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是一部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纪实作品,它以2015年2月13日,大年之前的腊月二十五,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回到当年插队的梁家河为切入点,采用记叙,插叙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四十年后再回到这里的许多感人故事,动人细节,以及当年他在这里插队时的许多鲜活故事。

读完之后,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愈是不凡,便愈显平凡。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梁家河乡亲们面前,是那样的真诚而朴实,那份浓浓的亲情是那样的感人。十五岁,他到了梁家河,那里的土地、山川和老百姓接纳了他,他也成了那里的一员。共同的劳动和摸爬滚打,让他和那里的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上学离开的时候,十多个伙伴步行四十多里送他到延川县,这是怎么的一种情谊?!他说他人虽然离开了陕北,却把心留在了那里。在接受地方媒体采访的时候,他坦言已经从心里认可他就是一个延安人。所以,尽管离开了,只要是梁家河的乡亲们,谁家有了困难,谁家求到他,他都会尽力帮助。他来自干部家庭,来自大城市,但当年,梁家河的人感觉不到他身上的“城市气”。时隔四十年归去,他已经由当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但他仍然可以一口叫出许多当年小伙伴们的小名:随娃,迎儿,向前,跟民……他还是能记起当年的很多趣事。他一心想的只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点事情。那一年他回延安,当年的小伙伴也成了地方的领导,向作为国家副主席的他汇报工作时,用了“尊敬的习副主席”,他当即笑着制止说:你也那样称呼我?而今,他回到梁家河,没有丝毫衣锦还乡的自豪,却有抑制不住再见亲人的虔诚与激动,他完全不像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故地重游,倒像是一个在外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家乡,曾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还有那些尽管多年不见却难以忘怀的面容,都让他觉得亲切,觉得温暖,觉得兴奋不已。那些当年的小伙伴也没有把他当“大官”看,依然“近平,近平”的叫着,连姓也不带。仿佛他还是当年那个插队的北京知青,还是那个领着大家打坝、修路、建沼气池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还是那个爱读书,爱在下雨天给大伙讲故事,有时也和小伙伴摔跤,但只要开大会讲话,就能把大家给“听憨了”的大队干部。

    和延安的老百姓接触,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极其强烈的平等意识。多年前,笔者曾经去过一次梁家河,见到了当年推荐习近平当大队书部书记的老支书梁玉明。聊天当中,说起过去的故事,梁玉明也是“近平、近平”地说,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然而,他又的确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受老百姓发自内心敬重和爱戴的领袖,可是,他的初心一直没有变,他和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心理距离一直很近。这些年,每逢过年,他都是在访贫问苦中度过的,那一年,他到了偏远的十八洞村,和石爬专老人论起年龄后,他拉着老人的手说:你是大姐!他进入贫困家庭,用瓢舀起缸里的凉水就喝,掰开贫困家庭的黑馍馍就吃……他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老百姓在他的面前,完全是一种放松的状态,他和老百姓也没有任何的隔膜感,一切,都自然而然。

    但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个有着坚强毅力的人,他是一个在任何困难、压力、阻力面前都绝不退缩和屈服的人,他是一个只要认定了目标,就坚决干到底的人,一如当年他考清华一样,第一次被拒,索性第二次填志愿的时候,一二三志愿全部填写清华大学,要么你就录取,要么我就继续当农民。他的骨子里有一种敢于豁出去的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果敢与英勇,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他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望,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和亿万人民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下,这些一定可以实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