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无畏的一生尴尬的共性。

  2、吴伟的典型化处理,在现实中的作用。

  3、杨刚的中途退场,作为不同时代转折的标志。


  1、在整部小说当中,虞无畏、杨刚、吴伟这三个人物,分别切割出三个大块。这时候的小说的主要人物比如由这三个人,再去结构出了三个组合。一个是杨刚和黄娟娟的组合,在小说的开篇起到了重头戏作用。而且另一个组合虞无畏和周颖英的出场,被小说按排在杨刚之后。也就是说,小说一开场的领起人物是杨刚。但是小说结果把杨刚写阵亡了。这个已经处于小说将近发展到一半的时候,于是又把黄娟娟顶了上去,按照继承烈士意志的这条线索,在接上去之后,被边缘化了,然后一直到后来黄要出来认领女儿又安排她出场了。但是这个人物出场的前提是在虞无畏的身体状况在不好的情况下。于是小说在这里也是为了达到高潮部分的迭起而在添加分量。在这里主要针对的是虞无畏的尴尬在认识。如果换个角度,也会有其它不同的认识,比如焦裕禄式的干部,一心为公的领导等等。但是在这里我们只是从人性的无奈与尴尬的一面,来认识这个人物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现实中如何把他的境遇,较少量的避免或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其中也有无法避免的成分,比如虞的父亲和所谓的情人逃港等,从此虞也有了永世不得翻身的可能。幸亏文革结束,他转危为安,去了西藏,当上县委副书记等。这样的结果如果要解释起来也比较难。如果用简单的解释就是,党性要求。这就是我要讲的小说人物的尴尬成分。


  2、小说人物吴伟这个人物在刻画上注重了从现实的残酷一面去进行结构的。这种也属于是小人一类的人物。但是这其中的根源,还是离不开当时的大环境因素。小说也客观还原了当时的具体环境。当然吴伟的性格形成和他的父亲有联系和传承。而且小说还对他进行了隐蔽处理,所谓的隐蔽就是把吴所在大学的系领导出问题被抓先推出来。按照读者的心理想法,当文革结束后,最有可能先出事的应该是吴伟而不是那个系里的领导。但是,小说在处理上的冷静和沉着恰恰表现在这里。由此来引领读者的思路继续看下去。这也叫铺垫,则属于同一组人物之前的铺垫,比如铺垫未来的人物结果。但是,如果要想看到吴伟的结果,要等到看第三部,才能知道。特别是在小说的最后部分,虞无畏病故了,而吴伟反而通过其社会关系由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一肩挑。当读到这里,我相信读者的心理上是沉重的。如果有这种沉重存在的话,就符合了长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和现实作相悖处理的要求。

  小说把这种沉重感在第二部里反映出来的意义,是让现实生活的人去进行反思。比如像这样的结果究竟是怎么来的?以后会不会再出现?如果出现的话,作为一个人如何能够应对它。如此等等。这其中的意义如果再深挖下去,还可以写出更加多的、和不同角度的文章。一句话,教训深刻,但会不会再次变为教训。我觉得无语。甚至看到小说,还会有一丝恐惧。


  3、杨刚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其妻就此也要求参军获批准上前。,而女儿却在非常时期已被迫送人。一家人呈现出三种命运。小说在这里用了小人物来反映大时代的手法在进行结构。如果用定数的理念去理解,这一家三口难道这辈子就是这个命运?算不算家破人亡?如果再从轮回的角度看,这个能够维持它命的轮回断掉了。它和一朵花如果没有根系来提供养分,花就会枯萎的道理一样。看了这部小说里的每个人的经历,还验证了这么一个道理,人类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出的事。这也是小说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传递出警醒和劝善一面。

  另外,小说中还存在这么一个事实,每个人物的何去何从,都是有小说人物自己选择决定的。包括杨刚为转变人生坚决要求当兵,周颖英以怀孕诈吴伟代过不成,虞无畏去西藏支教等。最后还有一个思考点,人生命的守护神是什么?

                                                


                 201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