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年2月15日,已经在香港定居三十多年的林雨水(林炳煌)走完了91年的坎坷人生。

  有谁知道,他是在中国境内最后一位华侨”飞虎队”员?又有谁知道,他是唯一一位因在抗日战争期间英勇驾驶战鹰击落六架日本飞机并在整个飞虎队中获得美国“D.F.C十字勋章”仅有的十多人之一?

  2009年3月23日,接到中国民航局的通知,时年88岁的林雨水携太太周秀笙一起从香港飞来上海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两航起义始末》摄制组的采访。原来,他们是当年带着女儿同机参加“两航”起义北飞行动的唯一一对夫妇。

  我当时正是《两航起义始末》脚本创作组成员,借此机会,第一次见到这位陌生的“飞虎”英雄。

  给我第一印象是,林雨水微驼的高高个头、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及胸前挂满的勋章、纪念章。他操着一口浓重的福建闽南口音,滔滔不绝地和大家讲故事,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时常浮起孩子般天真的笑容。那是经过人生大起大落、超凡脱俗的人才会有的情感流露。

  后来,我和林老夫妇及他们的女儿有过多次接触,了解到更多关于林雨水的故事以及他的悲喜人生。

  一晃六年过去了,林老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里仍然挥之不去,他那份浓郁厚重的爱国之情和在坎坷命运中的不屈精神,依旧震撼着我的心灵。


  【抗战烽火铸辉煌】

  1921年12月27日,林雨水生于福建西北处深山客家一个黄姓人之家。因家境贫寒,父母养不起,就把一岁半的雨水连同四五岁的哥哥一起卖给一个姓林的菲律宾华侨。自幼侨居菲律宾济顺市的“小华侨”林雨水,对于祖国没有确切的记忆,但他却从未忘记血管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血。1938年,当不满17岁的林雨水在报纸上得知祖国正被“倭寇”侵扰,就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毅然辗转漂洋回国,坚决参加抗日。

  “从菲律宾到了香港、越南河内,我们又继续赶路,坐上一条运猪船走了很久,才到了中国昆明。”林雨水对年轻时代的记忆犹新,他说他知道昆明有个国民党的飞行学校,他就直奔那里,暗下决心:“学飞行,打日本!”

  “到昆明后,我们到国民党航校去报名,航校很欢迎我们。为什么呢?打仗要送死,一般人家不肯来的。其实当时我连国语都说不好,入学考试时,我这个‘小老外’就在卷子上写下几个字:‘我是爱国华侨’!没想到看我们不怕死,学校竟然录取了我。”林老开心地述说着往事。

  因为不懂国语,林雨水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和汗水,终于在云南空军航校以优异成绩毕业。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军宣战,并开始帮助中国培养军事飞行员。林雨水被选派赴美国航空西点空军军官军校深造,后在美国鹿克比高级飞行学校担任飞行教官。在该校当过飞行教官的华人有两人,林雨水是其中一个。在这里,他培养了许多战斗机飞行员,其中有五十多位华籍飞行员,这些华籍战斗机飞行员毕业后均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成为“飞虎队员”。

  然而,灾难深重的祖国时刻在林雨水的心中,志在沙场他怎能满足于教书育人的曲线救国?1944年,他向学校提出坚决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申请,并获批准。同年,林雨水回到祖国,被编入美国航空兵援华第十四航空队,正式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飞虎”。

  飞虎队即美国空军志愿援华航空队,由原美国陆军航空兵退伍上尉陈纳德组建,1941年2月1日成立,1943年扩编为美国航空兵第十四航空队,由陈纳德任少将司令。任务是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从1941年2月到1945年9月,飞虎队共击落和炸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击沉或重创日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多人,至今保持世界最佳空战纪录。

  林雨水在“飞虎队”的一年多时间,共参加过89次空战,击落日机6架。他英勇善战,九死一生。有一次林雨水在自己的战斗机炮弹打光的情况下,继续超低空飞行穷追猛打,将一架日本战机逼得撞山爆炸。因林雨水在抗战中的不凡战绩,他先后接受过罗斯福和蒋介石签授的勋章:美国“D.F.C十字勋章”和抗击日本空军功勋奖章,还是整个飞虎队中获得美国“D.F.C(意为参战50次以上、击落敌机5架以上仍然幸存的卓越的空军战斗英雄)十字勋章”仅有的十多人之一。

