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5587325402131.jpg

      一个甲子轮回过去,明年我就66岁了,当今天再看《青春之歌》,心境依然又回到年轻。书中林道静、卢嘉川、林红等人物依旧栩栩如生,许许多多共产党人的青春依旧,这是信仰生命、信仰力量、信仰颜色所传承支配下的感觉。

      现在的孩子们也许不会相信,那我就把我当初的感悟说给他们听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很多有爱情内容的书,都被说成是大毒草,说成是禁书。我那年12岁,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校停课了,每天和一群女孩在家里疯,跳皮筋、欻嘎拉哈、跳忠字舞……心里烦的时候就翻看爸爸书架上的几本小说,《苦菜花》《大尉的女儿》《战火中的青春》等,我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读小说,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如饥食渴。自己家的书读完了,就向小伙伴借,一次从同学手中借到一本《青春之歌》,真的是爱不释手,白天不出门,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读,随着书中人物情节的跌宕起伏,我的心灵也受到极大的震撼!

       鲁迅说:“从喷泉中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把自身经历投射到主人公林道静身上的样本,也是自"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学生爱国运动典型人物的缩影,是信念、思想和心血的结晶。

       作者杨沫曾经说过:“我的信仰决定了我的爱与憎,也决定了我写什么不写什么。”《青春之歌》从1958年问世到今天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得到不同时代读者的赞誉。《青春之歌》青春依旧,生命健硕、激情不败,信仰依旧!

       回想起,自己十几岁时第一次读《青春之歌》就如同自己走近那个时代,每天眼前都是小说里人物的影子,一个少年的气息被《青春之歌》点燃,甚至幻想,现在如果是战争年代多好,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成为共产党人,不怕敌人,不怕坐牢,不怕牺牲!

      《青春之歌》成为世代的长篇小说,很快就像星星之火燃成烈焰在青年中变成旗帜,变成一片红色,信仰的力量鼓舞着一代年轻人世界观的形成,激发了青年人,爱党、爱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健身的热情!

       可是文革时期,由于小说里的爱情故事,被当时定为“大毒草”遭到了批判,我读这本书时正是文革初期。1545586201621637.jpg

      1968年中学复课,学校以加入红卫兵替代了当时的共青团。我深深地被那块红卫兵袖章所吸引,当时《青春之歌》给了我坚定的信念,也支配着我的行动。为了经受组织的考验,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积极争取加入红卫兵组织,一个13岁的孩子,竟然坚持每天5点钟就到学校,清扫走廊,擦干净书桌,一年多时间竟然没有同学和老师知道是我干的。

      那年冬天下起了大雪,我凌晨4点钟就从家里出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扫出两条通往教学楼的道路,5点钟时见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到我身边,我心里很是害怕,等来人接近时仔细一看是我爸爸,爸爸说:“小泥儿,爸爸是给你送饺子来了!”说完从怀里,拿出一饭盒带着他体温的饺子,放到我的书包里。

       那时,爸爸的历史被组织认定有问题,而受到诛连影响我的进步,我一直对爸爸耿耿于怀,回家也不愿意理他。可是爸爸那天摸黑儿顶着风雪这么早为我送饭,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喊了一声“爸爸”便扑到他的怀里……“爸爸说:“小泥儿别哭了,都是爸爸不好,影响了你的进步,我得赶快走了,别让同学们看到。”我和爸爸说:“女儿不怪你,我一定会靠自己的努力加入红卫兵组织的!”

       最终我也没加入红卫兵,可《青春之歌》的红色信仰、火红的旗帜、对党的忠诚却深深地植入我的灵魂,至死不渝!

