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父母对我讲,五陵福地风水祥。南方才子北方将,咸阳塬上埋皇上。自汉代以来陵墓就是千古帝都咸阳塬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咸阳塬东西一望无际,布满了数千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陵墓。帝王陵墓群历史悠久,埋葬的帝王将相极多,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东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拔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西汉11位皇帝中有9位就葬于此。其顺序自东向依次是: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其中高祖长陵,景帝阳陵,惠帝安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设邑建县,故名“五陵原”。周文王陵、周武王陵、唐顺陵、秦咸阳城遗址也在五陵原上。在秦汉时期多是覆斗式的墓葬,覆斗就是说封土堆的形状,像是把量米的斗翻过来盖在上面,四边见棱见线,最顶端是个小小的正方形平台。五陵土原墓葬以西汉帝王陵墓为主体,北周有五个皇帝也埋葬在咸阳塬上,兼有周、秦、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時期的人物的陵墓。

      唐代共有二十一位皇帝,有十八位皇帝葬在关中北山一线,史称唐十八陵,唐代皇陵最特出的特点是“因山为陵”,气势恢弘。陵区内有很多殿宇楼阁组成的地面建筑;有大量威武雄壮、富有时代感的陵墓石刻。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五:“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王琦注:“五陵,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睿宗 之陵也。”  北山一线唐十八陵,与咸阳原上西汉九陵平行排偶列,成为整齐的两行。唐十八陵分布于渭北六县:依次为乾县的高宗和武则天乾陵、僖宗靖陵;礼泉的肃宗建陵、太宗昭陵;泾阳的宣宗贞陵、德宗崇陵;三原的敬宗庄陵、武宗端陵、高祖献陵;富平的懿宗简陵、代宗元陵、文宗章陵、中宗定陵、顺宗丰陵;蒲城的睿宗桥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和玄宗泰陵。

      帝王陵墓群,西起陇翔,东至黄河岸,数千座帝王将相,妃嫔媵,皇族贵胄,贤达名流陵墓,或平地凿穴起 ,威仪壮观,或依山傍水造墓,气势恢弘,两行排开,或在南北二百余公里,东西近五百公里的莽莽原野,形成巨型列队,被称为中国的帝王陵墓群。咸阳帝王陵墓群为集中段,是一部浩瀚精深的卷帙;一个陵冢,埋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陵园,代表着一段铁马金戈的史诗;一块墓碣,是一幕风雨飘摇的悲剧;一组陵丘,就是一个朝代兴盛衰亡的画面浓缩。

      金代的赵闲闲翁赵秉文《咸阳》诗这样写到:“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塬上尘。”咸阳这个历史文化古城,犹如一个巨大的历史舞台,从周、秦、汉唐以来,多少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了实现各自的伟大报负,在这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魂的历史故事,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永远值得骄傲的光辉灿烂的一页。五陵原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 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先秦、秦汉和隋唐时期,一直发挥着“强本弱枝”的重要作用,并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地理区域,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诸如黄帝与炎帝的和盟、周后稷教稼、公孙刘彬县种田、季历建城、商鞅变法、秦朝建立、西汉徙民五陵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争多发生在这里。五陵原文化传承了先秦以前的历史文化,故应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留下了众多的遗迹遗物,文物种类相当丰富,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一应俱全,金、银、铜、铁、玉、陶等器物和稀世珍宝应有尽有。

      明咸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渭河穿城而过,人文积淀深厚,景物名胜众多。明弘治六年(1493年)咸阳知县赵琏君与邑进士将咸阳名胜概括总结为咸阳八景,即渭阳古渡、细柳清风、毕原荒冢、沣水碧波、鱼台晚钓、马跑泉矶、杜邮春草、龙岩翠柏。俟后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咸阳知县李采繁君亦各有赞词。毕原荒冢为咸阳八景之一。

      闻道咸阳毕郢原,   

      何其今日得盘旋。

      庙古枯苍余紫气。   

      草灵碑断绕荒烟;

      德厚不嫌樵牧扰,   

      仁深应恕棘榛连,

      壁间隐约琴堪听,   

      韵似空中理七弦。

        [题解]毕原,咸阳北之原。在殷为程(程、郢通用)伯国所在地,在周为毕公高的封地,故称毕郢原。秦名北阪,汉唐后称咸阳原。荒冢:谓诸多荒芜之冢。乃秦汉帝王将相归骨之地,除西汉诸帝陵及陪葬墓之外,尚有周文王、周武王陵、唐李昞兴宁陵及顺陵等。在过去,每个陵墓都有自己的建筑群。以后经过屡次遭劫,年久失修,荒芜至极。一代显赫之地,遂为狐兔出没之处,故云“荒冢”。