  和我们谈起当年空战经历时,林雨水不时做着手扶飞行操纵杆、两眼喷火目视前方的动作,仿佛回到当年的激烈空战中——

  “飞虎队里有一半是华人,包括空勤和地勤,大部分是像我这样的华侨。陆续有三千中国人补充进飞虎队。他们中许多人牺牲在战场上了。”2009年林老说,飞虎队的中国籍飞行员,在全世界也不过只剩十来个人了。而在2015年的今天,这个数字早已经变成个位了。

  林老告诉我们:“我在国民党空军里干过,可是我没有加入国民党。当时华侨的地位比较特殊,不是国民党党员也可以进空军,而其他人一定要国民党党员才行。华侨还有个特殊待遇,不想干了可以退出来。抗战胜利以后,‘飞虎队’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回到国民党空军部队。虽然待遇很好,薪水很高,但是上面要我打共产党,伤害老百姓,我不干,我宁可失业。1947年我就退出了国民党空军,进了上海中央航空公司当副驾驶,试用三个月后我就当机长了。”

  “飞虎”归山了,可是林雨水心里还是觉得压抑和痛苦。他看到,在国民党统治下,国家仍然是民不聊生、贫困落后。他驾驶着巨型铁鸟,在高空却是俯视着内战的硝烟弥漫在中华大地。他觉得:一种无形的枷索仍然沉重地束缚着自己,他的心告诉他:我要的不是这种生活!

  “两航起义”给了他一个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


  【举家起义见赤诚】

  1949年春天,原国民政府所辖的中国、中央航空公司(简称中航、央航“两航”)从上海迁到香港,并被蒋介石多次电令迁往台湾。广大两航员工向往新中国,不愿意迁到台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周恩来直接策划,派密使潜入香港,经过艰苦努力和周密组织,成功策动了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1949年11月9日凌晨,十二架飞机从香港启德机场秘密起飞,奔向北京、天津。林雨水正是十二位北飞英雄机长之一。

  采访中,我们问林老:“您为什么要参加两航起义呢?”

  “1949年,我对国民党完全失去信心,甚至很恨他们。他们腐败,根本不为人民服务,只顾为自己捞钱,老百姓很苦。共产党对我的影响很大,老早我在思想里有这么个基础,所以我全家一起参加‘两航起义’。一家子都投奔共产党。我没有后路。”林老不假思索地说。

  “两航”起义前夕,林雨水在从上海暂迁香港的原国民政府中央航空公司总部当机长,每个月的薪水有两千多美金,比别人都高很多。但是,他感觉这个不会长久,他的追求更不是这个。眼看着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林雨水心里的希望燃烧起来:为新中国民航服务,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林太太周秀笙老人告诉我们:“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报纸上就登出来了,我很高兴,就把国旗国徽剪下来贴在门上。我想对国家来讲,还是共产党好。所以,他们起义我是很同意的,我们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回祖国。”1947年和林雨水结婚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左派进步学生、留美博士的女儿周秀笙,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大家闺秀。

  两航起义北飞的十二架飞机中,央航有两架,中航是十架。林雨水是央航北飞机长之一。

  “1949年11月8日,我们起义机组人员秘密开完起义准备会以后,已经是半夜了。我就回去告诉我老婆,说明天要行动了,你随便带一点东西,把孩子带上。在香港不准有手枪的,我是军人出身,就偷偷带了一支手枪去,里头也有子弹。我起义,我要上飞机,万一国民党特务知道,不让我走,跟我动武,我拿手枪跟他拼老命!”说到此,林老用手比划着打手枪的动作,一脸的坚定表情。

  “11月9日,车开到机场天还没有亮,我那个飞机是C47-XT525,同一机组的还有副驾驶郑家琼和飞行报务员罗柏。我们起飞以后,假装往重庆方向飞,过了那个山后面,我就飞低,在云里飞。这样是为了避免国民党的雷达看到,然后我就往北飞了……”

  快飞到长江的时候。他们终于听到了“这里是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的女播音员声音,这是中共方面为他们准备好的联络信号。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起义机组上的几位机长竟高兴地在天上唱起来。28岁林雨水更是激动,他看到光明的前景就在眼前,身上的锁链终于被斩断了!

