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831155799272.jpg       去年6月的某一天,先生要去山东禹城办事,夏日长昼,我闲来无事,便和先生一起去。事情办完后,先生谈起,禹城距离济南很近,只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心念一动,说咱们去济南看看吧,先生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们驾车往东南方向,直奔济南。

       到济南后去哪里玩呢?我在脑子里快速的想,我不喜欢购物,指定不去商场,那就去济南有名的景点吧,很多年前看琼瑶的《还珠格格》时,里面紫薇替母亲问皇帝的一句“你可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这句话在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大明湖确实挺吸引人的,真想去大明湖边走一走,追寻那里的美景,或者能发现当年夏雨荷生活过的痕迹?后来我想,明知道夏雨荷是虚构的人物,我内心居然有所期待,这是多可笑的想法!

       由于第一次到济南,不知道大明湖的具体位置,用手机导航搜索到大明湖的位置时,发现已经错过了下高速的路口。现在正是夏季,也许趵突泉泉涌的场面会更吸引人,我灵机一动,不如去那里看一看?我们商量了一下,干脆将错就错,直奔下一个景点——趵突泉。很快进到济南城,来到趵突泉公园附近,才发现这里车位很少,绕了一大圈才找到一个地下停车场,停好车辆,又用导航找到往趵突泉去的方向,慢慢的踱过去。

       来到趵突泉公园,感觉这里确实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园内布局讲究,园林设计者充分利用园里每一块地势,时而竹木摇曳生姿,叶子绿得发翠,树影倒映池中,水天皆成绿色;时而假山石壁立,山石旁只要有土的地方,就会有几株小灌木,高树与低树互相掩映,俯仰生姿;树木吐翠,树荫浓密,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绿,深浅浓淡,各自不同;泉水叮咚,水流则时现时隐,走在各处随时能听到水流的声响,环境十分清幽。

       公园里浓阴蔽日,正是消夏避暑好去处。有茂林修竹之美景,亦有曲水流觞之雅趣。在公园里游览,板桥处处现,水声时时闻。曲径通幽处,亭台楼阁蓦然出现在眼前,拐个弯,就看见许多孩子在快乐地戏水,原来是一条泉水在脚下蜿蜒曲折地流淌,石砌的小渠将这股清流引入到那边的大渠中去。泉水清冽,清彻见底。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趵突泉公园水里的锦鲤却清晰可见,“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条条可数,悠哉游哉,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句子来描述极为妥当!

       不觉间就来到趵突泉旁边,附近有一处彩绘木牌坊,丹柱青瓦,斗拱承载,上饰吻兽,朝南的一面上书“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莱旧迹”此景此句,倒是十分贴切。典雅的建筑,古朴的风格,让人流连忘返。真个是人间洞天福地,无限美景近在眼前,乐而忘返,此景能得几次游?

       趵突泉亦称“天下第一泉”,北面三大殿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历代名人的诗篇,院内保存完好的“双御碑”,正面记载着康熙三次临幸,背面记载着乾隆两次临幸的题词诗文,当属世之罕见。趵突泉泉池东西长30米,南北长20米,池西侧建有一亭,曰“观澜亭”。两侧楹联看不甚清楚,观澜亭前水中南侧有一碑曰“趵突泉”,北侧有一碑曰“第一泉”,这里聚集的游人颇多,亭后有“观澜”碑一座,瞅得机会,在观澜碑前留影,此时美景为我有!

       沧园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纪念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济南人李攀龙所建,因其自称沧海一勺,故名为“沧园”。内设有书画展厅,是著名画家王雪涛的画作展览,看了几间大厅,欣赏了许多画作,然而并不太能理解画意,于是走出沧园。1546831220323125.jpg

       来到趵突泉,不能不去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居看一看,可是我们走马观花的一路过去,差点与李清照故居失之交臂。为了不留遗憾,我们再次回园,慢慢寻去,在漱玉泉边,一溜几棵高大粗壮的杨树伫立在故居门前,我们终于寻得李清照故居,郭沫若先生的题词“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气磅礴,准确贴切。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一位有着很深的文学素养的同学问我,喜欢苏轼的词风,还是喜欢李清照,彼时我刚学过苏轼的一首词,也背过李清照的几首词,并没有太多的感悟,所以我嗫嚅着说,都喜欢。她不屑一顾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谁能告我,苏轼与李清照我只能选择一个来喜欢?难道我就不可以既喜欢豪放的苏轼,又喜欢婉约的李清照吗?现在想来,二者并不矛盾呀,谁的词能打动我的心,我就喜欢谁,再简单不过了。

       我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走进了李清照故居:藕花深处,易安居士旧居隐约可见;柳桥岸边,李清照纪念堂静静伫立。有宋一朝,论才情,李清照当属天下无双;词坛历史,数身世,易安居士也颇具传奇色彩。喜欢她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喜欢她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喜欢她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总之,喜欢李清照的婉约清丽,喜欢她的感情真挚。

       旧居里有一些蜡像,分别介绍了李清照生活的经历,比如在闺阁之时,家学渊源深厚,赖父母精心施教,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精通。静心读书终成器;才华横溢绽异彩。十八岁嫁与赵明诚后,彼此感情深笃,郎才女貌遇知音,志同道合成佳话,也不枉她才华横溢,满腹锦绣文章。

       有人称赞她“词压江南,文盖塞北”,一代词人,彪炳千秋。是啊,李清照作为一女子,书写婉约佳句,抒发女子之情怀,为文坛词坛留下多少丽词佳句!

       纪念馆其中的一间房里悬挂了李清照的一幅画像,正中书四个大字“清芬蕴藉”,左右悬挂一副对联“藕花深处旧时影,柳岸池边画里人”,读之让人唏嘘不已。千年以来,我们读着李清照的诗词佳作,用以慰藉我们的人生,温暖我们的心灵,找到我们灵魂的安放之所。

       而今来到趵突泉,有幸参观李清照故旧,感慨万千:何其幸哉,一览才女之芳华;何其美哉,游历胜境趵突泉!

       藕花深处不见旧时身影,柳岸池边难寻画里故人。


       2019年1月6日晚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