国共出版小说560多部,除了法语小说外,还有不少翻译的外国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文学创作的活力。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经过一年辛勤耕耘的法国作家迎来了收获的季节。10月25日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颁布,拉开了法国2018年度文学奖颁奖季的序幕。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法国作家、高级官员卡米耶·帕斯卡尔以其小说处女作《四个国王的夏天》,获得本年度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该奖是法国六大主要文学奖中惟一的官方文学奖,也是法国惟一设有1万欧元奖金的文学奖,主要表彰对法国文学和语言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卡米耶·帕斯卡尔1966年6月3日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在家乡读完小学和初中后,赴巴黎郊区凡尔赛上高中,1988年毕业于法国南泰尔大学,后入巴黎第一大学攻读现代历史学硕士学位。学业期间,从1987年起在法国国家档案馆工作。1990年获得执教证书后,先后担任中学和大学教员。


       initpintu_副本.jpg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获得者卡米耶·帕斯卡尔及其获奖作品《四个国王的夏天》)


  帕斯卡尔在从事教学的同时,自1995年初起从政,在法国国民教育部大学事务司秘书处工作,1997年到法国高等社会研究院历史研究中心工作,成为时任法国民主联盟议会党团主席的助手,经常进行政治活动。2001年,帕斯卡尔出任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在此期间,他参与了法国数字电视的开创工作。2006年被任命为法国电视台副台长,负责发展和多样化工作。2008年担任法国公共视听集团总裁。2011年1月被任命为法国时任总统萨科奇的顾问,负责媒体工作,2012年出任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法官至今。

  帕斯卡尔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写作,先后出版了《女性价值的抉择》(1998)等6部丛书以及《国王的爱好》(2006)和《上帝因此选择法国》(2016)等5部随笔。2018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四个国王的夏天》,一炮而红。

  历史学科班出身的帕斯卡尔,在洋洋672页的《四个国王的夏天》里,极为详尽地描写了1830年夏天法国政坛的风云变幻。1830年7月25日,法王查理十世颁布的敕令违背了1814年《宪章》精神,引起了劳动群众和自由资产者的极大不满,起义爆发,起义群众及其领导人要求宣布成立共和国。查理十世无法挽回局势,便决定由其9 岁的王孙亨利五世接班。于是,8月2日,一场闹剧上演:查理十世逊位,王子路易十九登基,20分钟又将王位交给王孙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在位仅7天。8月9日,路易-菲力普加冕为法国国王,建立起了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对于这场革命,小说道尽其中的野心、嫉妒、阴谋、操纵和政治动荡,扣人心弦之余,也使读者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中远远听到了波旁王朝的丧钟。

  帕斯卡尔说,他写《四个国王的夏天》酝酿了3年,之所以决定为1830年写书,是因为七月革命是“一场被人遗忘的革命”,而它之所以被轻视,是因为后人仅仅把它视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一个国王取代另一个国王的革命。而实际上,它也是一场浪漫主义革命。


费米娜文学奖


  费米娜文学奖创办于1904年,初衷是设立一个女性年度文学奖,以奖励女性的文学创作,评审委员会全由清一色的女性组成。但从历年评选结果看,该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为男性。2018年度费米娜文学奖最终由法国记者、小说家菲利普·朗松以其新作《碎片》折桂。


       1549938066114395.jpg

(费米娜文学奖获得者菲利普·朗松及其获奖作品《碎片》)


  菲利普·朗松1963年出生于法国旺夫省。大学时专攻欧洲法律,1986年到巴黎记者培训中心深造,后在法国《解放报》先后当记者、专栏作家和文学评论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朗松在电视台担任《打击后》栏目的专栏作家,并参与了电视台《画像》栏目的创建。同时,他也是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的专栏作家。2014年他成为法国国内电台《剧院》论坛的成员。

  1998年,朗松出版散文集《演员传记》;2011年出版首部小说《岛屿》,获得当年的文学记者特别奖;2013年出版第二部小说《冲动》,获得当年的让—吕克文学奖;另以笔名出版《我不会写,我是老实人》。2018年出版的小说《碎片》获得费米娜文学奖和勒诺多文学奖“特别奖”。

  《碎片》实际上是朗松的自传体小说。2015年1月8日,《查理周刊》总部遭到恐怖袭击,造成包括主编在内的12人死亡、11人受伤。欧洲陷入恐慌,全球为之震惊。朗松作为该刊的专栏作家,参加了当天的编辑部会议,目睹了震撼世界的惨剧。在这场恐怖袭击中,朗松是幸存者之一,但其脸部和胳膊受了重伤。朗松在《碎片》中讲求了当年的惨剧和他在医院治疗的岁月:2015年1月,赴美讲课归来的朗松参加了《查理周刊》编辑部的会议,大家正在热烈讨论之时,突然几个蒙面人闯入编辑部,举起枪就扫射,多人当场倒下,顿时血流成河。朗松用了整整60来页的文字描写了这场异常恐怖的袭击。他写道:“我用舌头在嘴里转了几下,觉得被打落的牙在嘴里乱动。”“之后,我感到整个编辑室部血流成河,自己躺在血泊中。”接下来就是朗松在医院接受长期治疗的痛苦过程,既有生理上的痛苦,也有精神上的痛苦。朗松试图通过小说一方面谴责恐怖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创伤,另一方面号召人们从根本上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美第西文学奖