  两航起义成功了,林雨水也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奠基人。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宴请56名两航起义北飞机组人员时,一下认出了三年前在南京见过的林雨水。

  “那天,周总理特地招呼说:‘那个带家属的飞行员,让他们坐过来,我们聊聊。’一见面,我和周总理几乎同时认出对方,总理笑着抢先对我说:‘啊!我们在南京见过,你们当时的思想就很进步啊!’”

  原来,1946年夏天,还在国民党空军未退役的林雨水在南京新街口一个茶馆里,巧遇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他当时主动上前问候周先生,并表明自己不参加内战、不打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周恩来当场称赞他:“你的思想很进步呵!”临分别时,林雨水想请周恩来为他签名留念,却找不到合适的纸张。他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五张法币,请周恩来在上面一一签上名字。后来林老把其他四张分别送了人,这一张周恩来1946年签名法币是我亲眼所见他珍藏的唯一一张了,我特地拍了照片。

  林老幸福地回忆着1946年、1949年和周总理的两次见面,那是他一生的特殊荣耀。


  【展翅翱翔有新天】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民航从事飞行事业,林雨水这只“飞虎”翱翔在人民中国的天空,真正得到了自由。

  新中国民航初创时期,两航起义归来的航空技术业务人员成为一支中坚力量。1951年9月25日,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在天津成立。建校之初,林雨水任该校训练科副科长,并长期在民航北京管理处从事运输飞行。他先后带飞了一百多名学员。1956年,组织上派林到新建的海军航空兵,帮助培养了5名“全天候“机长。1957年,林雨水被调到民航上海管理处担任DC3,C47,安二等型飞机飞行机长和飞行指挥员,并重点指导专业航空。

  “专业航空是旧中国从来没有的,它是用飞机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科研的,象航空探矿、航空摄影、航空护林、播种、造林、施肥、灭虫等等。新中国初期专业航空发展很快。以飞行小时计算,1959年比1952年增长了24倍。”林老在一篇1959年的回忆文章里这样说。那时他经常深入专业飞行基地指导飞行和防治病虫害工作,不断改进作业质量,“每次在飞机上,当我看到农民兄弟兴奋得涨红着脸孔,招手跑着向我们的飞机欢呼的情景,我真有说不出的快乐!”

  1964、1965年,林雨水在上海参与我国首次人工降雨,降雪、消雾气象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今天仍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气象管理。

  1964年4月29日,中国与巴基斯坦通航,地点选在上海。这是上海第一次打开西方国家的空中大门。那天林雨水在虹桥机场的“移动塔台”(指挥车)上第一次用英语为外国航空公司飞行员领航。

  林雨水总觉得自己为人民做得工作太少了。从1949年到1966年,他在新中国民航一丝不苟地工作和学习,一共安全飞行了13500多小时,从来没有发生任何差错。他当年培养带飞的学员,后来成为民航飞行队伍及管理层的骨干力量。如吕正操上将的弟弟、曾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局长的吕正哲等。

  在1959年署名程辛写的一篇专访林雨水的文章里写道,驾驶飞机“居高临下”的林雨水曾经兴奋地描述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我天天在空中飞行,看得很清楚:从东海到天山,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到处都是一片新气象!我看见长江上架起了大桥,沙漠中铺筑着铁路,我也发现了草原上建起了地图上还没有标出来的新城市……”林雨水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深感作为爱国华侨和人民飞行员的无比自豪。虽然,那些年作为美国西点军校培养的飞行教官、两航起义美制运输机的机长,他高超的飞行技术只能“消耗”在飞小型民航运五飞机的事业上,但林雨水毫无怨言,倾情投入。

  林雨水曾是上海市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和政协对台宣传委员会委员。为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这令他感到一生中从未享有过的幸福。

  “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我愿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