       1971年我上山下乡成为一名模范的猪倌;由于能吃苦表现好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后来我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西藏工作,一干就是七年;再后来内调到建筑设计单位,成长为一名知识分子单位的党委书记。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应该说较早地接受了党性教育和信仰植入。时隔5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庆祝《青春之歌》出版发行60周年之际,我再一次买了一本《青春之歌》,翻开这本大红色封面的图书,热血再次升腾,一个鲜活熟悉的人物跳跃出来,重温再次敬仰,又读依然震撼。

1545586389802585.jpg       画面再现:“卢嘉川的双腿被老虎凳轧断;十个手指被铁钎刺得鲜血涌流;他被打得奄奄一息,已经不成人形。但是任何敌人渴望得到的消息和秘密,没有从他的嘴里透出一个字。他准备着,准备为他所敬仰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书上还这样写卢嘉川:“要说的话说完了,血似乎已经流完了最后一滴,但是卢嘉川的脸上却浮现出一种安详和谐的从未有过的幸福微笑。”

       这种信仰的微笑,只有在共产党人的脸上,才一次次看到,方志敏、赵一曼、江姐、无数面对着死亡放声大笑的共产党人,因为他们的坚信:魔鬼的宫殿一定会在笑声中动摇、崩塌,因为他们看得见东方的太阳在喷簿而出,新中国的红旗在飘扬,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还有小说中两位牺牲的共产党员李伟、林红夫妇画面永远挥之不去。临刑前的李伟和每一位同志在牢笼前亲切地握手,连说:“祝你们胜利!”然后就安然大步地走向刑场。接着传来了《国际歌》声…….他的歌声在枪声中消失了,接着是全体监狱囚犯,包括他的妻子也在内,同声悲壮地唱起了《国际歌》。

       李伟的妻子真名林红,狱里的名字是郑瑾,从她的身上我永远能感受到信仰带给人生的力量,事业中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林红,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美丽女人,她的脸色苍白而带着光泽,仿佛像大理石似的;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在黑暗的囚房中,宝石似的闪着晶莹的光。在林道静心里她如同“希腊的女神……”在狱中整整四年,她一次次经历了严刑拷打,肋骨被打折,腿被打断,她躺着,可她在监狱中狱友的心里,永远是高大的站立者,只要她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林道静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榜样!临刑前她说:“林道静同志,我必须告诉你两句话,我也许活不过今天了。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的真名是林红……我没有辱没党,尽我的力量斗争到最后…….亲爱的同志们,也希望你们斗争到底,争取做一个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林红被抬了出去,她高喊着口号壮烈牺牲,在林道静心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样的人不会死,他们永远活着!”

       是的,在我的心中,卢嘉川、李伟、林红、江华和林道静他们和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他们都不会死,他们的灵魂依旧活着,他们依然在我们的队伍中,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他们、会听到他们的话语、会感知他们的存在!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因为政治问题曾受到组织上的处理。在无数个心灵遭受折磨的日日夜夜,没有了工作,没有为之奋斗的方向,那些日子除了泪水,整日只有以书为伴。苦恼的时候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就有重读《青春之歌》,我为书中英雄流泪,也为英雄而自我振作。我想明白了,无数革命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每当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和他们相比,我没有理由不能放弃,也没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于是我踩着自己的教训站了起来,继续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下去。

       我想起党章中的入党誓言,那就是自己的信仰和承诺。

       党章经过无数次修改,毛主席添加上去的:“永不叛党”这句话一直都在,所以我选择了“永不叛党!”这就是我今生今世的信仰党,这就是我今生今世的信仰!

       因为信仰的力量,我没有倒下,在打工的路上依然做着自己的贡献,办好企业,为国家纳税,拯救亏损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让他们对国家有所担当,在他们中间已经有许多人成为企业家或者老板。生活中也是一样,无论多么坎坷,多么艰难,我依然站着,活得坦坦荡汤,收获着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我深深感受到,无论在何时何地,共产党人的信仰,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人民的心中,它就如像灯塔,照亮人民眼前的路,指引着人民走向未来的方向。这些年我的故事,也可以说就是信仰的故事。

      《青春之歌》的故事,就是共产党人信仰的故事。方志敏说过:“死只能砍下我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过去,跟着共产党,为解放全中国,信仰,让生命和热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让一代代年轻的心沸腾,成就了一个可爱的光明的中国!

       今天,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我们一样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那就是把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建设成为东方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坚信会有更多人用自己的信仰和奋斗,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

       一个网站有了正确理想和信念,也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为国担当。银河悦读就是实例,正一步步走向辉煌。

       我坚信信仰的力量!


1545586579786018.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