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八千多字的短篇小说《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反映一个隐私保护,人人有责的主题。读了曾让人一度无语。小说围绕隐私如何保护和尊重,叙述了具有自尊意识的人,面对最后剩下的一点点的私密所作出的选择是,租房、搬家、再租房、再搬家的形式,来维持内心深处的孤傲。小说中的情感话题基本上由隐私或私密的内容作了替代。小说的人称转换与代入也变化很大,比如“我、”“程炯炯”和叙述人,其实是合为一体的不同视角。从小说人物分组来看,主要是以程、秋,李为一组。喻、周、金又为一组。还有两个人物没名没姓的可以忽略,包括金。但喻这个人物刻画的好,好在这个人物的生存方式情况相当普遍。小说还讲了一个爱人和老婆之间的界限和标准。道出了一个真实、无奈、痛楚、纠结、严肃、尊严等为一体的这么一个现实。比如喻淼的焦虑、真心、渴望、无奈、帮助,刻画的非常好。而且细节与借代的寓意,容易让人记得牢和想得到,比如程炯炯端痰盂下楼和李嫂相遇的细节描写。还比如高楼代替老虎灶的场面烘托等。

      小说在助推程炯炯最后以逃避的形式来作出到外面租房决定的人物一共有三个,一个秋语是在从正面推。喻从暗地里推。李嫂是从反面推。促使程炯炯从外面搬回来收租金,转变到再搬出去租房住。这是一个主要人物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外因看上去是都市的经济发展与拆迁。以这个大背景,描写了两个在情感上失意的女性,为了得到暂时的稳定,不得不另辟新径去寻求租房来改变某种生活方式的无奈。

 

      一、小说能够表现时代的敏感。

      从时代感角度能够结构出令人深思的意义。小说人物程炯炯、秋语、李嫂等,这几个人的隐私都已经到了无密可保的地步。秋语只能以退房不要押金来作为保护自己隐私的代价,然后再去外面租房,以维持仅有的一点尊严和隐私区域。程炯炯也因此受到启发,最后果断再次搬出老宅。决不受李嫂盘问与骚扰。而李嫂因文化原因,不但常常盘问打听人家的隐私,而和同居的金老师也常常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声经常穿过薄板墙。而且李嫂对这种行为一点也不在乎。于是小说又反映出隐私不但要保护好,而且还要呵护好的主题。后者主要是依靠自身的主动,但主动需要认识,认识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智慧。

      小说把秋语和程炯炯再次搬家外出租房的决定,设置在开篇和结尾。这种结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开篇是秋语向程炯炯提出退房,由此拉开小说帷幕,而小说结束却是以程炯炯“逃避”式的也要搬到外面去租房。其中原因虽然有很多,喻淼在暗处起到的作用比较关键。如从大环境来认识的话,是高楼建筑代替了“老虎灶”和“老虎天窗”的存在,它们拔地而起,越来越高,使得一些低矮的房舍隐私,也都暴露在一些高大的眼皮地下。同时居住和租住在老宅房子里的程炯炯和秋语,在情感失意的心理上又形成了另外一种压力。

 

      二、小说关注了高楼建筑对市井文化的冲击。

      作者能够观察得到和适应大都市经济繁荣发展下的平民的生存状态。在小说里只采用程炯炯、秋语、李嫂三个人物来展开矛盾冲突。如从广角来看这三个人物所具有的代表性是指住在老宅房子里的人的困惑与不安;购房能力相对低下的某个群体的无奈与痛楚。

      小说把这样的境遇,结构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修养的人身上,很容易积累和酝酿矛盾的冲突。说穿了就是不同的生活观念在老宅房子里的冲撞。如程炯炯的隐私想得到李嫂的尊重,但事与愿违。再如程炯炯的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己和喻淼的关系,却偏偏又是秋语对其了如指掌等。在保护自身隐私方面,程炯炯和秋语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因为两人都需要得到对方的尊重和保护。而和李嫂在无意中暴露隐私的文化理念是不对等的。像这种不对等关系造成的冲撞,都是由城市的发展决定并制约的。

      在小说里面,喻淼暗中为程炯炯支付房屋租金,而程宁可租房押金不要,也要回到自己的老宅。但一回到老宅又受到李嫂不断的盘问与打听,程炯炯几乎发展到了神经崩溃的地步。最后作出再次出去租房的决定。再次租房,在小说里面先体现在秋语身上,然后表现在程炯炯身上。秋在前,程在后。这种属“同体拆分”的结构技巧,就是把相同事物作一前一后的拆分,来结构和贯穿小说的始与终。这也是小说的新。比如新在大胆思考其中的人物关系及成分的组合。具体是指思考秋语的心口不一的深沉;思考程炯炯为保护自己隐私的敏感。成分是指影响秋语和程炯炯再次搬家外出租房的各方面因素。

 

      三、小说是一篇关注都市弱势群体情感类作品。

      这篇着眼于都市发展影响弱势群体情感的小说。情感失意也可被称为弱势群体。从关注老宅房子里年轻人自觉呵护隐私的角度,这和作者在选题时的敏锐眼光有关。认识到自觉呵护隐私的意识和过程,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生命质量的过程。小说主要人物程炯炯和秋语在无奈之下只好用再退房再租房手段,来维持人仅有的一点尊严,以及行使保护隐私的最后一点权力。它有两个特征,一个是能动,另一个是主动。除此以外都是被动。比如“对面一爿老虎灶也被拆除,”“正在一砖一砖建起高楼大厦,我真的要发疯起来。”突出了高楼偷窥低矮未被拆迁的房屋隐私,低矮所面临的一种压力。小说主要人物程炯炯在这个时候能动,就是如何考虑应对像这样的局面。应对,不仅仅是指外界的高楼,它还指楼下李嫂所扮演的包打听角色。