  2018年11月6日,皮埃尔·居约塔以其新作《白痴》棒得本年度美第西文学奖桂冠。美第西文学奖旨在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口味,鼓励作家大胆创新。

  皮埃尔·居约塔1940年1月9日出生于法国罗瓦尔省,中学就读于当地的天主教教会学校。他14岁就开始写作,16岁时将其诗歌寄给法国著名诗人勒内·夏尔,夏尔不仅给他回信,而且还鼓励他写诗。19岁那年,还是孩子的他只身来到巴黎,在继续写作的同时做过各种小工。1960年春天,居约塔的处女作《骑马》问世。同年夏天,他去了时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服兵役,1962年被俘。复员回到巴黎后, 曾在塞伊出自版社当校对员,并在《艺术与戏剧》杂志和《法国观察》杂志发表文章,1964年担任《新观察》杂志文化版负责人。应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邀请,1967年与他人一起到哈瓦那参加拉美团结大会。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期间两次被捕,而后与他人一起创办法国作家联盟,并加入法国共产党。


    1549938111393310.jpg

(美第西文学奖获得者皮埃尔·居约塔及其获奖作品《白痴》)


  居约塔在从事政治活动的同时,出版了大量小说、诗歌和散文,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至今他已出版小说9部,诗歌集1部,自传小说4部。其中,2006年出版的《昏迷》获得当年12月文学奖,2010年其所有作品获得法国国家图书馆奖,2018年问世的《白痴》获得美第西文学奖,同时其所有作品获得费米娜文学奖“特别奖”。居约塔的多部小说已被搬上银幕,十余部小说已被翻译成多种外语。此外,居约塔曾于2001—2004年担任巴黎第八大学欧洲研究院教授,讲授法国和外国文学。2004年居约塔将其手稿、日记、照片、资料和录音等全部资料捐献给了法国国家图书馆。

  “小说《白痴》讲的是我进入成年期间即19—22岁时的故事。”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白痴》从1958年秋天写起,还是孩子的居约塔只身前往巴黎去圆他的作家梦。然而现实生活是严峻的,举目无亲的他只得睡在塞纳河阿尔玛桥下;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期间,他那倔强的性格与军队严格的纪律格格不入,因而经常遭到殴打和欺负,甚至被关禁闭:复员后,他依然过着下层人忍饥挨饿的生活。于是,他决定努力奋斗,走出困境……


龚古尔文学奖


  11月7日揭晓的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由现年40岁的小说家尼古拉·马蒂厄凭借小说《他们的孩子追随他们》摘得。龚古尔文学奖是法国久负盛名的、面向在法国出版的所有法语小说的文学大奖。与许多其他文学奖不同,该奖的奖金只有10欧元,但作品获奖后销量至少可达40万册。


       1549938169312238.jpg

(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尼古拉·马蒂厄及其获奖作品《他们的孩子追随他们》)


  尼古拉·马蒂厄1978年6月2日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省的埃皮纳勒市。他的父亲是电工,母亲是会计。他曾就读于当地的一所私立中学,早在14岁时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作家,但如他所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文学这条路上独自一人执着前行,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直至35岁前,他一直苦于生计,靠打工维持生活,总是担心走文学这条路误入歧途。马蒂厄曾在法国梅茨大学主修历史和电影,大学毕业后来到巴黎,打了几份临时工,随后在洛林天空新闻网站当记者,业余时间坚持写作。2000年马蒂厄撰写了第一部小说《尼古拉·马蒂厄的童年回忆》,正如他所言,“这是一副自恋的泻药”,没有公开出版。2014年,他正式出版小说《动物战争》,获得当年的埃克曼-沙特里安文学奖,该作后被改编成电视剧,并奠定了马蒂厄的文坛地位。2015年,他出版了《巴黎—科尔马尔》。

  小说《追随他们的孩子们》讲述了一个远离全球化中心的法国人的故事:1992年夏天,14岁的安东尼和他的表兄弟偷了一艘独木舟,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偷偷来到一个成人天体海滩。在那里,安东尼收获了自己的初恋,体验了生命里第一个青春期的夏天,以及青少年时期的很多情绪。马蒂厄将笔触放在了几个夏日的时光,那里有着一个男孩儿的成长,有着一个关于政治的谎言,以及猝然而至的死亡;小说同样把激情放到了令法国人难忘的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马蒂厄用极其细微的方式,讲述了全球化时代青少年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困境以及发自内心的困惑与迷惘,同时戳破了西方世界关于机会平等的谎言。

