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传统木雕以精致细腻见长,并且在几千年的沉淀中发展出了传统木雕十三种技法。木雕的刀法随着当地的人文习性、风俗生活和传统文化而发生变化。如江浙、闽台、两广、山西、陕西等地的刀法各有其韵、不尽相同。更是在风格上开辟了南北两派,南派精致婉约,北派豪放粗犷。木雕的技法更是随着现代美术技艺的发展,从西方的雕塑与版画中吸取了一些技巧,开创出了新技法。例如浙江东阳木雕在传统的13种技法基础上创新发展了竹木镶嵌雕、彩绘木雕、多层叠雕、树皮雕、彩木叠雕、弧形锯空雕和火烧工艺木雕,书简式木雕等等;黄杨木雕从传统的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的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技艺更趋精湛,作品更臻完善。

  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不断利用自己的手艺赋予木头以温暖和生命力,以及坚毅朴实的品质,创造出了许多造型凝练、技法熟练、线条清晰明了的木雕手工艺术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科技的发展,木雕机也应运而生,大大提升了木雕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提升了手工雕刻的效率。


  人物小传


  1989年5月,小镇青年刘常瑾出生于吉安县的官田乡。踩在80后的尾巴上出生,他总说80后嫌我们太小,90后嫌我们太老,我们这一代人大概是最尴尬的一代人。

  2004年,他刚刚初中毕业,由于自己在读书时不太用功,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最初,他所从事的工作与木雕完全是不相关的,因为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会去向何方。

  浪奔浪流中不得停歇。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徒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鞋模,简单而又机械地重复。冰冷的工业生产流水线中,他做了四年的“机器人”,有些疲惫,也有些麻木。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厂里的效益太差,或许今后的一辈子就定格在那条流水线上了。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他有些感慨,从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鞋模工人到现在的机雕师傅,原来命运是这般变化无常。从四年的鞋模工人到十年的机雕师傅,如果不是因为命运使然,这一生可能都不会接触木雕手艺,更不会回到家乡工作。


  鞋模少年的工厂青春


  我还记得那是2004年,那个时候我15岁,正是青春期进行的高潮时刻。因为自己读书不用功,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不同于现在读不了高中还能读大专,去城南的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专业技术,我们那一代人读不了书就直接出去打工了。读书的时候,大概是因为自己也有那么一些厌学,以致于连个高中都没有考上。那个时候,每次看到那些打工的学长学姐从外面打工回来过年,穿得很时髦,内心就无比羡慕。等到自己初中毕业出去打工的时候,才知道社会远比自己想象中要更现实。之所以穿得那么时髦回来,是因为想让家中的亲人能够放心,觉得自己在外面打工过得还不错。可是事实上,都是因为在外面打工过得太苦了,每个月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累,睡得比鬼晚。(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说不想家里人,其实是假的。只是由于青春期,自己开不了口,等到自己出来工作几年了,慢慢地才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赚钱不易。如果不是为了讨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那个时候在厂里做鞋模工人,每天面对的就是从15码到43码的鞋模,大人的也有,小孩的也有,每天都要做单调而又重复的加工,觉得自己对着流水线就像罚站一样。

  我在流水线上一直站着,经常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腰每天躺下来的时候就特别疼。后来也是别的工友告诉我,鞋带不要系得那么紧,要故意系松点,想休息的时候就抖抖脚,让鞋带松开,再找机会蹲下来系鞋带,借着这个机会弯腰休息一会儿。可是我比较胆小,不敢像那些河南的工友一样故意借机偷懒休息。就连水都不敢多喝,因为中途上厕所只有三分钟的时间,每回上厕所都要跑过去,可是站了那么久腰疼,跑起来就会更疼,久而久之我也就选择实在口渴得受不了再去喝一小口水。

  感觉自己从15岁到19岁,青春期里最美好的时光就那么埋葬在工厂里了。还记得那个时候最放松的事情就是戴着口罩在车间旁边的休息室里打牌,因为车间里在给鞋子上胶水,胶水的气味特别刺鼻,每次都让人闻了胸闷气喘。起初我的性格因为比较内向,大家都不和我玩,我只能在宿舍里休息,忍受着工友们的脚臭、烟味、汗味、鼻涕等。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爱干净,每次都觉得很难受,觉得与其待在宿舍受罪,不如到车间旁边的休息室里看其他人打牌,那里是不准抽烟的,也不能大声喧哗,只能小声地打牌。我经常在那里眯眼打瞌睡,半梦半醒之间幻想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就这样了。