      小说用这样一个尴尬侧面来叙述房客之间所维持的一种生活状态,并从中折射出能够值得深思的几个点。比如,像楼下李嫂这样的行为的破坏力。对这种认识所能够认识比较主动的和具有掌控力的是程炯炯还是秋语这个问题。当故事发展到最后,可以看出秋语起助势作用。她助程炯炯的势。但是这个势,小说在处理这两个人物关系上的主次与差别,注重了位置互换。由此显出了小说主要人物程炯炯和秋语由从属关系转变到并列关系。

      这时候小说的看点逐渐把程炯炯和秋语组合在一起的势头,由此来和楼下的李嫂形成矛盾的对立面。当然,最后解决矛盾的办法还是以程炯炯重新外出租房来作逃离。逃离是非、逃离低俗、逃离高楼等。小说体现出来的侧重,还是以刻画程炯炯为主。这是小说重心。

      可是这篇小说的重心也在转移。没有像传统短篇小说创作那样,有围绕一个主题和一个中心的说法。而表现出的是多主题和多中心,由此交叉和冲突的结构方式,和传统小说也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痕迹。

      首先,这篇小说是依靠意象来代表观念之间的冲突标志。“一块木板之隔,你能瞒过谁。”特别是开影楼的秋语宁可不要押金也要把后楼退掉。后楼由李嫂租用后,促使住在前楼的房东程炯炯也立下了逃之夭夭、弃房而去外出租房的决心。其理由就是李嫂打听别人的隐私太多,关注别人的隐私也太多。特别是李嫂搬到后楼,将其楼下的一间改作麻将室。使得本来不大的房舍更加显得拥挤,关键还有这些人的便溺处理不净。在这个氛围处理上,小说是有意强化李嫂这个人物的复杂与多面性,并且也有意识让程炯炯这个人物始终处在这么一个所谓强悍的对手面前,来反衬程炯炯的思想与情感的转变过程,比如有先收和没退秋语房租的沾沾自喜,然后转变到宁可不要房租自己也要出去租房。

      其次,小说采用了“夹击法,”来给程炯炯对未来保护自己的隐私进行定位和采取行动。为自己负责。文章在前面已经涉及到这个话题。小说中有三个人,分别从三个方向、以三个不同身份来给程炯炯施加影响和压力。由此促使程炯炯在下决心采取逃离的时间上能够缩短。比如喻淼,他是一个“心在曹营身在汉”的主,心中一直在暗恋程炯炯,但同时也为程炯炯宁可不要押金还是要果敢回到自己的住所、去甘愿收取小额的租金和忍受偷窥及打听隐私的折磨而心急如焚。

      这个人物的刻画,虽然在小说中是处在一个二线状态,但他的共性意义非常广,广在对社会所造成一定震撼力的地方,就在于他十分清晰爱人和妻子之间的界线与关系。所以喻一次次打电话,千叮嘱万嘱咐程,一定要搬出去租房子住。像这样的意义与作用,就是让读者能够了解和理解,保护自身最后剩下的这么一点点的隐私与自尊的重要性,就是人格的尊重和不受到玷污。

      第二个人就是秋语。她之所以能够把程炯炯从房东转变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其中关系转变主要是依靠秋语手上有一张程和喻两人合影的照片。而且秋语的下属周姓女会计的正式“敲定”就是喻。程炯炯仅有的一点隐私,也被秋语掌握在手上。小说决定把这一层关系做实。在操作上,有意让交账的周姓女会计,将一枚翡翠佛像露出来,奇怪的是和程炯炯佩戴的款式一模一样。这是坐实的第二步。之前坐实的第一步是秋语让程炯炯辨析照片上人是喻。

 

      四、小说的可读性是建立在“冷”色调上的。

      而且逐步由“冷”变得严峻起来。小说立足在有话要讲这样一个层面上。这是小说的锐气。比如用意象来代表观念之间的冲突是指“一”的起始。比如“一首《老屋里的老虎窗》的诗歌获得大赛奖,就驱使命运把我回归原点?”秋语的“虚荣心终究被现实这把锋利的刀划破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再也无法掩饰下去”等。这些都是小说在开篇时的精心安排的细节,包括场景变化、叙述人的视角移位、人物对话的个性塑造。

      所谓精心是有意识把都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节奏的不协调表现出来。这个不协调由问程炯炯借房的秋语、住在程楼下的“包打听”李嫂等三个人身上,以围绕借房和退房来展开故事情节与编织矛盾发展。属于写法比较新,而且还有点陌生。

      新是指小说选材和切入的方式。陌生是指叙述语言则不受固定的某个视角一贯到底的做法限制,而是在人称变化上尽量灵活表现,描写一个人物时所具有三种视角,叙述人、程炯炯、我。这一些所表现出来的不对称,也就是小说在结构上属于新的一种写法。

      因为新,大家不了解,又很少见过,所以也就感觉到了某种写法的陌生感。主要表现在对结构的营造上。在如何适应与熟悉作品和写法,这对读者而言是个要求。比较关键。也有人称之为“瓶颈。”作者和读者都会曾经有这方面的状况。问题是出现了怎么去认识它和解决它。在这方面,小说提供了可参考样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