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站在阳台上,探身向窗外西北角望过去,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闪现出模模糊糊的灯光,还好,此时还能看到150米外的地方,向院里望去,对面涂了红色外墙涂料的住宅楼,几棵松树,一些冬青,还有落光了叶子的国槐以及低矮的紫薇,都朦朦胧胧的,看不甚清楚。片刻工夫,再看时,对面的楼宇已经不见了踪迹,下面的树木也奇迹般消失了,再向红绿灯望去,红绿灯似乎有了隐身术,一下子也无影无踪了。

  又是浓雾弥天,最近三天一直是这样,天地间一片混沌,好像谁家“扯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绞缠不清,就这样稀里糊涂,说不清道不明。雾气越来越浓,大约只有十几米的能见度吧,迎着雾气走出去,湿润的水汽围绕着你,让你感到深深的寒意。唐代诗人李峤的“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写出了雾的特点是有些像烟,然而比烟略微厚重,似小雨却比小雨轻盈的朦胧之美。

  此时是三九天,天空有一些凉凉的轻盈的东西降落下来,原来只是一些细细碎碎的小霰粒,落在地上,也积了薄薄的一层,有人兴奋地说,下雪了!其实哪里有雪的影子呢?而这时心里也跟着想,会不会有一场雪落下来呢?抬起头望着迷茫的天空,人也变得非常迷茫。

  路过身边的人走得切近了,才能看得到,而每个人都捂得严严实实,口罩、帽子、围巾,一样不少,全副武装。因为看不真切,所以那些人都变得神秘起来,神秘的让你捉摸不透,让你更想一探究竟。雾气一丝丝一缕缕的环绕在你的身边,挥之不去,赶也赶不走。如果有一阵风吹来的话,雾气或可渐渐消失,可是树木没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于是想到小时候,每到冬天多得是大风天呀,多得是下雪天呀,可是可是,那些干干爽爽的天气哪里去了?那些大雪纷飞的日子哪里去了?那些冻红了小手也不觉得难过的冬天哪里去了?思绪随着雾气飘了很远很远……

  记得有一次在大雾天坐车出行,虽然打开了雾灯,但是却只能看到几米左右,车辆都象蜗牛一样地慢慢爬行,两边的事物都在雾中隐去了踪迹,感觉心里很憋闷,不免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是窗玻璃阻挡了视线,于是用毛巾擦一擦那窗玻璃,可是仍然看不真切眼前的事物;接着再使劲揉揉眼睛,眼前、车前还是一片混沌,一片模糊,这时候心里似乎有一团无名业火在燃烧,真想把窗玻璃砸碎,将眼前的雾气撕开一道口子,让心里豁亮起来。

  还记得上大学时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雾的文章,自以为很得意,孰料我的写作老师兼辅导员孟老师给我的批语是“对雾的描写很细致,但是没有写出雾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这个“但是”说的很透彻,可年少轻狂的我很不以为然,现在想来十分惭愧。在漫长的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坎坷、挫折、考验、甚至迷雾,如果仅仅能够辨析迷雾还不行,还必须拥有战胜重重迷雾的勇气与能力,还要有保持自我的那份执着与定力。

  怪不得那英在《雾里看花》这首歌里唱到“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是啊,在大雾天,你看不清楚前行的道路,可是当一阵风来,或者阳光透出来,驱散迷雾时,你或许会豁然开朗,继续前进的道路。而人生中又有多少事情是你一眼就能看得清楚明白的呢?又有多少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穿行,一不小心走错了道路,以至追悔莫及呀?

  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里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以前只是觉得少游的词写的很美,喜欢他的诗意。多年后再读此词,却发现在词中隐含了他多少人生的境遇与伤感?隐藏了他多少无奈的慨叹!他把在夜雾中的凄凄切切巧妙地表达了出来,他也把自己的苦闷迷惘、孤独寂寞传达了出来,而他又多么希望能够有人为他指点迷津呀!

  夜色降临,雾气逐渐消散了,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了一张照片:华灯初上,路灯、树木皆清晰可见,心中满是欢喜,还不错,希望明天是个大晴天。

  我坐在桌前兀自地想着,如同自然界总免不了会有一些云雾遮蔽太阳的时刻,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有迷雾笼罩的日子,但那只是暂时现象,浓雾终将散去,艳阳高照的日子必将到来,所以在夜里期待着明日的灿烂朝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