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绿,四季依然,绿得自信,绿得坦然,绿得优雅。阳光下它香沁人心,雨水中它越发清新。无风无雨的夜色中,它静如处子。任凭红尘滚滚,它总是钟情于脚下的土地。烈日考验的残酷,它凭深入土地的长长的根须,不减自信。它热爱山乡,让每一座山充满活力。它在湖畔、河岸,赋予水的灵气,乐得水美鱼肥。

  你对她用心用情,她对你不忘感恩回馈;她身上一旦出现寄生异物,你不必慌,也不必忙,更没必要忧和愁。破敌之计,莫过于以敌制敌。那些寄生的异物,有自我相克的特性。一旦那种毛骨悚然的家伙成灾,你千万不要叹声唉气,危中有机,机缘的到来,往往在灾情的缝隙中,懂得发现就有开创未来的把握。成片的毛毛虫,啃食的不仅是皮、是叶,有时还胜过旱魔。但这种不知春秋的所谓生命,迟早会出现“吊死鬼”。而一旦发现“吊死鬼”,就等于为那些具有危害性的小生命,找到了几何级数式的克星。一条“吊死鬼”碾碎成粉末,兑上山泉喷洒同类,克死数百条。这数百条都会变成“吊死鬼”……那些寄生的黄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根治。几百上千年的古茶树,就是我们的古人,一代接一代,发现生物之间、生物自身,同样有着五行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掌握与运用,让茶韵在时代的发酵过程中,越来越气势磅礴。

  可是,如果我们只沉醉于这诗意横生的绿,沉醉于阳光下那绿的清香,沉醉于剪子定时修剪所呈显的整齐规范的气韵,那就肤浅了。

  与茶人相叙,才对其中之道略有所知。茶人姚某说,某县的茶,虽然是同样的品种,但只要泡出来,他就能知道出在哪一片茶山。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喜欢研究茶,但更喜欢研究茶人。茶因人而异,人因茶而知其性。茶讲究色香味形,人讲究德能才情。有的人,种茶有道,就是采茶无方。采茶有方,没好茶可采,也空有其艺。再好的茶,不懂得培养采茶工的采摘技术,不懂茶需要怎样的盛装之物,不懂得杀青的时间与火候等等,都难得到好茶。作为茶,从中到加工成干茶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就拿用鸡除草,每亩承载多少只鸡是有定数的。还有一种以草除草的方法,就是用生来低矮的草,克制那些与茶抢营养的容易长高的草。这类似于人的思想,一旦失去正确的引导与占领,就会出现被高大杂草侵占的普遍情况。

  与茶人聊茶,他们说他们文化不算高,但用心用情,不仅于不同的季节,无数次行走于茶山,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让他们说起茶来,头头是道。即使采自同一乡镇不同的山头,懂茶的细心人,都能品出个中之味。真正的好茶,从种到采,到加工,每一个细节,都不可不认真,否则,茶的品性,难以保障,茶的价格,也有天壤之别。人工制作的茶,与机制茶相比,深味于茶者,都会体味茶香的不同,哪怕细微得一般人毫无觉察。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两制茶师,用同一种茶手工揉制,品茶高手在远离现场的情况下,用同样的器皿泡出来的茶,都能准确品出这茶叶出自谁的手。

  某一年,“中绿杯”与“中茶杯”,普定都能荣获金奖,银奖自不消说。而这“两杯”,都是两年一次举行的评比活动,一个逢双年举办,一个逢单年兴办。

  普定的茶山,我基本上都到过。不仅是因为工作,还因为采风。绝大部分的茶园,给我的感受,就四个字:养眼、怡情。但我不懂茶。不过与茶人相聊,多少懂得点茶情。好茶需要什么样的气候采摘、采摘有哪些标准要求?茶青的等级以什么样的标准划分?如何才能制作出上好的茶?在茶的种植与采摘、加工上,绿茶有绿茶的要求,白茶有白茶的讲究,黑茶有黑茶的标准。其实,绿茶自然是绿的,但白茶、黑茶同样的绿。所谓的白与黑,其实并不是指本源之色,而是指特定情况下的呈色。

  茶的品种,不论是种植上,或是加工上,都是消费需求的引领。而消费需求,又来源于消费心理。而消费心理又来源于不同时代的不同追不求。

  茶产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下,茶旅结合的希望,还需要多方面的打造。在化处,将来的朵贝水库如果建成,再加上文化滋养,与那些规范的茶山茶海相辉映, 与“朵贝贡茶”的历史呼应,成为乡村旅游的兴奋点的可能性就极大。当然,不同的茶山有不同的底蕴,都有可打造的亮点。所谓膏药是一张,看各人的熬法。

  如果一个县,所有上规模的种植加工茶企,都能大联合,形成集团公司,结合管理与市场实际,理顺制度与机制,抱团发展,各取所长,共创口品牌,集团与企业形成良好利益机制,风险共担,责任同负。并且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采摘要求,统一等级,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产地标识,把产业做大做强就有后劲,就有持续力,就有光明的前景。可是,想归想,这个梦做了十年,至今要想实现,还没人敢说指日可待。毕竟,在黔地,“十打伙,九扯皮”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很多事情,关键在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