       赞曰:“残城破堞,重重可见;断碑碣,累累而存。夕堕阳鸟,孤眠冢上;东升月兔,鸦噪林端。满地闲花野草,遍山怪鸟幽禽。五陵之豪气寂廖,多士之菁英泯没,惟留土邱而已。贤人君子临风凭吊,不胜于邑,是为一景。

       “高陵的楼,泾阳的塔,比不上咸阳冢圪垯。”,毕原荒冢自古以来就是咸阳塬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犹如一个巨大的历史舞台,从黄帝、周、秦、汉唐以来,多少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了实现各自的伟大报负,在这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魂的历史故事。举世文明的中华民族的标志——万里长城的修建,东起山海关,西到嘉裕关,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从咸阳发号司令的,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永远值得骄傲的光辉灿烂的一页。据相关文件记载:五陵原筑陵始于周代。西汉王朝建立后,更是把这里作为皇家陵园区,西汉早中期诸帝陵均置陵邑。史学家司马迁、才子司马相如、班固、班昭等曾在陵邑寓居,并完成了《史记》、《汉书》等历史巨著。

      石刻文物众多。雕凿精美,气势壮观,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马踏匈奴、卧牛、卧象、伏虎、人与兽、石鱼等14件作品意境深远,雕凿精巧,形象逼真,被郭沫若先生誉为中华国粹。周陵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园,位于咸阳市东北渭城区周陵镇,现存有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各一座,木牌坊戏楼一座,献殿一座,配殿一座,自乾德初年(公元960年)赵匡胤祭陵诏书发布至今,在周陵遗存大量的文物和名人足迹,仅帝王祭祀碑石40余通,且文字清晰,保护完好。周围的姜太公等西周陪陵墓等,是我国御制祭祀碑文最多的陵园。

      据相关资料介绍:咸阳帝王陵墓群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地下历史博物馆,震惊中外的重大发现接连不断;50年代发现尹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1960年在秦遗址范围内出土秦诏版,陈金币等珍贵文物;1965年在渭城杨家湾出土“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群,在中国军事史、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6年在汉元帝渭陵之北陆续出土的汉玉奔马、玉狮、玉熊、玉辟邪、玉鹰和玉俑头,被专家称为汉代雕塑史上的一朵奇葩;1975年,秦咸阳宫遗址发掘出土了秦建筑壁画车马图,是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秦代建筑壁画;1981年在汉武帝茂陵东出土汉鎏金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等230件稀世珍宝,多次出国巡展引起轰动;1993年,在渭城区陈马村发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和皇后阿史那氏合葬墓,出土了稀世珍宝“天元皇太后玺”等一批重要文物,填补了北周帝陵资料的空白;2002年,在施工中,发掘汉昭帝平陵从葬坑3处,首次发现羊拉车和大型动物从葬坑,埋葬动物64具,在汉帝陵考古中惟此一例。

       我从小就去过许多陵墓,也经常到周陵玩耍。最难忘的2012年清明前夕,4月2日与4月3日,陕西省弘扬汉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刘氏联谊会、陕西省刘氏联谊总会及组织刘氏宗亲对咸阳原九大汉陵以及霸陵,杜陵举行壬辰年祭祀与巡陵活动,这是两千多年以来的第一次。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心灵受到震撼。2014年11月30日早上,凤凰陕西文化探秘团队,携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美术协会画家及摄影师等一行16人,来到咸阳五陵原,在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陵下,现场录制了秦汉战鼓的激情表演,并采访了秦汉战鼓传承人黄建民、为敲战鼓立过生死状的83岁老人刘兴贵等人。随摄制组登上了汉高祖长陵顶,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反复扫视着熟悉而陌生的古都咸阳。回顾历史,虽然许多皇帝生前派人到处采集长生不老的药,终久还是没有逃脱“人固有一死”的自然规律,无可奈何花落去,死后也都埋在了咸阳塬上。

        2014年的一个夏天,我随几个摄影爱好者在康陵拍摄了一个星期的晚霞,晚霞烧红了的天,渲染得人间万物、大地风景,无不反射出耀眼的光亮,层层叠叠,光彩照人,自然的美,给这个世界,留下充实丰硕的温馨,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也染红了毕塬上一个个荒冢。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也罢、鬼也罢,老百姓也好,帝王将相也好,一个一个都成了咸阳塬上的一抔黄土罢了。渭水古渡,千年春秋,统一思想代代吼。忆咸阳,怀祖龙,帝王将相陵冢有,败者贼寇成者王后。王,做了古;贼,做了古。

      人皇崩驾堆成冢,

      侯爵妃嫔守四方。

      陪葬功臣分档次,

      陵坟林立老咸阳。

      珍稀贵品神奇显,

      金铁银铜玉器祥。

      古物众多来聚会,

      文明厚重继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