  作为一名年轻的作者,能获得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项,对马蒂厄来说是一项意外的荣誉。18个月来独自关在房间里写作,如今终于看到了硕果。“这将是我新生活的开始。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儿子,我的父母亲,我出生的城市以及我在书中描写的人物。” 马蒂厄激动地说。


勒诺多文学奖


  1926年设立的勒诺多文学奖实际上扮演了龚古尔文学奖补充奖的角色。该奖以法国报业之父勒诺多的名字命名,颁给作品具有全新风格的作家。2018年度勒诺多文学奖由法国女作家、编辑、记者瓦莱丽·芒托以其新作《田野》胜出。

  瓦莱丽·芒托出生于1985年。2008年大学毕业后到法国逃跑者出版社任编辑,期间自2009年始任《查理周刊》记者。2013年,她辞去出版社编辑和周刊记者的工作,在马赛的“欧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馆”负责该馆出版物的编辑和出版工作。芒托早年出版过小剧本《孩子的希望》,2016年出版处女作小说《平静与安静》。实际上,芒托的《田野》(2018)是一匹黑马,原本没有列入勒诺多文学奖的候选书单,直到最后才被评委选上。


   1549938306107501.jpg

(勒诺多文学奖获得者瓦莱丽·芒托及其获奖作品《田野》)

      

  《田野》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自传体小说,讲的是美国籍土耳其记者在伊斯坦布尔市被害的故事。2015年11月13日,巴黎遭遇特大恐怖袭击,为了改变生活环境,芒托只身前往土耳其,经博斯普鲁斯海峡后来到伊斯坦布尔市的亚洲地区,游览古街区,欣赏伊斯坦布尔市的美景和风情。在这里,她遇到了情人,结交了许多朋友和知识界的进步人士。一天,她从报纸上获悉,2017年初著名美籍土耳其记者赫兰德·丁在街头被一名17岁的民族主义者活活打死。赫兰德·丁是美国英语和土耳其语言双语周刊《田野》的创始人,宣传和平主义思想。于是,芒托以赫兰德·丁为主线创作了《田野》,并根据自己在伊斯坦布尔市的生活经历讲述了当今土耳其的方方面面,如同引领读者进行一次土耳其的深度游。


联盟文学奖


  11月14日,法国作家托马·B·勒韦迪以其新作《不满意的冬天》获得2018年度联盟文学奖。这是法国六大文学奖中的最后一个奖项,它的揭晓为法国2018年度文学颁奖季划上圆满的句号。

  托马·B·勒韦迪出生于1974年。他在大学期间攻读法国文学,并参加《雌性鲨鱼杂志》编辑出版工作。2000年获得执教证书后,就教于巴黎郊区的一所中学。他的处女作小说《涨潮》(2003)、《天堂记忆》(2005)以及《最后的灵感》(2008),构成了他的“史诗三部曲”,其中《最后的灵感》获得当年的瓦莱里-拉尔博文学奖。勒韦迪是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经出版10部小说,其中《轻率的人》(2013年)入选当年的福纳克小说奖、龚古尔文学奖和十二月图书奖,最终获得2013年作家协会蒂德-莫尼埃大奖和2014 年约瑟夫-凯塞尔文学奖:《这是一座城市》(2015)获得2016年度书店文学奖和图书阶梯奖:2018年出版的《不满意的冬天》最终获得联盟文学奖。


     1549938456103018.jpg

(联盟文学奖获得者托马·B·勒韦迪及其获奖作品《不满意的冬天》)


  小说《不满意的冬天》讲述了一位年青姑娘梦想在英国成为戏剧演员的故事。20岁的小说主人公康迪斯是戏剧学校的一名学生,1979年冬来到伦敦。当时伦敦因连续罢工而陷入瘫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英国《太阳报》就将1979年冬天比喻为“不满意的冬天”。康迪斯在一个妇女剧团推出的沙翁戏剧《理查三世》中扮演主角。在演出中,她尽力演绎理查三世这个人物,特别是理查三世对权力的欲望。为了生活,在演出之余她还骑着自行车在瘫痪的伦敦到处送信。康迪斯用年青人的赤诚和勇气,以及剧本文化所给予她的武器,与命运抗争。一天,在伦敦仓库剧院彩排时,康迪斯偶遇当时还不被公众所熟悉,但即将成为英国人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以及刚刚被解雇的男孩儿若纳。若纳对突然袭来的变故毫无思想准备。然而他与康迪斯一样,拼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试图在冷酷无情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小说最后用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冷峻的话语作结束语:“今天,告别梦想吧,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小说《不满意的冬天》刻画了两位陷入困境的年青人,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作者试图传达的主题依然是:“世上无难事,只要努力奋斗,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