  再到后来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厂里的效益也越来越差,我们在厂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只能拿着几百块钱的基本工资,再没有提成了。工友们也都觉得钱太少了,纷纷辞工另谋生路。我也不例外,后来我就记得自己在辞工那天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带着自己的行李回家过年。那个时候,我回想起了自己还在读书的时候,从阴暗的厂房里出来的那个瞬间,我才发现原来厂外的天那么敞亮。

  从15岁到19岁,我青春期里最美好的四年都在这里度过了,走得时候我的心里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去向何方。


  命运的转角处,木雕在等待


  回到家里过年,看到家里的亲人一切都还好,自己也就安心了。怕他们担心,我一直都不敢告诉他们自己下岗了。直到初六待在家里觉得自己没有工作浑身坐立不安,更怕错过了春招就找不到工作了。

  我只能瞒着家里说自己要回去上班了,其实那个时候自己身上除了回去的路费就还剩了几百块钱。就是这样,我都不敢向家里要钱,怕家里人知道会担心自己。

  经历了几天的春招,我到了另一个厂里去做木雕机雕的学徒工。那个时候因为包吃住我才去的,不然一个月两三百的工资真是觉得和打发叫花子没什么区别了。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由于要从事新的工作、新的工种,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从零学起,什么时候学会了,什么时候就能拿一千多的工资。那段时间,我经常向木雕加工厂的工人师傅们请教,经常拿着自己本来就不够用的两三百块去买二十五块钱一包的芙蓉王香烟给他们抽。给他们把烟递到嘴边,再点燃,他们会有些轻佻地看看我,深吸一口气,再把烟吐到我的脸上。虽然我很讨厌这个,可是为了生活,什么亏不都还是要吃下去吗!

  学习机雕,最开始上手可能要比手工雕刻要容易些,但是机雕需要设计基础,要学会看设计图。这个就是我的短板了,那个时候我一般跟那些老工人们学习机雕,一边跟着那些看得懂设计图的大师傅学习设计、学习电脑操作。那个时候是真得苦呀,比我当初在厂里做鞋模工人还要苦。因为机雕也好,木雕也好,都是需要一点点天赋的。而我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太行,学得很慢,也很吃力。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学习机雕木雕手艺,真是比我在读书的时候还要认真。如果学不会,可能每顿饭都吃不饱,我就冲着自己想要吃口饱饭,真得是下定决心要去把这件事情学好并做好。

  只可惜,等到自己懂事了才来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读到书,这也晚了。只能自己默默地记住这个教训,平常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书。这也是应了那句老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从那以后,我学东西就特别认真了。就像机雕最重要的就是木材,木材的选材是重中之重。

  一件好的木雕作品,一定是从选材开始,孔子说得“朽木不可雕也”是有道理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杉木,木头的纹路是偏于平直的,质地轻松,是非常容易加工的,同时收缩变形也比较小。可是杉木也有很多缺点,韧性不足,雕刻时容易崩坏缺损,而且还会起“毛”。如果保管不善,保存的时间也不久,容易随着时间氧化、腐朽。这种木头是不适合做特别精细的镂空雕刻的,而机雕的局限性也是如此,机雕只能用于平面的雕刻,例如阴雕、阳雕和浅浮雕。所以机雕一般会选择杉木,杉木的成本也比较低,往往用于建筑物或者大型家具。还有一种木头叫做苦楝木,材质轻软坚韧,纹理粗而秀美,木材本身自带独有的光泽,容易加工,木材的材色和油漆性能都非常良好,板面上的纹理常局部扭曲,非常美观。其实在木雕上经常用于制作床脚,雕成虎爪、狮爪等形状,美观耐用。


  返乡:而立之年前让自己安定下来


  不知不觉间,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8年的年底,自己从事机雕这一行不知不觉也有十年的时间了。

  这十年间,风餐露宿也有过、支离破碎也有过、一腔孤勇也有过,所以一直到现在29岁了还没有成家。学手艺是一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还要跟得上时代的进程。传统木雕正逐渐被机雕取代,但是我还是对于手工雕刻有一种天生的着迷。不过,现在我会更多地选择将机雕与手工雕刻相结合,在机雕的平面基础上再融入手工雕刻的三维立体感,将镂空雕、斜铲等多种技法用上,争取早日做出惊艳世人的作品。

  在这方面上,我还太年轻,要向老前辈们学习。不过就像马云说得那样,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现在我在古貌古心收藏馆上班,公司里偶尔也会让我带一些美术专业的实习生,没想到当初那个学渣的我,现在也能成为别人的老师,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感谢木雕手艺,令我重新拥有了一个足够宽广的人生!

  我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手艺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唯有这样才能做好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